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抑制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27只,选用视交叉前池注血法制作SAH模型,剔除3只死亡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AH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DMSO+p38抑制剂组,每组6只。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38、磷酸化p38、帕金森病蛋白7(DJ-1)、自噬相关基因5(Atg5)、自噬接头蛋白p62、微管相关蛋白Ⅰ轻链3(LC3)-Ⅰ和LC3-Ⅱ蛋白表达,并用Garcia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判断神经损伤。PC12细胞加氧合血红蛋白建立体外SAH模型,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DMSO组及DMSO+p38抑制剂组,利用荧光探针JC-1观察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1)4组大鼠p38、磷酸化p38和DJ-1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4.959、150.293和698.476,均P0.01)。4组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24.989,P0.01)。4组大鼠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Atg5和p62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35.319、110.490和36.311,均P0.01)。4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25.550,P0.01)。(2)与假手术组比较,SAH后p38、磷酸化p38和DJ-1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分别为0.43±0.06、0.41±0.02和0.07±0.01上升至0.61±0.08、0.79±0.07和0.17±0.03,均P0.01),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8.29±0.28上升至9.23±0.42,P0.01);Atg5蛋白表达上调及LC3-Ⅱ/LC3-Ⅰ升高(分别为0.23±0.04和0.25±0.04上升至0.47±0.04和0.46±0.04,均P0.01),p62蛋白表达下调(1.09±0.14下降至0.54±0.10,P0.01);神经功能评分降低[(17.5±0.6)分降至(11.3±2.7)分,P0.01]。p38抑制剂显著下调SAH后磷酸化p38蛋白表达(0.79±0.07降至0.47±0.04,P0.01),上调DJ-1蛋白表达(0.17±0.03上升至1.02±0.06,P0.01),线粒体膜电位恢复(9.23±0.42降低至8.47±0.36,P0.01),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Atg5表达上调(分别为0.46±0.04、0.47±0.04上调为0.77±0.06、0.95±0.12,均P0.01),P62表达变为SAH水平(0.57±0.09变为0.54±0.10,P=0.650),神经功能评分得到显著升高[(11.3±2.7)分上升至(15.5±1.0)分,P0.01)]。结论 SAH后,p38抑制剂下调磷酸化p38活性后可能通过上调DJ-1蛋白表达,抑制异常自噬,维持线粒体功能,进而发挥神经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亚低温联合胸腺喷丁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联合胸腺喷丁治疗组(观察组)和亚低温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于发病后24 h内行亚低温治疗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胸腺喷丁静脉滴注,2组均于入院的第1、3、7天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细胞及CD4+/CD8+比值,并观察2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及预后。结果入院第1天2组患者CD3+、CD4+、CD8+细胞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第7天观察组CD3+、CD4+细胞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8+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CD4+细胞在入院第7天与第1天比较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细胞第7天较第1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细胞在第1、3、7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第3天、第7天高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颅内感染率、肺部感染率、泌尿系感染率及多部位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预后等级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胸腺喷丁治疗脑出血可以改善T细胞亚群受损情况,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对预后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在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近两年(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临床高度怀疑为脑胶质瘤患者术前行MRI及PET-CT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估单独MRI及MRI结合PET-CT检查在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84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高级别胶质瘤21例、低级别胶质瘤55例、脑胶质瘤阴性8例,均为单发肿瘤;MRI对脑胶质瘤术前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6.05%(73/76)、100%(8/8)、96.43%(81/84),评估脑胶质瘤分级的准确性为75.00%(57/76),MRI结合PET-CT对脑胶质瘤术前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8.69%(75/76)、100%、98.81%(83/84),评估脑胶质瘤分级的准确性为93.42%(71/76);MRI结合PET-CT对脑胶质瘤术前评估的准确性显著优于单独MRI检查(P0.05)。结论 MRI结合PET-CT对脑胶质瘤术前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较高,可更准确评估肿瘤恶性程度,提供脑胶质瘤更全面精确的信息,帮助临床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96年以来共手术治疗颅咽管瘤56例,尤其是近2年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全部切除疗效满意,现就临床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男38例,女18例,年龄6~62岁,平均34.7岁。病史最长16年,最短1月,平均1.6年。1.2临床表现以内分泌功能紊乱为首发表现者50例(占89.  相似文献   
15.
显微外科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1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显微外科手术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120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和手术,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翼点入路或前纵裂入路。早期手术68例,中晚期手术52例。结果术前CTA能清楚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状以及载瘤动脉的特征。68例早期手术患者出院时按GOS评分恢复良好者59例,中残5例,重残2例,死亡2例;52例中晚期手术患者按GOS评分恢复良好者30例,中残14例,重残2例,死亡6例;2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手术夹闭动脉瘤能有效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引起的直接死亡和病情恶化;熟练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和术中正确处理动脉瘤的方法,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肿瘤-睾丸(Cancer-testis,CT)基因在中国人群髓母细胞瘤中表达的情况。 方法:收集25例髓母细胞瘤病例,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髓母细胞瘤CT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结合分型进行分析。 结果:〖HTSS〗non X-CT抗原之间相比,肿瘤分型之间的差异两两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病例至少表达1个CT基因。GAGE是最常表达的CT基因,25例病例有17 例(68%)存在。19/20(95%)的病例中发现存在X-CT基因的共表达,而只有1/18(5.6%)的病例存在non X-CT基因的共表达。所有病例中单克隆抗体CT 7-33( MAGEC1)是染色阳性反应最多的蛋白。对CT基因mRNA的表达和患者的临床参数(如年龄及临床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并显示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分子水平上,CT抗原在10个CT基因中至少有1个存在。很多CT基因有mRNA水平的表达,却很少有蛋白水平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脑外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外伤、炎症、出血等引起的肺水肿称为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或中枢性肺水肿。我科于1988~1999年发现并治疗由脑外伤引起的NPE1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立勇 《医学信息》2006,19(3):65-66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主要是血液成份在深静脉系统内形成血凝块。如果没有采用预防措施,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可达5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重型颅脑损伤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敛残率较高。一般认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发生下肢DVT与血液抗凝及纤溶系统失衡有关,以及血小板的活化相关;顺脑损伤后脱水治疗也增加了发生下肢DVI、的危险。若发生血栓脱落Ⅲ导致肺栓塞,则可导致猝死、肺功能小全等。早预防、早诊断及早冶疗是减少下肢DVT发生和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氧合血红蛋白诱导鼠脑细胞凋亡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鼠脑局部蛛网膜下腔注射氧合血红蛋白(OxyHb)的动物模型,研究OxyHb在体诱导鼠脑细胞凋亡的规律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43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价值。方法  4 37例重型颅脑损伤采取手术、药物、针灸、高压氧、家庭疗法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良好 2 16例 ,中残 6 2例 ,重残 4 6例 ,植物生存 2 8例 ,死亡 85例。结论 及早手术并术后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