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构建T细胞转录因子(Tcf)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以阻断异常Wnt信号通路,探讨其对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GeneJammer将反义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细胞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通过生长曲线、Transwell小室实验比较转染细胞生长增殖及运动侵袭能力,并进一步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生长周期的改变。结果 反义RNA转染降低了Tcf表达,减慢了肝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并抑止其运动侵袭能力。转染反义RNA的肝癌细胞7721-pTas凋亡比例增加[(26.34±2.07)%],明显高于空载体转染细胞7721-vector[(6.53±1.02)%]和亲本SMMC-7721细胞[(4.33±0.68)%] (P<0.001)。同时,处于G0-G1期的反义转染细胞比相应亲本SMMC-7721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细胞7721-vector分别高20.24%和20.95%,而S期细胞比亲本细胞SMMC-7721和7721-vector细胞分别低11.8%和11.38%。结论 反义Tcf RNA转染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阻止细胞周期的进程而抑制肝癌细胞的恶性增殖,提示选择性阻断异常Wnt信号通路有望成为肝癌基因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2.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血清胆红素变化规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338例患者分为肝功能代偿组和肝功能代偿不全组,术后均间断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并作出血清胆红素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结果 肝功能代偿组296例。术后胆红素变化平稳。第3天达峰值。第11天恢复至正常水平,肝功能代偿不全组42例,术后第1天胆红素明显升高,第2天即出现第1个峰值。波动较大,术后2周仍未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可在26.0μmol/L以上持续超过1周。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通常情况下总胆红素在第3天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第11天恢复至正常水平以下,如发现胆红素峰值前移且在较高水平波动。第11天仍未恢复正常。须考虑有肝功能代偿不全,应预防肝功能衰竭发发生。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检测Th1、Th2、Th17和iTreg CD4+T细胞亚系特征性表达的核转录因子以探究它们在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Kamada"二袖套"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按Banff标准对排斥程度进行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h1、Th2、Th17和iTreg特征性表达的核转录因子,对阳性细胞计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度排斥组、中度排斥组和重度排斥组中T-bet+(对照组:19.3±5.1;轻度排斥组:63.7±9.7;中度排斥组:40.9±13.6;重度排斥组:32.3±3.3)细胞数和RORγt+(对照组:6.5±1.4;轻度排斥组:8.3±2.3;中度排斥组:26.8±3.2;重度排斥组:39.2±12.8)细胞数显著升高(P<0.01);轻度排斥组中GATA-3+(对照组:7.1±1.3;轻度排斥组:6.4±3.1;中度排斥组:23.2±9.1;重度排斥组:42.6±14.1)细胞数无明显升高(P>0.05),中度排斥组中明显升高(P>0.05),重度排斥组显著升高(P<0.01);轻度排斥组FOXP3+(对照组:9.5±2.4;轻度排斥组:13.5±4.8;中度排斥组:24.5±4.9;重度排斥组:39.3±11.7)细胞数无明显升高(P>0.05),中度、重度排斥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大鼠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的发生与T-bet+、GATA-3+、RORγt+和FOXP3+细胞相关;在排斥早期,T-bet+/GATA-3+平衡与排斥的发生相关性比RORγt+/FOXP3+平衡更强.  相似文献   
54.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经阴道或经腹施术均有较高的成功率,约81%~87%[1-2].1998年Lesser等[3].尝试应用腹腔镜进行宫颈环扎术,至今全球已有腹腔镜宫颈环扎术成功足月分娩49例,获活婴52例(3例为双胎).此术以往沿用10号粗丝线或尼龙线缝扎宫颈,自从聚丙烯环扎带(下简称环扎带,图1)问世,应用环扎带进行宫颈环扎的报道逐渐增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于2008年12月首次应用聚丙烯环扎带为1例有5次晚期流产史的妇女于非孕期行腹腔镜宫颈环扎术取得成功,至今累计施术7例,其中1例已足月分娩,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非妊娠期环扎带宫颈环扎术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非妊娠期环扎带宫颈环扎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例1患者因发现宫颈松弛,于妊娠21周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妊娠23周因难免流产行第2次经阴道官颈环扎术失败,于非妊娠期行环扎带宫颈环扎术.例2患者因宫颈功能不全中期妊娠流产5次,于非妊娠期行腹腔镜环扎带宫颈环扎术.手术经过均顺利.结果:例1于术后1年零3个月,妊娠...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Dickkopf-1(DKK1)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qRT-PCR)检测1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DKK1的表达;应用酶联接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5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清及20例健康志愿者中DKK1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0例胆管癌组织中DKK1的表达,分析DKK1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DKK1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ELISA检测显示胆管细胞癌患者术前血清中DKK1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DKK1阳性表达率为38%(19/50),且DKK1表达程度与肿瘤包膜、血管侵犯、肝门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肿瘤无包膜、有血管侵犯、有肝门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III~IV的患者中DKK1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DKK1高表达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肿瘤恶性表型相关,DKK1可能参与肿瘤侵袭和转移。血清DKK1有望作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血清学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7.
目的在宫腔镜下为胚胎种植窗口期的子宫容受性提供一个量化的评价方法,提出一个宫腔镜下的子宫内膜腺体开口标记算法。方法采用数学形态学重构算法提取可能的腺体开口区域,利用多尺度的高斯滤波增强腺体区域去除噪声,最后使用数学形态学的区域最大值标记腺体开口。结果该标记算法的标记结果与专家标记结果进行比对,灵敏度为84.72%±8.00%,Dice相似度系数达83.80%±4.56%。结论经仿真和真实数据验证,提出的子宫内膜腺体开口标记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8.
宫腔镜处理难取宫内节育器5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宫腔镜处理难以取出的宫内节育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及术中B超和 (或 )腹腔镜监护的必要性 ,回顾性分析 1 998年 1月至 2 0 0 3年 6月在外院取器失败而转入我中心诊治的 5 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手术均行B超监护 ,有 4例术中同时腹腔镜监护。结果 :宫腔镜下取出 5 3例 ,1例异位至腹腔者在腹腔镜下取出 ,另 1例术前B超发现双侧卵巢囊实性肿物改行全子宫和双附件切除术 ,有 2例合并宫腔粘连者术中发生子宫穿孔。提示 :宫腔镜处理难以取出的宫内节育器是安全和有效的 ,术中B超和 (或 )腹腔镜监护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人类微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 HPV B19)感染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 PRC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描述和分析19例肝移植术后HPV B19感染引起的PRCA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19例肝移植受者术后2个月内出现贫血,排除导致贫血的其他原因,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HPV B19 DNA诊断为HPV B19感染致PRCA。所有患者给予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s, IVIG)等治疗后,贫血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对于肝移植术后早期不明原因的PRCA患者,排除其他病因后可考虑HPV B19感染可能。PCR检测HPV B19 DNA是诊断PRCA的主要依据。早期应用IVIG治疗对于治疗肝移植后HPV B19感染相关的PRCA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并发症的特点以及如何早期诊治以减少移植物功能失缺。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4月—2013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1185例肝移植患者(共1210例次肝移植术)的临床资料,分析移植术后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治疗后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共发生16例次肝移植术后流出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3%,其中下腔静脉狭窄7例次,下腔静脉合并肝静脉狭窄6例次,肝静脉流出道梗阻3例次。7例次下腔静脉狭窄中有6例次通过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与支架留置)治疗后完全治愈,随访至今除1例次因肝癌复发病死,其余患者未出现移植物功能失缺。6例次下腔静脉合并肝静脉狭窄患者中有5例次留置支架,其中1例次因生长发育造成下腔静脉内支架脱落及肝左静脉内腔再次狭窄,导致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而病死;其余4例次恢复良好。3例次肝静脉流出道梗阻患者中有2例次经肝右静脉内留置支架后恢复正常。结论:患者在肝移植术后如出现布加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需行彩色多普勒B超、增强CT及CT血管成像、介入下血管造影,以判断有无流出道并发症。在介入下置入金属支架是目前治疗肝移植术后流出道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