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
颈心综合征手法治疗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颈心综合征是指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心脏症状 ,其临床表现酷似冠心病样胸闷、胸痛或心律失常 ,属于颈椎相关性疾病。自 1 999年至 2 0 0 1年我们通过手法治疗颈心综合征患者 1 6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性 7例 ,女性 1 1例 ,年龄 2 7~ 6 2岁 ,平均 3 9岁。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5年。颈部外伤史 2例 ,慢性劳损病史 1 6例。 1 5例患者因心脏症状先到内科诊治 ,对心血管药物疗效不明显 ,后转来我科治疗。1 .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颈项部酸痛或隐痛。1 0例心前区疼痛、头晕、视物模糊 ;2例心前区…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 探讨颈椎性类冠心病时颈交感神经受累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30只,显露双侧颈上、颈下交感神经节及心下神经,对各部分逐一给以电刺激,采用生理多导仪分别记录刺激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电图ST段(Electroccardiogram-ST,ECG-ST)、左心室内压(Left Ventricle Pressure,LV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eveloped pressure/Developed time max,Dp/Dt max)的变化情况。结果 刺激颈上交感节后ECG-ST、LVP、Dp/Dt max均无变化;刺激颈下交感节和心下神经后LVP、Dp/Dt max值明显下降,ECG出现明显的ST-T改变。结论 下位颈椎病变可能更易刺激交感神经而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并可影响心肌收缩性能。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5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临床均选择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后合理采用功能锻炼方法促进功能恢复,定期复查X片,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法进行评分,对骨折愈合及功能... 相似文献
36.
金立昆齐越峰唐可刘洋王晨曦张立强 《中医正骨》2016,(1):20-23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腰背部功能锻炼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腰背部功能锻炼、单纯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7个疗程后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1腰部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腰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时间效应(F=8.025,P=0.001);2组腰部疼痛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分组效应(F=5.201,P=0.023)。进一步比较显示,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2组腰部疼痛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27±1.06)分,(6.00±1.03)分,t=0.969,P=0.753;(2.50±1.02)分,(2.53±0.81)分,t=-1.380,P=0.186];治疗7个疗程后,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腰背部功能锻炼组腰部疼痛VAS评分低于单纯中药离子导入组[(1.20±0.75)分,(2.13±0.50)分,t=-5.588,P=0.021]。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9.816,P=0.001)。2ODI。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间O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时间效应(F=15.299,P=0.000);2组ODI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分组效应(F=-4.321,P=0.001)。进一步比较显示,治疗前2组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40±9.70)%,(46.17±8.80)%,t=0.508,P=0.614];治疗1个疗程和7个疗程后,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腰背部功能锻炼组ODI均低于单纯中药离子导入组[(22.07±3.24)%,(27.40±4.77)%,t=-4.982,P=0.000;(11.94±3.44)%,(20.07±3.81)%,t=-8.256,P=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9.835,P=0.001)。结论: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腰背部功能锻炼可以缓解或消除非特异性腰痛,改善腰部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中药离子导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正骨散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外用正骨散,对照组外用701跌打镇痛膏,疗程均为8天。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天观察疼痛、肿胀、瘀斑、压痛、功能障碍的积分变化情况以及皮肤过敏反应情况,并进行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检验评价药物使用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控显率为83.48%、有效率为93.57%,对照组分别为86.81%和93.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6天开始,各组的证状、体征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第4天开始,治疗组的疼痛、肿胀积分,对照组的功能障碍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肾功能和血、尿、便常规均未见异常;两组共4例患者出现轻度皮肤过敏反应,治疗组1例,对照组3例。结论正骨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安全、有效,具有明显的镇痛、消肿作用。 相似文献
38.
病例简介
某男,63岁,腰痛反复发作1年,加重1个月。
1年前患者因车祸摔倒致腰部受伤,经X线、MRI等检查未见骨折,但1年来腰部始终疼痛、活动受限,症状逐渐加重,尤其是近1个月以来,腰部出现明显晨僵感,腰痛以活动时明显,不能俯仰转侧,不能蹲起,不能走远路。无双下肢疼痛、麻木,无间歇性跛行,无二便异常,无低热,无消瘦。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四步正踝手法复位治疗Ⅱ度以上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其复位机制。方法:自2005年至2008年治疗95例新鲜Ⅱ度以上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分手法组和手术组。其中手法组43例,男11例,女32例;平均年龄(44.95±12.65)岁;骨折分度:Ⅱ度2例,Ⅲ度11例,Ⅳ度30例。手术组52例,男21例,女31例;平均年龄(39.96±13.28)岁;骨折分度:Ⅱ度6例,Ⅲ度18例,Ⅳ度28例。手法组采用四步正踝法闭合复位、硬纸夹板外固定;手术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治疗前后、治疗后2个月时通过X线片检查评估骨折对位情况;骨折治疗后6个月后通过Olerud-Molander评分系统评价疗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95例均获随访,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手术组3例出现伤口并发症,手法组无不良反应。术后6个月手法组,优19例,良20例,可4例;手术组,优30例,良20例,可2例。2组在骨折对位情况、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度骨折手术治疗疗效优于手法治疗(P<0.05)。结论:四步正踝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简便安全、疗效可靠,Ⅳ度骨折建议早期闭合复位,必要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0.
从中医角度阐释颈椎与全身气血、经络、脏腑密切相关,指出由于感受风寒湿邪或劳损、外伤等,可引起颈部经络失常和"骨错缝、筋出槽",通过手法将骨合缝、筋归槽,即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