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1.
目的归纳一组脑内节细胞瘤病例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例脑内节细胞瘤MRI表现,探讨其发病部位,肿瘤形态、边界、信号及强化特点,并文献复习。结果 5例节细胞瘤中位于颞叶4例、小脑蚓部1例,肿瘤呈类圆形3例、大囊大结节状1例、不规则形1例。MRI检查肿瘤主体T1WI呈低信号(4例)或稍高信号(1例),T2WI呈稍高信号(4例)或稍低信号(1例),同时存在信号混杂(4例),CT及MRI提示含钙化3例。表现无水肿1例、轻度水肿3例、中度水肿1例。肿瘤呈轻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3例。结论本组病例节细胞瘤MRI表现多样,但基本符合良性肿瘤特点,颞叶发生率较高,易钙化,多见于青少年,对今后临床工作中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节细胞瘤可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2.
经乳晕切口取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同期假体隆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取出同时置入假体隆乳的新方法。方法经乳晕切开乳腺组织后,反复冲洗,尽量取出注入的材料,并通过原切口于胸大肌下置入乳房假体。结果37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外观形态好,无1例出现血肿和感染。结论经乳晕切口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后,同期胸大肌下置入硅凝胶假体,是一种可行且效果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一种既能完整切除乳房巨大肿瘤,又能保持乳房功能和良好外形的手术方法 .方法 在传统双环法基础上,根据乳房肿瘤的大小及乳头下垂的程度,设计不同形状的外环及乳房外侧S形切口线,削除两环之间皮肤的表皮,沿乳房外侧S形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达瘤体包膜,沿包膜表面完整剥离肿瘤,可见遗留一个巨大的乳房皮下腔隙,充分利用去表皮的真皮脂肪瓣或真皮脂肪乳腺瓣填充肿瘤切除后的腔隙,重建乳房形态.结果 5例乳房巨大肿瘤,术后均维持了较好的形态和功能,无1例发生乳头乳晕感觉障碍和坏死,切口愈合良好.最长随诊2年,未见瘤体复发.结论 改良的双环法行乳房巨大肿瘤切除成形术,手术设计灵活,方法 简单,术后乳房外形良好,瘢痕轻,患者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内眦赘皮矫正术式——横一字切开法内眦赘皮矫正术,使术后内眦赘皮消失,切口瘢痕不明显,外形美观。方法向鼻侧牵拉内眦部皮肤,完全显露原内眦角和泪阜,然后放松皮肤确定原内眦角在皮肤表面的投影点为新的内眦点,由此点向赘皮游离缘水平切开,切口线呈一字继续沿下睑睫毛缘下约2mm,向外延伸5~10mm。分离切口下方约10mm×10mm范围的皮肤,使皮肤呈自然舒展状态,剪除内眦赘皮下方部分错构的眼轮匝肌、内眦韧带及增厚的筋膜组织,将原内眦角与鼻侧腱膜缝合固定1针,无需修整皮肤,切口在无张力下缝合。结果65例采用横一字切开法行内眦赘皮矫正,经1个月至1年的随访,内眦赘皮消失,内眦角形态自然,泪阜显露充分,眼裂增长,瘢痕不明显,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采用横一字切开法矫治内眦赘皮,设计简单,操作容易,组织创伤小,瘢痕不明显,术后内眦形态良好,无复发,是矫正内眦赘皮效果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5.
欧阳帆  彭丽  黄泽春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1):1587-1589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丙泊酚在经腋路小切口隆乳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0侈0要求隆乳的女性,随机分为两组,I组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Ⅱ组为丙泊酚和氯胺酮。手术开始前,I组诱导靶浓度:丙泊酚4μg/ml,瑞芬太尼3ng/ml,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维持靶浓度丙泊酚3μg,瑞芬太尼2ng/ml,术中根据患者体动反应及心律血压变化随时调整靶控浓度,Ⅱ组手术前静注丙泊酚2mg/kg,氯胺酮0.8mg/kg,然后持续泵注丙泊酚6mg/kg·min,术中根据患者体动反应间断推注氯胺酮0.5mg/kg术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观察手术中及术后病人的不良反应,观察术后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结果:I组循环系统较Ⅱ组平稳,呼吸抑制较Ⅱ组明显,但SP02多在95%左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苏醒时间及空向力恢复时间I组较Ⅱ组短。术后恶心呕吐、苏醒期谵妄、头晕等不良并发症I组较Ⅱ组少。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与静脉泵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都可用于隆胸手术的麻醉,但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具有术中循环稳定,术后苏醒快定向力恢复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应用保留眶上神经血管束的宽大额肌瓣悬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设计额肌瓣时,将传统额肌筋膜瓣的内侧纵切口由眶上神经血管束的外侧改为内侧,并且内侧纵切口长于外侧,使瓣的宽度与睑板水平宽度相等。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18例21侧重度上睑下垂,其中12例术后随访3~12月,除1例双侧上睑下垂术后左右重睑弧度不对称外,余11例术后效果满意,睑缘外形匀称,无复发和并发症。结论:宽大额肌瓣,血供非富,悬吊睑板力点分布均匀、牢固,符合生理和解剖结构的要求;术后提睑活动可靠,上睑闭合良好,睑缘和重睑线弧度及外观满意。适用于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  相似文献   
87.
【摘要】目的:联合使用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及基于体素的形态分析法(VBM),探讨精神发育迟滞(MR)患者的脑白质变化。方法:精神发育迟滞患者16例及同龄健康志愿者16例(对照组),均行MR3D-T1WI及DTI扫描,采用VBM方法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中脑白质体积的差异。同时使用DTT重建特定脑白质纤维束,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中白质纤维束的FA值、ADC值、数量和长度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R患者的脑白质体积总量减少(t=2.457,P<0.01),扣带束、下额枕束的FA值降低(t=-2.561、-2.92,P=0.013、0.005),胼胝体束、下额枕束、皮质脊髓束和扣带束的ADC值增高(t=3.039、2.524、2.483、2.292,P=0.006、0.016、0.016和0.025),皮质脊髓束、胼胝体束的数量减少(t=-2.195、-2.385,P=0.033、0.024),胼胝体束、皮质脊髓束、扣带束长度减小(t=-2.146、-2.364、-2.048,P=0.040、0.021、0.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T及VBM方法均可发现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脑白质异常变化,两者联合使用对精神发育迟滞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CT及MRI对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例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患者,年龄7~34岁,男2例,女1例;3例均行MRI检查,其中2例行CT检查;总结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梗阻性脑积水、头痛及神经内分泌紊乱症状。CT及MRI上肿瘤均位于第三脑室,并幕上脑室系统积水、扩张。CT多表现为体积较大的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楚,未见囊变或坏死,钙化少见(仅1例见病灶边缘钙化)。MRI上肿块信号均匀,T1WI均呈低信号,T2WI均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2例呈显著不均匀强化,另1例呈显著均匀强化。病理学表现为肿瘤细胞成簇或散在分布在黏液样基质中,细胞疏密不等。瘤细胞核圆形、类圆形或偏位,染色质呈颗粒或凝块状,细胞核小、深染,核分裂少见,伴微囊形成,无坏死,可有小血管增生。免疫表型示所有瘤细胞均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波形蛋白(vimentin)。结论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影像表现具备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最终确诊需要根据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结合型局灶性脑皮层发育不良(FCDⅢ型)的MRI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58例符合FCDⅢ型的MRI影像资料,总结FCDⅢ型的异常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158例FCDⅢ型病灶中,有147例位于颞叶(比例约为93.0%),120例FCDⅢa型的FCD病灶均为前颞叶脑组织。113例FCDⅢ型中FCD病灶影像异常,阳性率约71.5%,其中FCDⅢa、FCDⅢb型、FCDⅢc型、FCDⅢd型影像阳性率分别为81.7%、47.8%、50%、11.1%。FCD病灶异常影像表现为病灶区灰白质分界稍模糊(83.2%),皮层T_2FLAIR序列信号轻度增高(69.9%),皮层轻度增厚(49.6%),皮层T2WI序列信号略有增高(20.4%),局部脑叶萎缩(14.2%)等影像特点。结论 FCDⅢ型中FCD病灶影像异常表现轻微,常为多个轻度异常影像相互存在,发生部位以颞叶为主,FCDⅢa型发病率最高,故发生于颞叶的海马硬化、肿瘤、血管畸形等病变时,需要排除存在FCDⅢ型可能,尤其是在发现海马硬化时,要注意对前颞叶轻微异常影像表现提高警惕,对提高癫痫外科术前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生物组织补片在隆乳术中的应用,并对其早期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5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5例,采用乳晕切口,乳房假体植入胸大肌后间隙;实验组将胸大肌对假体压迫最明显的部位切开,直到假体无明显压迫为止,形成的胸大肌裂口用生物组织补片进行修补;对照组将胸大肌裂口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除对照组出现1例包膜挛缩外,余均未出现排斥、过敏、感染、积液、裂口假体疝等并发症。实验组术后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术后乳房形态、手感、动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隆乳术中应用生物组织补片修补胸大肌裂口,增加了胸大肌后间隙容量,为乳房假体植入提供足够空间,对术后乳房自然形态、手感和动感有良好的作用,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