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9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MAU)阳性者104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组(观察组)52例,氨氯地平组(对照组)52例。观察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片,对照组单纯给予氨氯地平。观察治疗后8周血压下降和MAU、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E)、血管紧张素U(Ang11)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周、4周、6周和8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下降的趋势(P〈0.01)。观察组MAu、血β2-MG、尿β2-MG、尿NAGE、血AngⅡ的减少较对照组更明显,分别为(67.2±35.2)mg/dVS(140.5±28.3)mg/d,(3.0±1.9)mg/dVS(3.3±1.3)mg/d,(151.4±1.2)mg/dVS(190.2±1.0)mg/d,(20.4±5.5)U/LVS(21.6±3.6)U/L,(54.1±24.1)ng/LVS(55.7±6.9)ng/L(P〈0.05)。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肾功能(肌酐)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62.
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其在心房颤动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同步体表12导联心电图仪,观察40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CHF患者美托洛尔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心电图的改变,计算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分析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与超声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32例CHF患者纳入统计分析。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后P波最大时限较治疗前明显缩短((102.1±13.0)msvs(118.3±11.5)ms,t=9.568,P<0.05);P波离散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27.5±11.6)msvs(37.5±9.8)ms,t=7.723,P<0.05)。美托洛尔治疗前后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均与左房内径呈显著正相关(治疗前r=0.411,0.475;治疗后r=0.624,0.486;P均<0.05)、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负相关(治疗前r=-0.418,-0.590;治疗后r=-0.554,-0.691;P均<0.05);而与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CHF患者通过改善心功能使P波最大时限缩短,P波离散度减小,提示可能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63.
十二对脑神经颅外段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十二对脑神经是教学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教学要求.特设计制作以显示十二对脑神经颅外段为主要结构的标本.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对近期心脏事件、心肌缺血、出血风险、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167例行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LMWH组(84例).两组:术前术后常规应用阿司匹林和抵克力得;LMWH组:加用LMWH 0.4 ml,皮下注射,1次/12小时,连续10天.结果:对照组有2例出现亚急性血栓,而LMWH组没有发生(P>0.1).LMWH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均较对照组少(P<0.01).结论:支架术后应用LMWH可降低心脏事件发生,改善心肌血供,出血并发症少,方便且安全.  相似文献   
65.
主动脉夹层误诊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男,42岁。以“右侧肢体无力并右手指麻木40d”为主诉入院。40d前晨起时右侧肢体无力,右手指发麻,接诊医院测血压240/110mmHg(1mmHg=0.133kPa)。CT示:左侧侧脑室体部旁显示小斑片状低密度影,边缘模糊。以“脑梗死;高血压3级”收入院。给予“脉络宁”等扩张脑血管药物,症状好转。回原籍查高血压病因时,当地医院MRI、心脏彩超均提示主动脉夹层DeBaKeysⅢ型。1d前行64排容积CT示:主动脉弓后左侧锁骨下动脉以远可见内膜撕裂口,以下示真假两腔,提示主动脉夹层Ⅲ型,假腔内血栓形成。本次入院体检:T36.6℃,P98次/min,R20次/min,BP150/80…  相似文献   
66.
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变化,以及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力衰竭积分的关系。方法共入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3例。分别计算HRT初始值(TO)、震荡斜率(TS),对不同患者的TO、TS进行比较并分析TO和TS与LVEF、LVEDD和心力衰竭积分的相关性。结果随访12~22个月,平均(14±2)个月,死亡16例,因心力衰竭住院48例次。死亡患者与存活者相比TO显著升高[(2.4±1.2)%vs(0.9±1.2)%(P<0.001)],而TS显著降低[(2.3±0.7)ms/RRvs(3.0±0.9)ms/RR(P<0.001)];因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与无住院患者相比TO显著升高[(1.9±1.3)%vs(0.3±0.7)%(P<0.001)],而TS显著降低[(2.5±0.9)ms/RRvs(3.4±0.8)ms/RR(P<0.001)]。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与未应用者相比TO显著降低,而TS显著升高,分别为(0.6±0.8)%vs(2.5±1.3)%和(3.2±0.8)ms/RRvs(2.2±0.8)ms/RR,均P<0.01;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患者与没有应用者相比TO和TS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1±1.2)%vs(1.6±1.5)%和(2.9±0.9)ms/RRvs(2.8±1.0)ms/RR,均P>0.05。TO与LVEDD和心力衰竭积分呈显著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TS与LVEDD和心力衰竭积分呈显著负相关,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74、-0.80、-0.46、-0.68和0.69,均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RT现象减弱与心功能和预后密切相关,HRT可能成为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系列测定与短期心力衰竭的临床关系.方法 11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测定入院时、24h、7d的血浆NT-proBNP浓度及超声心动检查,所有患者自入院起随访30 d.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24 h、7d血浆NT-pro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心力衰竭组血浆24 h、7d NT-ProBNP水平较入院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浆24 h、7d NT-ProBNP水平持续增高,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NT-ProBNP水平与超声心动检查中的LVEF呈负相关(P〈0.05),与LVEDD呈显著的正相关(r=0.452,P〈0.01).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是心肌梗死后发生早期心力衰竭的预测因子,并且NT-ProBNP水平的系列测定与单一基线水平测定相比,其预后判断价值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分析载脂蛋白BapoB及载脂蛋白B/A1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冠心病中的发病意义。方法对114例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方法测定患者各项血脂指标。以标准Judkins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计算机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计算用Gensini积分。结果冠心病组(n=72)血浆载脂蛋白B/A1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n=42),且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浆载脂蛋白水平逐渐增高,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浆载脂蛋白水平及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度积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载脂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对临床诊断冠心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对未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B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A1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更强的冠状动脉事件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9.
心脏淀粉样变(cardiac amyloidosis)属特异性心肌病,它约占所有心肌病变的5%~10%。近年注意到它与老年不能解释的顽固心衰有关,但临床上常误诊或漏诊,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表现与冠状动脉病变形态学特性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Braunwald分极积分标准确定UA患者的临床分级及积分,并将96例UA患者分为A(积分〉3,n=18)、B(积分≤3,n=15)两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住院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显示:冠状动脉复杂性病变(偏心性狭窄或伴有溃疡、弥温性不规则血栓形成及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