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27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免疫移植排斥反应是异体肾移植术失败最主要原因,临床术前常规查ABO血型和做淋巴细胞毒试验,供体与受体血型相配及淋巴细胞毒试验阴性可避免术后超急排斥反应。近年提出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系统与排斥反应关系,此系统抗原性很弱,但术前受体血清中有抗供体此系统的抗体,术后可发生以小血管壁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特征的加速性排斥反应。Carpenter等认为10%的急性排斥反应是由于受体血清中含有抗供体单核细胞抗体  相似文献   
72.
逆行上尿路插管造影(RGP)、输尿管扩张及留置双J管,用以进一步诊治上尿路疾病是泌尿科常用的方法。然而遇有以中叶增生为主之前列腺增生男性患者、膀胱颈后唇抬高以及输尿管近领膀胱颈口的异位开口的患者,常规的逆插法难以成功。我院自1997年12月至2000年12月应用新的改良法对23例患者行逆行插管,均获得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前列腺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RP)术后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生率10%~100%,保留神经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NS-RRP)术后ED也超过三分之一。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可用于各种原因ED的治疗。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和他达拉非临床应用显示对RRP术后勃起功能的治疗有相似的作用,保留双侧神经的患者,服用西地那非的有72%的成功勃起率(阴道插入);服用伐地那非20 mg和10 mg的反应率是71.1%和59.7%;服用他达拉非的所有患者,平均成功的插入率是54%,平均成功性交率是41%,术后有某种程度勃起的患者,平均成功的插入率和成功性交率是69%和52%。但未有三者对RRP术后ED治疗的直接比较。  相似文献   
74.
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肾癌患者被临床发现。而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并不能对所有患者取得良好疗效。化疗放疗等也不敏感。免疫治疗作为一种特殊治疗手段已倍受关注。肿瘤疫苗使人们看到了治疗肿瘤的希望。本文对肿瘤疫苗在肾癌中的运用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75.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恶性肿瘤,多数肿瘤的生物学活性低,疾病进展缓慢,少数高危前列腺癌进展快、预后差。临床应根据患者发病年龄、全身状况以及肿瘤病理,制订合适的诊断治疗方法。PSA检测、直肠指检、前列腺MRI检查以及前列腺穿刺活检是前列腺癌诊断的主要方法,要认识各方法学上的不足,合理使用,避免滥用。直肠指检作为基本诊断方法可以提供很多信息。前列腺癌的治疗有多种选择,总体疗效相似,每种治疗方法均有其不足,要给患者充分知情权,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果断处理晚期前列腺癌的严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6.
小睾丸症的激素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睾丸症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从2000年3月~2006年3月,我院诊断为小睾丸症的66例患者。按性激素检测分为:(1)高促性腺激素组即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升高,睾酮(T)水平低下组18例;(2)低促性腺激素组即LH、FSH和T水平低下组48例。低促性腺激素组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高促性腺激素组使用安特尔,两组均治疗6个月。结果低促性腺激素组患者睾酮水平均升高或达到正常水平,第二性征改善,睾丸体积由治疗前的2~4ml增大到8~11ml,患者中2例获得生育,6例患者由于使用了HCG和HMG后出现乳房发育增大、胀痛,继而改用安特尔。高促性腺激素性组使用安特尔治疗后性欲改善,睾丸体积无增大。结论小睾丸症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根据不同类型分别采用HCG,HMG或睾酮联合应用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要达到正常男性化,需较长时间的持续治疗。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性行为指导的个体化治疗在非肿瘤性血精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自2005年2月—2008年4月,89名非肿瘤性血精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个体化治疗组(57例)。常规治疗组予以抗生素、安络血、维生素C口服。个体化治疗组根据精液、前列腺液常规分析及前列腺液或精液细菌培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血精症,通过对患者的性行为指导,予以性行为指导的个体化治疗,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个体化治疗组治愈率和复发率为95.7%和3.5%,常规治疗组的治愈率和复发率为60.9%和9.4%。经x2检验,治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个体化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性行为指导的个体化治疗非肿瘤性血精症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P53及PCNA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预后的关系。方法 LSAB法检测49例TCC及8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P53、PCNA表达,分析P53与PCNA表达在TCC中的预后价值。结果 P53在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均生表达,在TC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0.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P53在T1及T2-4期肿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4%,64.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Ⅰ、Ⅱ、Ⅲ级  相似文献   
79.
实验性高脂兔体外培养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脂诱导的血管性ED家兔阴茎海绵体平滑肌(Corpus Cavernosum Smooth Muscle,CCSM)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及高脂对CCSM细胞凋亡、增殖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家兔1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只。模型组为采用经高脂、高胆固醇饮食结合球囊导管扩张双侧髂内动脉建立、鉴定的血管性ED模型;对照组喂以正常饮食。8周后切取阴茎CCSM组织观察并做体外细胞培养。经处理后分别在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增殖活性,RT-PCR法研究Caspase-3 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光镜和电镜下CCSM细胞内含较多脂质囊泡,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出现损伤,凋亡小体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模型组CCSM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1.44&#177;0.20%Vs5.96&#177;1.60%,P〈0.01)。MTT比色法显示高脂对CCSM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模型组与对照组A值分别为:0.52&#177;0.08Vs1.42&#177;0.04,P〈0.01)。模型组的Caspase-3 mRNA表达和活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74&#177;0.00Vs0.65&#177;0.00,P〈0.01;活性值0.03&#177;0.00Vs0.01&#177;0.00,P〈0.05)。结论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可严重影响CCSM结构,促进CCSM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CCSM细胞凋亡/增生的失衡可能是高脂导致ED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  相似文献   
80.
背景与目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electroresection,TURBt)作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常规术式已有多年,但对某些特殊患者并不适用,而经尿道钬激光(Ho:YAG laser)技术作为新兴的术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中.本文总结了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体会.方法:2005年7月-2008年2月对9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采用钬激光治疗.男性69例,女性23例.中位年龄56岁(25~87岁),肿瘤单发56例,多发36例.肿瘤直径0.5~4.0 cm.术前病理均提示低级别尿路上皮癌.11例年老、一般情况差者采用局麻.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创面基底及创缘病理检查无残余肿瘤,术后均按常规方法化疗药物膀胱灌注,并定期随访,每3个月膀胱镜复查.手术时间平均18 min(10~50 min),出血极少.无膀胱穿孔及术后继发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1~3 d,最短14 h.局麻患者术后即可进食并可起床活动.术后住院1~3 d,其中43例为日间手术(入院当天手术,第2天出院).术后随访平均15个月(2~31个月),12例复发(13.3%),再次行激光或电切治疗. 结论: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安全,创伤更小,患者耐受性好,疗效与传统TURBt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