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975篇 |
免费 | 2011篇 |
国内免费 | 119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8篇 |
儿科学 | 291篇 |
妇产科学 | 150篇 |
基础医学 | 1727篇 |
口腔科学 | 309篇 |
临床医学 | 5060篇 |
内科学 | 3347篇 |
皮肤病学 | 321篇 |
神经病学 | 511篇 |
特种医学 | 118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719篇 |
综合类 | 10599篇 |
预防医学 | 4178篇 |
眼科学 | 179篇 |
药学 | 4217篇 |
83篇 | |
中国医学 | 4145篇 |
肿瘤学 | 9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3篇 |
2023年 | 862篇 |
2022年 | 935篇 |
2021年 | 1263篇 |
2020年 | 1112篇 |
2019年 | 883篇 |
2018年 | 863篇 |
2017年 | 555篇 |
2016年 | 732篇 |
2015年 | 829篇 |
2014年 | 1805篇 |
2013年 | 1601篇 |
2012年 | 1769篇 |
2011年 | 1874篇 |
2010年 | 1849篇 |
2009年 | 1906篇 |
2008年 | 1825篇 |
2007年 | 1857篇 |
2006年 | 1656篇 |
2005年 | 1661篇 |
2004年 | 1669篇 |
2003年 | 1520篇 |
2002年 | 1225篇 |
2001年 | 1273篇 |
2000年 | 1048篇 |
1999年 | 810篇 |
1998年 | 726篇 |
1997年 | 587篇 |
1996年 | 556篇 |
1995年 | 552篇 |
1994年 | 500篇 |
1993年 | 376篇 |
1992年 | 346篇 |
1991年 | 321篇 |
1990年 | 305篇 |
1989年 | 257篇 |
1988年 | 249篇 |
1987年 | 230篇 |
1986年 | 171篇 |
1985年 | 195篇 |
1984年 | 184篇 |
1983年 | 186篇 |
1982年 | 157篇 |
1981年 | 118篇 |
1980年 | 74篇 |
1979年 | 41篇 |
1977年 | 19篇 |
1976年 | 16篇 |
1965年 | 26篇 |
1959年 | 1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 Fas配体 (Fas L)基因导入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影响。方法 :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将 Fas L 导入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的内膜 ,14d后观察其对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结果 :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导入 Fas L 基因的被球囊损伤的大鼠颈动脉 ,与 Ad- β gal基因的对照组相比较 ,14d后损伤血管新生内膜 /中膜面积比降低了 73%(P<0 .0 1)。结论 :Fas L 可抑制新生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992.
葡萄糖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其对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糖尿病 (DM)状态下葡萄糖 (Glu)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细胞凋亡用吖啶橙 (AO)荧光染色、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同时行bcl 2和bax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定量分析。 结果 高浓度Glu( 2 0mmol/L、4 0mmol/L)能够诱导HUVEC凋亡 ,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高糖 ( 2 0mmol/L)培养HUVEC 72h后bax表达的MOD×area值由 387± 97升至 136 9± 2 2 5 (P <0 .0 1) ,对照组和高糖组bcl 2染色的MOD×area分别为 15 0± 36和 186± 76 ,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结论 DM状态下高血糖能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bax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93.
脑型血吸虫病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的病理、临床过程中的CT特点,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28例脑型血吸虫病CT分型表现结合2例病理切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脑组织CT表现异常,其中脑炎型12例、梗塞型2例、肉芽肿型10型。8例误诊为其它脑部疾病。11例抗病原治疗后,CT复查脑组织结构恢复正常7例,病灶明显缩小4例。脑组织CT扫描正常4例。结论 脑型血吸虫病的CT表现不具有特征性。但可确定脑组织内部病灶的大小范围和类型,并且CT随访,可观察其疗效和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994.
黄一心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3,15(3):236-238
1血吸虫病 1.1曼氏血吸虫与恶性疟原虫的交叉反应Naus等[1]报告,在肯尼亚、乌干达和苏丹恶性疟疾和曼氏血吸虫感染者中,检测针对恶性疟原虫裂殖体和曼氏血吸虫虫卵、成虫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1和IgG3. 相似文献
995.
在心房颤动持续过程中行肺静脉电学隔离术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在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持续过程中行肺静脉电学隔离术的可行性。 9例在导管消融术中房颤持续发作的房颤患者 ,根据肺静脉环状标测电极导管记录的肺静脉激动特征采用 2种方法进行肺静脉开口部的消融 :①肺静脉激动有序且有一种或多种固定的激动顺序 ,采用射频导管消融环状电极记录的最早的激动部位 ;②肺静脉激动无序或无明确的激动顺序 ,首先使用超声球囊导管消融 ,如未达终点再加用射频导管消融。 2种方法的消融终点均为肺静脉电学隔离。总计对 31根肺静脉进行了消融 ,其中 2 8根在房颤心律下消融。房颤心律下电隔离肺静脉的成功率为 92 .9% (2 6根 )。总操作时间和X线透视时间分别为 1 38± 2 1min和 38± 9min。本组无肺静脉狭窄及其他并发症。随访 6 .3± 2 .9(3~ 1 1 )个月后 ,4例 (44.4% )患者无房颤发作 (无需药物 )。结论 :在房颤持续过程中行肺静脉电学隔离术方法可行 ,且较为安全 ;联用超声球囊消融和射频消融对于房颤发作过程中无序或无明确激动顺序的肺静脉具有较好的电学隔离效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鸭IFN—γ(DuIFN-γ)在感染及控制病毒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基于β—actin的高度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获得了β—actin的部分cDNA为看家基因,然后构建DuIFN-γ靶片段的竞争性内参照,建立检测DuIFN—γ基因转录的半定量竞争性RT—PCR方法。结果 建立了检测DuIFN-γ基因转录的半定量竞争性RT—PCR方法,并检测了在PHA刺激下鸭外周血单核细胞IFN-γmRNA动态变化,结果表明PHA刺激24~36h,DuIFN-γmRNA转录量最高。以此方法对用DHBVpreSDNA或与IFN-γ7DNA共免疫DHBV感染鸭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IFN-γ表达质粒作为DNA免疫佐剂,可以增强宿主IFN-γ的应答。结论IFN-γ表达质粒为DNA疫苗的有效佐剂。DuIFN-γ基因转录的半定量竞争性RT—PCR方法为研究鸭IFN-γ在DHBV感染及清除中的作用和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进行研究,为其预后判断,药物疗效的分析及药品经济学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补充修订的SF-36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调查101例6~l 8年前经肝穿活组织检查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和105例门诊体检的普通人群。 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肝病特有症状5个方面的远期生存质量低于普通人群,差异有显著性(μ≥2.10,P<0.0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差。 相似文献
998.
通过链霉蛋白酶P、N-糖苷酸F、O-糖苷酶、唾液酸酶水解低分子量肝细生长素,以探讨低分子量肝细胞生长素(HPN)的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1)低分子量肝细胞生长素(HPN):以乳猪肝脏为原料制备、纯化出的分子量约为6.54×10~3的耐热、促进肝细胞生长物质的纯品(研究所自行纯化)。(2)链霉蛋白酶P、NP40购自美国Sigma公司;N-糖苷酸F、唾液酸酶、O 糖苷酶购自美国Roche公司;~3H-TdR:购于北京中国原子能研究院,浓度为37×10~6Bq/ml,用前以RPMI1640培养基稀释,每10μl培养墓含37×10~3Bq~H-TdR。其余试剂购自北方同正公司和重庆医药有限公司试剂部。(3)QGY细胞由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提供。 相似文献
999.
短发夹状RNA抑制survivin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构建抗凋亡因子survivin的短发夹状RNA(shRNA),观察其在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中对survivin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设计,合成两对survivin编码基因的反向重复序列,中间分别间隔4和8个nt,分别定向克隆至载体pTZU6 1的U6转录启动子下,构建pshRNA—survivin1和pshRNA—survivin2重组质粒,与表达survivin基因的质粒pEGFP—Cl—survivin共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中GFP的表达以分析pshRNA—survivin对survivin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酶切分析和测序证实pshRNA—survivin1和pshRNA—survivin2构建成功;两组shRNA对survivin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80%以上;两重组质粒在HepG2和SMMC—7721两种细胞中抑制目的基因的作用无明显差异;反向重复序列中间隔4或8个nt构建的shRNA,对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构建的pshRNA—survivin重组质粒能有效抑制survivin基因在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00.
肺血栓栓塞症 (简称肺栓塞 )主要影响呼吸、心血管系统造成肺通气、血流动力学障碍和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肺栓塞时血管活性物质 5 羟色胺 (serotonin)、血栓素A2 (TXA2 )、内皮素 (ET)升高 ,使用其受体拮抗剂能明显减轻肺血管收缩。本文拟研究肺栓塞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变化及氯沙坦(LOS)对肺血栓栓塞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成年杂种犬 ,3 %戊巴比妥钠 3 0mg/kg麻醉 ,心电监测。经右股静脉和股动脉穿刺置入心导管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和注入血栓。动脉采血 4~ 5ml/kg ,加入 3 7℃水浴中的烧杯内静置约 1h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