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8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评价美林混悬液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对小儿高热的退热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体温超过39.0℃的高热患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美林混悬液口服和复方氨基比林肌肉注射治疗。结果美林组的退热开始时间、不良反应与复方氨基比林组相同,而退热效果、退热持续时间均优于复方氨基比林组。结论在小儿高热的临床治疗中,美林混悬液的退热作用强、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避免了肌注带来的疼痛和不良反应,可替代复方氨基比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小儿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报告5例,结合国内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该病多见于学龄儿童,男性较多,97%患者无明显病因,是特发于淋巴结的病变,少数可继发或并发于EB病毒感染、结核菌感染、淋巴瘤和疫苗接种后;表现为颈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和血沉升高;消炎止痛类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很好的疗效;特发者表现为自限性,预后良好。病理特点为淋巴结的皮质区与副皮质区广泛凝固性坏死和组织细胞增生,淋巴结包膜完整,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可分为增生期、坏死期和恢复期;组织学诊断标准为淋巴结皮质旁出现成群的浆样单核细胞,伴有散在的核碎片和新月型的组织细胞。结论: 该病极可能为独立一类良性疾病,其诊断一定要作免疫组化以排除淋巴瘤。所有患者均需随访。  相似文献   
73.
欧阳颖  苏浩彬  黄花荣  麦贤弟 《广东医学》2005,26(10):1413-1414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症(IPH)的诊断、治疗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IPH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情况,并对出院后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1例中发病年龄中位数为3岁,均表现为中、重度贫血,首诊误诊率为100%,口服强的松可缓解病情,但易复发,加用免疫抑制剂及表面激素吸入有一定的疗效。结论IPH临床表现多样,在年幼儿极易误诊,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为提高诊断率,应多次在痰液及胃液中找含铁血黄素细胞,激素治疗可稳定病情,复芡病例可予免疫抑制剂及表面激素吸入治疗。  相似文献   
74.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一种最常见的导致慢性肺部病变的疾病。尽管新生儿科诊疗技术不断提升,但BPD发病率仍居高不下。BPD早产儿较非BPD早产儿,具有更高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呼吸道药物使用率及再次住院率。BPD早产儿肺通气、换气及肺泡弥散功能均较正常足月儿明显受损,这种改变甚至延续到成年人时期,但迄今尚不能确定这种改变与成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否存在相关性。笔者拟就BPD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索BPD对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预后的远期影响,提高临床对BPD早产儿的重视,为早期预防BPD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文拉法辛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表现。方法 :78例 (住院病人 4 8例 ,门诊病人 30例 )伴有明显抑郁或焦虑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病人服用文拉法辛 ,开始剂量 2 5~ 5 0mg·d- 1,以后渐增至 10 0mg·d- 1,定期观察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9% (15 /78) ,胃肠道反应率为 13% (10 /78) ,其次为头痛、失眠和 5 羟色胺 (5 HT)综合征、口干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不良 ,另可致眼压增高 (慢性青光眼发作 )及可致肥胖。出现不良反应的 15例病人中不能耐受而需要停药者有 3例 ,均为女性。结论 :文拉法辛的不良反应除文献报道外 ,尚可致眼压增高 ,长期应用可能致肥胖。  相似文献   
76.
张娜  黄花荣 《新医学》2020,(9):706-709
目的探讨轻度婴幼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BICE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及随访情况等。结果 56例BICE患儿发病年龄以12~36个月常见(占92.9%),发病季节以秋冬季常见(占87.5%)。37.5%患儿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惊厥发生在病程的第0~4日,持续时间10 s~10 min,常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82.1%患儿无发热,17.9%患儿有低热,病程中惊厥反复发作倾向性强。26.8%患儿惊厥前无典型腹泻症状。所有患儿均无重度脱水或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表现。仅2例患儿急性期的脑电图存在异常,1个月后复查正常。随访时间6个月~5.5年,2例患儿曾再次出现惊厥,诊断为热性惊厥。1例患儿自出生后即存在生长发育缓慢,其余患儿生长发育评估未见明显异常。结论BICE多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的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是其重要的诱因,临床预后普遍良好。  相似文献   
77.
杨榷  黄花荣 《新医学》2022,53(10):709-713
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特征为可逆性气流受限。支气管舒张试验是发现气流受限可逆程度的手段之一,在哮喘的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儿童有其特殊性,不同年龄段儿童适宜不同的肺功能检测手段,相应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界值不同于成人,并且支气管舒张试验在评估控制情况、预测治疗反应及未来风险等方面也发挥一定作用。该文就多种肺功能检查方法的支气管舒张试验及其在儿童哮喘监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8.
目的应用siRNA靶向沉默人胰腺癌Capan-2细胞的hTERT基因表达,观察其对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环氧合酶-2(COX-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作为基因转染的载体,实时PCR进行扩增检测转染细胞的hTERT、bcl-2、COX-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TERT、bcl-2、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hTERT-siRNA完全沉默hTERT表达的基础上,bcl-2、COX-2基因mRNA表达的量在hTERT-siRNA转染后48h均明显受到抑制(P〈0.001),抑制率分别为87.86%、100.00%,但在72h后均恢复至与对照组相似的水平,而阴性对照组、Lipo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各基因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COX-2蛋白水平在转染48h和72h后被分别下调了58.54%和63.44%、50.06%和82.77%(P〈0.01),Lipo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NA靶向沉默hTERT基因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胰腺癌Capan-2细胞的bcl-2、COX-2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全结肠型(PUC)和远端型溃疡性结肠炎(DUC)的临床病理和内镜特点及其区别。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PUC 52例和DUC 97例的临床病理和内镜资料。结果 PUC 的血便明显者(90.38%)较DUC(71.13%)多(P<0.05),每日血便次数(6.86±4.52)亦较DUC(4.00 ±2.52)多(P<0.01),临床活动指数(AI)(201.03±35.73)明显高于DUC(157.52±37.73)(P<0.01), 临床分级以Ⅱ、Ⅲ级为主,其中Ⅲ级构成比明显高于DUC(P<0.05),而DUC以Ⅱ级为主(P<0.05)。 PUC的临床分型中初发型和慢性持续型较DUC多(P<0.05),而慢性复发型较DUC少(P<0.05),临床分度以中重度为主(P<0.05),而DUC以轻中度为主(P<0.05)。PUC合并肝功能损害(23.08%)明显多于DUC(7.22%)(P<0.05),合并不典型增生和癌变明显多于DUC(P<0.05),合并息肉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UC的内镜分级以Ⅳ级较DUC多,而I、Ⅱ级较DUC少(P< 0.05)。结论 PUC在临床病理和内镜特点均与DUC有明显区别,提示PUC在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方面与DUC可能有着一定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鉴别诊断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确诊的55例CD和35例ITB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ee评分方法评估CD与ITB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血便与肛周疾病在CD常见(P<0.05),发热、盗汗、腹胀、合并肺结核、腹水、PPD皮试强阳性在ITB常见(P<0.05);CD内镜下见纵行溃疡、鹅卵石征、病灶常>4节段者明显多于ITB(P<0.05),而ITB内镜下更常见回盲瓣哆开、病灶常<4节段(P<0.05).内镜活检标本对二者鉴别价值有限,手术标本透壁性全层炎、裂隙状溃疡、粘膜下层增宽在CD中更常见(P<0.05),CD微肉芽肿检出率更高(P<0.05),干酪样肉芽肿则只存在于ITB中(P<0.05),肉芽肿位置于粘膜下层和浆膜层肉芽肿更常见于ITB(P<0.05),肉芽肿数目ITB高于CD(P<0.05);应用Lee评分系统分别对CD组及ITB组进行评分,CD组>0分者为42%,ITB组<0分者为88%(P<0.05).结论 CD与ITB的鉴别诊断需要综合临床、内镜、病理与Lee评分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