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284篇
预防医学   92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50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肾阳虚证患者红细胞LPO、SOD和ATP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肾阳虚证患者红细胞LPO、SOD和ATP酶活性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观察 19例肾阳虚证患者和 2 1例正常人红细胞LPO、SOD和红细胞膜Na+ K+ ATP酶、Mg2 + ATP酶、Ca2 + ATP酶、Ca2 + Mg2 + 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肾阳虚证患者红细胞LPO含量升高 (P <0 .0 1) ,红细胞SOD活性降低 (P <0 .0 1) ;红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显著升高 (P <0 .0 1) ,而Mg2 + ATP酶活性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Ca2 + ATP酶活性升高 (P <0 .0 1) ,Ca2 + Mg2 + ATP酶活性也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肾阳虚证患者红细胞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而抗氧化能力降低 ,红细胞膜Na+ K+ ATP酶、Ca2 + ATP酶和Ca2 + Mg2 + ATP酶活性升高 ;本研究为理解肾阳虚证的病理生理基础提供了初步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由于寒冷损伤导致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水肿的一组疾病 ,体温的维护非常重要。我院 1993— 2 0 0 0年共收治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2 5例 ,现就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在住院期间的体温维护方法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2 5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男 15例 ,女 10例。早产儿 17例 ,占 68% ;足月儿 8例 ,占 32 %。轻度 6例 ,占 2 4 % ;中度 11例 ,占 4 4 % ;重度 8例 ,占32 % ;死亡 6例 ,死亡率 2 4 %。2 体温维护方法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现已明确寒冷损伤是本病的主因 ,其它均为易感因素。维护的关键是复温、体温监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尿道气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治疗BPH60例。结果:60例患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20-#120min。术中心电图、血压无改变。结论:认为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TUVP)损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有严重并发症的高危患,TUVP治疗BPH近期效果好,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护理人员个人发展计划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个人发展计划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护理人员一般资料问卷和个人发展计划知信行问卷对3298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个人发展计划知信行总分为(100.01±15.50)分,知识维度得分(17.82±6.07)分,态度维度得分(52.13±7.06)分,行为维度得分(30.06±7.1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职称、婚姻状况、岗位及对个人发展计划了解程度是护理人员个人发展计划知信行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护理人员的个人发展计划知信行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受护理人员个人特征的影响.医院管理者可通过开展相关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个人发展计划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15.
黄毅  黄池莉 《右江医学》2001,29(6):552-553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由于脑出血急性期占位效应所产生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以至脑疝形成 ,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大量脑出血内科治疗效果差 ,外科开颅手术创伤大 ,病死率与内科治疗差别不大 ,生存者后遗症重( 1) 。近年来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受到人们的关注。我院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10月对 12例大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 ,收到良好效果 ,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现将微创血肿清除术术后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2例均明确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相似文献   
16.
HPLC法测定苯巴比妥、苯妥英、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云  黄毅岚  张昊 《中国药业》2003,12(1):39-40
目的:用HPLC法测定抗癫痫药苯妥英(PHT)、苯巴比妥(PB)、卡马西平(CBZ)的血药浓度。方法:采用Phenomenex PRODIGY5μm ODS(3)100 A(250 mm×4.6 mm)色谱柱,以甲醇-水(65: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紫外光检测波长:254 nm。以上三药互为内标,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结果:PHT,PB,CBZ的保留时间分别为8.20,5.40,9.47 min;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5,0.25,0.05μg/mL;线性范围分别为2.5~40,2.5~40,1.25~25μg/mL,此线性范围包含各药物的有效浓度范围;相对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9%,101.62%,102.17%;日内RSD(n=5)分别为3.04%,3.37%,3.26%;日间RSD(n=5)分别为5.01%,4.35%,4.47%。,结论:HPLC法灵敏、准确,可用于PHT,PB,CBZ临床血药浓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与药棒疗法结合防治慢性呼吸道病疗效.方法穴位贴敷:中药白芥子、甘遂、细辛、元胡合生姜汁调成药饼贴于肺俞、心俞、膈俞等部位.药棒疗法:中药红花、川芎等酒精浸泡后取汁备用,用手棒蘸取药液叩击相应穴位.两种疗法结合使用,对照组单纯使用穴位贴敷疗法.结果观察组85例,治愈12例,显效43例,好转23例,有效率91.8%,对照组55例,治愈6例,显效20例,好转18例,有效率80.0%,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结合药棒疗法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穴位贴敷疗法.  相似文献   
18.
腰椎骨质增生症,又称增生性脊椎炎,是中老年人易患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笔者自1996年10月一1998年4月,用内服乾坤骨质增生龙配台骨宁关节间隙注射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0-40岁者7例,41-50岁者32例,引岁以上者11例;职业工人20例,干部18例,农民间例;病程半年一l年14例,2-5年23例,6-10年9例,10-20年4例。本组病例多有明显的腰痛史,且常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和麻木,活动受限,劳累及天气变化可使疼痛反复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经X…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微粉化工艺对羊血提取物中氯高铁血红素溶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溶出度参数T50值对比了原药粉和3种原料药与乳糖的混合工艺(包括微粉化处理、高速粉碎机粉碎、简单混合)对氯高铁血红素溶出度的影响。结果原料药与乳糖混合后3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氯高铁血红素溶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它们的T50值依次为2.36,3.79和10.29min,而原料药为28.03min。其中经过微粉化的样品溶出最快,比原料药加快了近12倍。结论将氯高铁血红素与乳糖一起微粉化是改善溶出度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12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治疗状况调查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救治水平及存在问题。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地区12家医院2000年1月至2001年3月的1242例AMI进行登记,以中国2001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南》)为评价依据,描述AMI的诊疗现状,并对影响病死率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 1242例AMI患者平均年龄63.0岁,1/3的患者年龄〈55岁。总病死率为9.10%。37.9%的患者进行了溶栓与急诊介入治疗,总再灌注治疗率56.0%。住院期间药物使用率,硝酸酯类药90.0%,阿司匹林87.8%,肝素88.7%,β受体阻滞剂73.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77.6%,调脂药43.6%,活血、益气中药静脉点滴30.5%。多因素分析,可降低病死率的综合因素有再灌注治疗、调脂药物、静脉滴注中药、β受体阻滞剂、ACEI、低分子肝素和洋地黄。结论 北京地区AMI治疗距《指南》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应建立AMI再灌注治疗的绿色通道,规范地遵循《指南》从事医疗实践,深入探讨中医药在AMI治疗中的地位,是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