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在评价左心室心肌应变中的应用价值与优势。方法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3D-STI对3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进行心肌斑点追踪分析,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的左心室心肌所有节段纵向、径向和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值的大小、耗时及左心室不同水平收缩期峰值应变值的差异。结果使用3D-STI存储图像时间为(309.3±23.4)s,脱机分析时间为(305.5±11.2)s,使用2D-STI存储图像时间为(490.6±14.4)s,脱机分析时间为(1261.4±39.9)s,3D-STI耗时明显短于2D-STI,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1、69.94,P均<0.01)。3D-STI所测左心室整体收缩期径向应变峰值为(48.59±7.68)%,2D-STI所测左心室整体收缩期径向应变峰值为(33.25±7.27)%,3D-STI测值较2D-STI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6,P<0.01);3D-STI所测左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及圆周应变峰值分别为(-17.66±3.14)%、(-17.13±2.29)%,2D-STI所测左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及圆周应变峰值分别为(-21.35±2.46)%、(-21.97±3.84)%,3D-STI测值较2D-STI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3、5.99,P均<0.01)。3D-STI示左心室径向、纵向及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均在左心室中间部呈最大趋势,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在心尖部最小,圆周及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则在基底部最小;2D-STI示左心室纵向、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由基底部至心尖部有依次增大的趋势,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则与3D-STI规律相同。两种方法在两测试者间及同一测试者前后均值与差值于Bland-Altman图上呈一致性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结论3D-STI是一种方便、快速及可重复性较好的评价左心室心肌应变的新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治工作,为其进一步完善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2月份至2010年2月份收治的14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样本检验资料;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有着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性检查很难确定病原体,易于导致漏诊或误诊.我院针对所有患者,进行抽血,应用ELISA方法检验其血液抗体.上述检查的结果显示,天气因素、患者的年龄与支原体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气候越湿冷,小儿患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风险越高,年龄越小,患病概率亦随之加大;结论临床中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应该积极进行相关检查,及时确诊并对症治疗,方可保证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3.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红梅  陈洪 《现代医学》2010,38(2):196-200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常见类型.NERD的发病机制复杂,近来研究较多的有食管高敏感性、食管防御机制增强及精神心理因素等;症状问卷和PPI试验在NERD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分辨率内镜有着较好的诊断价值及应用前景;治疗目前以药物为主,促动力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24.
程月珍  黄红梅 《淮海医药》2010,28(4):345-346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选取154例老年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3组:颈动脉内-中膜(IMT)正常组34例;颈动脉IMT增厚组29例,颈动脉斑块组91例。分别对各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血清hs-CRP显著高于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及增厚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5.
黄红梅  程月珍  刘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09-291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炎性反应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有无斑块形成,并进行血清hsCRP定量检测.对血清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中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及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者血清hsCRP异常比例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病变者(P<0.05);按颈动脉IMT的值将受试者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sCRP、LDL-C、HDL-C、糖尿病和吸烟史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结论:血清hsCRP含量与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伴有斑块者的血清hsCRP异常率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126.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减结合杵针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温胆汤加减及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MoCA及ADL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温胆汤结合杵针治疗轻度认知障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7.
始基子宫为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的一种,较为少见。我们在临床中曾遇到1例病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已婚。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于2003年7月12日入院。查体:心肺无异常,腹平,麦氏点压痛( +) ,布鲁贝格氏征( +) ,阑尾冲击痛( +) ,肝脾未触及,右腹股沟隆起包块约3cm×2cm ,无触痛,质韧,移动度尚可,表面光滑。询问其包块情况,患者自述儿时就有,从无异常感觉。月经史正常,生育过2胎。血常规:血红蛋白125g/L、红细胞4 30×1012/L、白细胞64×109/L、中性粒细胞0 90、淋巴细胞0 10。尿常规无异常。X线胸、腹透无异…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观察丹参合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腹主动脉血栓形成后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有无增效作用。方法:用35%三氯化铁表面覆盖诱导大鼠腹主动脉血栓形成后,分别予生理盐水,丹参合黄芪注射液、尿激酶,丹参合黄芪注射液加尿激酶,动脉插管监测腹主动脉压,观察血管再通情况,并测量再通大鼠的血栓段血管重量。结果:接受丹参合黄芪注射液加尿激酶者与单纯接受尿激酶者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0.00%和70.00%,二者差异无性,其余大鼠均未实现血管再通,在再通者中,接受丹参合黄芪注射液加尿激酶者血管再通后血压回升情况及血栓段血管重量情况均优于单用尿激酶者,结论:单纯予丹参合黄芪注射液无溶检作用。以丹参合黄芪注射液加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与单用尿激酶比较,对血管再通率无明显增加作用,但对再通后的血压改善情况及血栓溶栓解程度优于单用尿激酶者。  相似文献   
129.
患者男,60岁.因反复胸闷、胸痛1年余就诊,自称既往体健,无就医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胸廓无畸形,心前区无隆起,心界向左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心前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PTFV1阳性;3.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30.
胰腺癌发病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但是,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呈多样性,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胰腺癌25例,其中误诊10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例患女性3例,男性7例,男女比例为2.3:1,年龄45~80岁,平均58岁,全部病例依照症状、体征、B超、CT、实验检查及手术后病理,最后确诊为胰腺癌。其中胰头癌6例,胰体尾癌2例,胰尾癌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