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07篇
内科学   8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369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42篇
  3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惟一有效药物,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通过观察MP对SCI早期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从基因表达层面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重复样本和重复基因芯片检测的方法进行实验。取9只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体重(3 100±140)g,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和药物组(C组),每组3只。A组仅进行椎板切除术,B、C组行椎板切除后采用Allen法建立急性SCI模型。C组在造模后2 h按人-兔等效剂量给予大剂量MP冲击治疗,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组不作处理。造模后8 h处死实验动物,分别获取以损伤区为中心长约8 mm的脊髓组织,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用9张Agilent兔脊髓组织全基因4×44 K芯片进行检测。采用GeneSpring11.0统计软件,以P<0.05且倍数变化(fold change,FC)≥2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行RT-PCR验证。结果成功建立SCI动物模型并获得相应的组织标本。各组总RNA质量均能满足基因芯片检测要求。基因芯片结果显示:在SCI早期大剂量MP治疗后许多基因发生表达变化,主要涉及炎症、先天性免疫、离子通道、物质转运和转录因子等,IL-1α、IL-1β和防御素(defensin 4,NP-4)的RT-PCR检测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相符。其中,先天性免疫相关基因如NP-3、NP-4、皮质素6、内源性抗菌肽CAP-18、抗菌肽等呈现显著的差异性表达。结论大剂量MP可能主要通过免疫调节机制发挥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其主效应细胞可能是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年轻人单纯性中心型肥胖者QT离散度(QTO、QTcd)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的关系。方法对年龄在18~35岁的38例单纯性中心型肥胖、34例正常体重的年轻人测量血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QTO、QTcd值;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有否斑块。结果肥胖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为正常高值(高血压前期),BMI,WHR、QTO、QTcd均增大,与正常体重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肥胖者检出QT离散度〉50ms 30例(78.95%),超声检出预动脉内中膜不光滑及斑块7例(18.42%),两者比值比OR=31.36。结论年轻人单纯性中心型肥胖者QT离散度大于正常参考值、颈动脉内中膜异常;QT离散度〉50ms时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提示QT离散度可作为预测心血管病变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3.
黄颖 《华夏医学》2011,24(4):498-499
骨科住院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存在许多护理安全问题,这些护理安全隐患直接影响护理效果与患者康复。甚至,造成患者意外伤害,增加医疗费用[1,2]。骨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管道脱落和褥疮等意外,不仅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影响,也引发不少医疗纠纷。如何实施安全护理,及时发现、  相似文献   
74.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价值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检索1966年到2007年5月间发表的有关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入选和排除标准,有12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评价者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独立进行摘录,用RevMan4.2 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大黄灌胃灌肠辅助治疗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WMD=-2.40,95%CI: -3.70~-1.09,P<0.01)、首次排便时间(WMD=-4.73,95%CI:-6.58~-2.89,P<0.01)、腹痛缓解时间(WMD=-5.30,95%CI:-11.23~-0.63,P<0.01)、住院天数(WMD=-13.03,95%CI:-19.73~-6.33,P<0.01)、病死率(Or=0.35,95%CI: 0.17~0.76,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均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大黄灌胃灌肠辅助治疗能显著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5.
曹岩  黄颖  林栋  卢晟晔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808-1810
目的:探讨智力低下儿童与染色体脆性部位表达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低叶酸、低小牛血清、较高PH值和G显带技术方法,对20例智力低下儿童和20例正常儿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脆性部位表达率进行分析。结果:智力低下儿童染色体畸变率为15·3%,对照组为3·7%;脆性部位发生率为26·95%,对照组为5·6%,两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和脆性部位表达率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智力低下儿童与染色体畸变率和脆性部位表达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6.
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犯小关节为主,同时也可累及全身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改变常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由于滑膜炎的反复发作导致关节软骨、骨质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损坏,终致关节畸形、强直、活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7.
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诱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6例中、重度OHSS病例资料。结果 OHSS大多发生在应用促排卵药物后6~16d,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恶心、腹水、胸水、水肿、尿少、血液浓缩、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氮质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年轻体瘦、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和支持黄体为发生OHSS的诱因。经住院监护、扩容、利尿、腹腔穿刺引流等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应注意预防OHSS的发生,对于中、重度OHSS患者应严密监护治疗。  相似文献   
78.
谭秀群  游坤  丘映  黄颖 《广西医学》2005,27(8):1165-1167
目的比较不同的促排卵方法联合官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方法224对夫妇为观察对象行IUI治疗,共826个周期,分为4组:自然周期(NC)对照组共163个周期,克罗米酚(CC)组375个周期,克罗米酚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CC-HMG)组152个周期,HMG组136个周期。结果自然周期对照组的周期妊娠率为11.4%;CC组、CC-HMG组、HMG组的周期妊娠率依次为12.8%、22.4%、23.5%,CC-HMG组的HMG用量显著小于HMG组(P〈0.001)。结论CC-HMG和HMG促排卵联合IUI均能提高IUI治疗不孕症的妊娠率,CC-HMG促排卵药费支出少,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9.
樊希承  黄颖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041-3043
目的:用核孔滤膜法测定高血糖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Erythrocyte Deformability,ED)与血糖水平的变化关系,以红细胞变形性入手来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机制。方法:用核孔滤膜红细胞测定仪检测62例高血糖患者的红细胞滤过指数(Filtrationindex IF)测定出红细胞变形能力。与年龄、性别、血脂相近的正常人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在高血糖患者中,与血糖正常对照组红细胞变形能力进行对比,经统计处理,两组高血糖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t=18.69,t=15.26,P<0.01)。,高血糖与红细胞变形能力呈负相关。结论:高血糖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使红细胞膜上脂类和红细胞浆成分发生变化。红细胞ED降低与血糖增高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红细胞变形性变化,成为研究高血糖控制良好与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0.
今又生联合热疗治疗浆膜腔恶性积液近期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p53抑癌基因(今又生)应用于恶性间皮瘤、消化道肿瘤所致的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控制,观察其对恶性积液的治疗效果。选择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或影像学结合肿瘤标记物血清学检查临床诊断的恶性间皮瘤、食管癌、胃癌、胰腺癌和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伴发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患者32例,治疗前后客观测量积液量,用100mL生理盐水溶解p53抑癌基因(今又生)1支(1×1012VP),注入浆膜腔,72h后体外射频热疗,每周1次,治疗2周后评价积液控制效果。结果8例恶性间皮瘤CR2例,PR3例,NE3例,临床有效率为62%;24例恶性消化道肿瘤CR5例(其中食管癌1例,胃癌3例,结肠癌1例),PR7例(其中食管癌1例,胃癌4例,结肠癌2例),NE12例,临床有效率为50%。初步研究结果提示,p53抑癌基因——今又生可用于治疗恶性间皮瘤、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结肠癌)伴发的恶性浆膜腔积液,积液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