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9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01年NCEP发表了按循证医学原则制订的胆固醇治疗指南ATPⅢ。此后,有5项他汀类药物临床试验发表,它们论及以前降胆固醇治疗未曾涉及的一些问题。本文回顾这些试验的主要结果,综述了ATPⅢ指南修订的主要补充意见。对于高危者,推荐的治疗目标为LDL-C<2.60mmol/L;对于极高危者,可选择的治疗目标为LDL-C<1.82mmol/L。此目标值亦可用于基线LDL-C<2.60mmol/L的极高危者。对于中度高危者(指有2种或以上危险因子和10年内冠心病危险为10%~20%者),建议LDL-C治疗目标为<3.38mmol/L,但亦可选用LDL-C<2.60mmol/L作为治疗目标。高危或中度高危者,治疗的强度应足以使LDL-C水平至少降低30%~40%。  相似文献   
92.
肺动脉高压是一类表现为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的疾病,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治疗效果差,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医学界广泛关注该病并研发出多种靶向药物,但由于剂型、价位、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因素并非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近期他汀类药物由于其抗增殖、诱导凋亡、改善内皮功能、抗炎、抗凝等作用在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中受到重视给其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内皮素-1(ET-1)、醛固酮(Ald)水平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力衰竭患者(n=57)及健康志愿者(n=28)血清TNF-α、Ald、ET-1、血清睾酮(T)及雌二醇(E2)水平.57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非厄贝沙坦组(n=27)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厄贝沙坦组(n=30)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75~150 mg/d),共1个月,1个月后采血测TNF-α、Ald、ET-1及性激素.结果:心力衰竭患者TNF-α、Ald、ET-1水平及E2/T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治疗后TNF-α、Ald及ET-1水平降低,非厄贝沙坦组治疗后血Ald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治疗后TNF-α水平较非厄贝沙坦组治疗后低(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Ald及ET-1水平升高,厄贝沙坦可使之降低.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非高胆固醇血症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的效果.方法:111例血清胆固醇正常的ACS 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经抗血小板、抗凝和抗缺血治疗,同时对照组(38例)服安慰剂,不服调脂类药物;阿托伐他汀10 mg/d组(37例)和40 mg/d组(36例)分别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和40 mg/d,每晚1次.除调脂药物外,不限制其他药物的使用.分别于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血脂并观察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死、复发性心绞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较低,且阿托伐他汀40mg/d组更低;综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亦降低(P均<0.05).3组药物不良反应轻微,无肌溶解和严重肝功能损害.结论:非高胆固醇血症ACS患者PCI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能减少术后1 a内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率,用药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sCD40L水平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其对ACS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78例ACS患者和48例对照组血清sCD40L,观察ACS患者3个月内主要冠脉不良事件(MACE)。结果ACS患者sCD40L水平高于对照组,且ACS患者sCD40L水平与3个月内MACE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血清sCD40L升高反映ACS斑块不稳定性,对冠脉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6.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活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收缩压 (pSB) <13.33kPa的CHF患者 (A组 ,2 8例 ) ,pSB>13.33kPa的CHF患者 (B组 ,32例 )及健康人 (对照组 ,2 5例 )血浆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醛固酮 (ALD)水平。结果 :A组及B组血浆PRA、AngⅡ和AL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 0 .0 1) ;A组血清钠、pSB及脉压 /pSB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 0 .0 1) ;A组血浆PAR、AngⅡ和ALD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 0 .0 1) ;A组血清钠、pSB及脉压 /pSP显著低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 0 .0 1) ;CHF患者脉压 /pSB与血浆AngⅡ及ALD呈负相关 (r=- 0 .4 6 2 ,P <0 .0 1;r=- 0 .4 4 3,P <0 .0 1)。结论 :CHF患者体内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活性增高 ,且pSB<13.33kPa者高于pSB>13.33kPa者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活化血小板及T淋巴细胞经CD15 4分子诱导内皮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 - 1(MMP - 1)的功能差异 ;并分析阻断CD15 4 -CD4 0信号途径对血小板诱导内皮细胞表达MMP - 1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健康人血小板及淋巴细胞 ,凝血酶 (1U/ml )诱导血小板活化 ,植物血凝素 (10mg/L)和佛波脂 (2 0 μg/L)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并发生活化。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及T淋巴细胞CD15 4表达水平 ,然后使其分别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共育。以未经刺激的HUVECs作为阴性对照 ,TNF -α(2 0 0U/ml)刺激的HUVECs作为阳性对照 ,并使用特异性CD15 4及CD4 0阻断单抗 ;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HUVECs表达MMP - 1mRAN水平 ,底物凝胶电泳酶谱法检测培养基中MMP - 1活性。结果 :以表达同等水平CD15 4的血小板及T淋巴细胞分别作用于HUVECs后 ,均能显著提高MMP - 1mRNA表达 ,同时培养基中MMP - 1活性也明显增强 (P <0 .0 1)。但在诱导血小板或T淋巴细胞活化前加入CD15 4单抗 ,上述效应又都受到明显抑制。同样 ,在活化血小板诱导HUVECs之前 ,如果向培养基中加入CD4 0单抗 ,也能显著降低MMP - 1mRNA表达及其活性 (P <0 .0 1)。结论 :活化血小板及T淋巴细胞表面的CD15 4分子 ,在诱导内皮细胞表达MMP - 1方面具有完全相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治疗术后及创伤后局部软组织感染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32例术后及创伤后局部软组织感染患者采取局部清创,FGF生物蛋白海绵结合高浓度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创伤及术后软组织感染132例,其中121例获治愈,治愈率为91.7%。结论局部采用FGF生物蛋白海绵结合高浓度抗生素治疗,既能促进创面血运重建、组织生长,又能直接消灭各种致病菌,其为病灶炎症的消退创造条件,部份病例还能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白细胞介素-1(IL-1)的变化及其与血液动力学的关系。方法在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用热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Co),左室插管测定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压(LVDP)、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同时用MT细胞增殖法测定冠脉循环中IL-1的动态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的冠脉循环中IL-1水平明显升高,其峰值与同步测定的Co和LVSP、+dp/dtmax呈显著负相关,与LVDP、-dp/dtmax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IL-1可以作为反映心功能受损程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通过比较冠心病(CAD)患与健康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膜蛋白颗粒(GMP-140),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浆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探讨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在CAD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进行血浆GMP-140,vWF,CRP测定。结果:AMI和UAP患血浆GMP-140,vWF,CRP明显升高,GMP-140,vWF,CRP与AMI和心绞痛缺血面积呈正相关,结论: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参与CAD的发病,血小板活化与炎症反应的程度可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