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295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53篇
  1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体外循环(CPB)影响机体免疫防御系统功能,其术后感染发生率因而较高[’]。为此,我们对30例择期换瓣病人CPB前后机体体液免疫活性物质变化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研究。l临床资料及检验方法择期心脏瓣膜替换病人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8(25~56)岁,平均体重56(44~65)kg,CPB时间164.4(78~244)min。应用Sams9000型人1心肺机和西京87型微泡鼓泡式氧合器行全身中低温、中度血液稀释CPB。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7和14d无菌取外周肝素抗凝血标本送检。采用速率射比浊法测定血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  相似文献   
152.
段杰  余彬  周虹  黄毅岚  叶云  王芊入 《重庆医学》2018,(18):2454-2459
目的 评价empagliflozin联用二甲双胍(MET)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等数据库,筛选研究empagliflozin联用MET治疗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4 151例患者.与安慰剂组比较,empagliflozin能降低HbA1c水平[MD=-0.62,95%CI(-0.67,-0.56),P<0.01]、FPG水平[MD=-1.48,95%CI(-1.66,-1.31),P<0.01)]、体质量[MD=-1.83,95%CI(-2.02,-1.64),P<0.01].与阳性药物组比较,empagliflozin组更能有效地改善HbA1 c[MD=-0.22,95%CI(-0.40,-0.04),P=0.02]、FPG[MD=-1.43,95%CI(-2.18,-0.68),P=0.000 2]、体质量[MD=-3.07,95%CI(-3.77,-2.37),P<0.01].在安全性方面,与安慰剂组及阳性药物组比较,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率、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生殖器感染发生的风险高于阳性药物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低于阳性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血糖发生率empagliflozin组与安慰剂组及阳性药物组无明显差异[RR=1.28,95%CI(0.93,1.76),P=0.13;RR=0.55,95%CI(0.18,1.65),P=0.28].结论 Empagliflozin联合MET治疗T2DM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3.
胰腺癌主要指胰外分泌腺腺癌,是胰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占全身各种癌肿的1%~4%,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8%~10%.胰腺癌起病隐匿、病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由于解剖部位的特殊性,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有创或费用昂贵的影像学检查.使用无创手段筛查可疑患者可以提高检查效率、降低医疗费用,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相关肿瘤基因与...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制度在基层医院执行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对2010年1-12月本院分级护理制度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改革分级护理制度。在2011年实施改革后的分级护理制度。对比2010年与2011年护理质量、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2011年实施改革分级护理制度后,护士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护患纠纷的发生次数低于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分级护理制度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护理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EGP)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EGP患者分成A组(抑酸、保护胃黏膜、根除Hp药物治疗)和B组(抑酸、保护胃黏膜、根除Hp药物+高频电凝治疗同时进行)各30例,比较两种方法 的疗效.结果 A组单纯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P<0.05),但隆起病灶数消失不明显,仅有18.57%(47/253)的隆起病灶消失;B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P<0.05),97.15%(273/281),隆起病灶消失(P<0.05),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6例出现轻微上腹胀或上腹隐痛,均在术后5 d内消失.结论 EGP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根除Hp治疗EGP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156.
指、掌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常会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既往手术方法常采用克氏针、钢丝内固定,外加石膏托外固定,但仍不足以维持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的稳定,而外固定时间过长亦影响手部功能的恢复。我科自2000年2月至2006年8月,应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指、掌骨骨折32例,术后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创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1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5例,其中单侧11例,双侧2例,跨横窦2例,合并额颞部挫裂伤6例,合并小脑挫裂伤8例,硬膜下血肿4例,合并额颞部挫裂伤1例。术后再出血2例,死亡4例。术后随访12个月,失访3例,随访14例患者预后按GOS分级:1分(死亡)2例,2分(植物生存)1例,3分(重度残疾)1例,4分(轻度残疾)4例,5分(恢复良好)6例。结论:外伤性后颅窝血肿起病急,病情危重,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手术是减轻脑肿胀的有效措施,是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对Th17应答增强致气道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小鼠哮喘炎症的作用.方法 采用卵蛋白(OVA)+内毒素(LPS)联合致敏,OVA激发的方法建立Th17应答增强致气道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哮喘小鼠模型,4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阿奇霉素组、地塞米松组(n=12).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小鼠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activity,AHR);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行细胞分类计数;ELISA检测外周血OVA特异性IgE及BALF中IL-17、TNF-α、IL-8、IL-5和IFN-γ浓度;Q-PCR检测肺组织Th1、Th2和Th17细胞分化.结果 用OVA联合LPS的方法可以复制既有Th2活化和肺内嗜酸性细胞增多,又有Th17表达增强和明显中性粒细胞炎症的哮喘小鼠模型.与哮喘组比较,阿奇霉素组气道炎症细胞浸润明显改善,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同时还有BALF中IL-17、TNF-α、IL-8、IL-5水平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Th17细胞分化减少(P<0.05)以及AHR改善(P<0.05).而地塞米松组与哮喘组比较,虽然BALF嗜酸性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但BALF中细胞总数、IL-17、TNF-α、IL-8水平及肺组织Th17细胞分化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阿奇霉素可抑制Th17细胞分化、减少炎症介质分泌从而抑制炎症细胞浸润,由此减弱Th17应答增强致气道中性粒细胞增高的小鼠哮喘炎症.  相似文献   
159.
目的建立一种Th17应答增强致气道炎症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哮喘动物模型。方法卵蛋白(ovalbumin,OVA)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联合致敏构建新哮喘模型。末次激发24 h后行肺功能测定,评估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分类计数气道炎症细胞比例,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Q-PCR检测肺组织Th1、Th2和Th17细胞偏移情况。结果 OVA和LPS联合致敏可以诱发更剧烈的AHR。BALF分类计数显示嗜酸性粒细胞(EOS)和中性粒细胞(NEU)比例分别为(16.09±4.42)%和(28.63±8.89)%。病理学观察可见明显的哮喘样炎症改变。Q-PCR结果显示单独OVA致敏肺内T细胞主要向Th2方向偏移,联合致敏以向Th17方向偏移为主。结论成功构建以Th17应答占优势、肺内炎症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哮喘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0.
目的:通过对膀胱肿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的血液中微小RNA(microRNA)表达谱的检测,寻找特定的异常表达微小RNA,探讨血液中微小RNA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早期诊断标记物的价值。方法:将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6例患者纳入此项研究,另外抽取7名非肿瘤患者血液作为对照组。提取血液中的小分子RNA(smallRNA),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及对照组血液中微小RNA表达谱,然后利用SPSS17.0的t检验对上述高通量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表达的微小RNA。结果:高通量测序筛选出一部分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与对照组血液中存在差异表达的微小RNA,其中5个微小RNA上调(hsa-miR-378g、hsa-miR-942、hsa-miR-106a-5p、hsa-miR-142-3p和hsa-miR-374a),另外有许多微小RNA下调。结论: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非肿瘤人群之间,血液中部分微小RNA的表达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