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07篇
内科学   8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369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42篇
  3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枭杰  黄颖 《腹部外科》2023,(6):437-444+449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是中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标准。对直肠癌手术相关局部解剖、自主神经解剖和膜解剖结构的充分认识,有助于保功能TME的常态化开展。该文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单中心TME相关解剖的系列研究结果进行了回顾:左腹膜后间隙在头侧靠近肠系膜下动脉血管蒂根部存在疏松区域,是开始左腹膜后间隙分离的理想起点,分离过程中需及时切断左原始后腹膜,缩短分离距离。在部分进展期病例中选择性采用肠系膜下动脉鞘内分离技术,可在保证肠系膜下丛平面下肿大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存肠系膜下丛左侧束。因直肠骶骨筋膜所致的特有的直肠环周筋膜分布模式,建议直肠环周分离时遵循“后-前-侧”的分离顺序。保留部分Denonvilliers筋膜的直肠前间隙分离策略有助于保证直肠前方系膜的完整切除,并保护精囊腺水平的神经血管束(neurovascular bundle, NVB)。对前列腺水平NVB脂肪垫走行和解剖本质的理解,有助于从整体角度保护之。理解直肠尿道肌及其与直肠纵肌移行结构间NVB的分布,经会阴入路分离时,应以前列腺和双侧NVB为标记,...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CBIQ及多巴酚丁胺对氧化损伤的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CBIQ、不同浓度多巴酚丁胺及两种药物共同作用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的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H2O2损伤后的A549细胞经不同浓度CBIQ及多巴酚丁胺处理后,细胞死亡数均明显减少。浓度为1×10-2,1×10-3mmol/L的CBIQ组平均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6.12±0.81)%,(71.31±1.00)%,较损伤组(46.34±0.90)%明显增高(P<0.01);浓度为1×10-2,1×10-3,1×10-4mmol/L的多巴酚丁胺组平均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0.53±0.22)%(、67.82±0.29)%(、63.53±0.61)%,较损伤组(32.50±0.12)%明显增高(P<0.01);但CBIQ及多巴酚丁胺共同干预组平均细胞存活率(57.31±0.60)%较多巴酚丁胺组(69.61±0.92)%及CBIQ组(63.20±0.80)%均明显减少,其中CBIQ联合多巴酚丁胺共同干预组与多巴酚丁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BIQ及多巴酚丁胺对氧化损伤的A549细胞生长有浓度依赖性的保护作用,但两者共同作用后其保护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73.
黄颖  覃秀英 《浙江中医杂志》2007,42(10):586-586
血管性痴呆(VAD)系指缺血性、出血性及急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疾病引起脑组织损害,从而产生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对此病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笔者采用解毒益智汤加激光鼻腔内照射治疗33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VAD的诊断标准采用美国神经病学会《神经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中的诊断标准[1],智力障碍程度采用修改的长谷川痴呆量表(NDS)[2],痴呆均发生在脑血管病后3个月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采用1990年5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老年痴呆病专题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老年痴呆…  相似文献   
74.
黄颖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0):706-707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对快速型心房纤颤和窦性心动过速的即刻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要控制心室率治疗的住院患者65例,其中35例为快速型心房纤颤,30例为窦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美托洛尔5mg,观察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静脉注射美托洛尔5mg后,快速型心房纤颤患者的心率平均降低(34±13)次/min,下降百分率为(24±8)%(P<0.01),收缩压平均减少(7±6)mm Hg(P<0.05)。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率平均降低(23±11)次/min,下降百分率为(22±7)%(P<0.01),收缩压平均减少(6±9)mm Hg(P<0.05)。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改变。快速型心房纤颤患者的心率下降绝对值与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的心率改变在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后5 min内出现,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可迅速、有效、安全地降低经过选择的快速型心房纤颤和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率,对血压的控制不是其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分析1995年1月~2006年6月间68例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结果68例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15例;Ⅰ期行横结肠癌切除7例:Ⅰ期行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近端造口,关闭远端结肠或直肠备Ⅱ期吻合44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2例(直肠癌),术后并发症14.7%(10/68),围手术期病死率5.9%(4/68)。结论重视对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究中国汉族人群血浆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浓度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31 0 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6 5 2例非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以确定T G与高血压病的关系。结果:TG作为连续变量时,每升高1m m o l/L,高血压病O R为1. 1 1 3, 9 5%C I1. 0 3 9~1. 1 9 3。TG作为分类变量时,以Q 1作参考分位,随着TG水平的增加,高血压病O R逐步增加(Q2:1.128,95%CI0.914~1.392;Q3:1.249,95%CI1.009~1.545;Q4:1.553,95%CI1.242~1.941;Q5:1.745,95%CI1.362~2.236)。建议诊断高血压病与非高血压病的TG的切割值为1.17 mmol/L。结论:中国汉族人群的血浆TG水平与高血压病的发生相关,且TG水平越高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越强。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观察脂肪肝的逆转状况,评价脂肪肝转归的影响因素,筛选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实验于2004-03/08在福建省厦门市医药研究所药物中心实验室和检验医学实验室共同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2组,正常对照组24只,饲基础饲料;模型组60只,饲高脂饲料。制备成功的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60只分4组,脂肪肝模型组10只,平脂冲剂抗脂肪肝治疗组18只:改饲基础饲料,同时平脂冲剂18g/kg灌胃,1次/d。东宝肝泰抗脂肪肝治疗组16只:改饲基础饲料,同时东宝肝泰冲剂0.225g/kg灌胃,1次/d。自然恢复组16只:改饲基础饲料,不喂药。第6周末,取血及肝脏组织检测。检验血脂和肝功能;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和肝脏脂肪的多项生化指标。结果:纳入动物84只,血浆检验79只进入结果分析,肝组织脂质和病理检验69只进入结果分析。因死亡和检验误差部分脱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7周后模型组的大鼠肝脏细胞发生脂肪变性。①大鼠血脂和肝功能指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r-谷氨酰转肽酶有不同程度增高(P<0.01),其中三酰甘油含量明显升高正常对照组、脂肪肝模型组、抗脂肪肝治疗组、自然恢复组分别为(1.22±0.89),(2.56±0.97),(1.39±0.88),(1.92±1.03)mmol/L,P<0.001。②大鼠肝脂肪变性与肝脏脂质指标:肝细胞中的胞浆内出现脂滴,肝脂肪变性为 ~。抗脂肪肝治疗和自然恢复后,血脂和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抗脂肪肝治疗组变化显著(P<0.001)。肝组织脂质和病理也有不同程度逆转康复。结论:高脂饮食饲养大鼠可导致肝细胞的脂肪变性,为理想的脂肪肝动物模型,具备人类脂肪肝特征,多数单纯性脂肪肝如能早期诊治,可以阻止脂肪肝的进一步发展并使其逆转。抗脂肪肝治疗好于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改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效果.方法 将62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手术前1 d、手术后1 d、手术后1周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测评,并观察其生命体征.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1 d的SAS、SDS评分和常模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常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生命体征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RA患者血清TGF-β1和MMP-8的浓度.结果 RA血清血清TGF-β1较正常组浓度低.而MMP-8则较正常组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和MMP-8参与了RA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RA慢性炎症过程中,对炎细胞转移并聚集于滑膜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复方全蚕粉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复方全蚕粉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ip SD大鼠复制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按血糖值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模型组、复方全蚕粉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5,1.0,2.0 g.kg-1)、阿卡波糖组(3 mg.kg-1),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全蚕粉胶囊各剂量组可使FPG,TC,TG,LDL-C和MDA显著降低,而HDL-C和SOD显著升高(P<0.05或P<0.01),能有效地改善高胰岛素血症状态。结论:复方全蚕粉胶囊能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