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畸医师临床判断拔牙与否一致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调查正畸医师临床判断拔牙或不拔牙治疗设计的一致性。方法 本研究选用了在北大口腔正畸科完成正畸治疗的样本一 (5 5名患者 )和未完成治疗的样本二 (90名患者 )的治疗前诊断资料 ,请本科室 5位副高职称的正畸专科医师根据患者的牙模型、X线片及面颌像进行拔牙、不拔牙或临界这 3种情况的临床判断 ,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如果以 5人完全一致的判断为标准 ,样本一中的符合率只有 30 .9%,但如果以 3人以上判断一致为标准 ,则符合率可以高达 96 .3%。样本二中 ,5人完全一致的判断符合率只有 2 1.1%,而 3人以上一致的判断符合率为 80 %。在以上两组中 ,正畸专家们挑出的临界病例的比例分别占 2 5 .5 %和 35 .6 %。合并两样本统计 5位医师判断拔牙的比率 ,分别为 5 7%、5 6 %、46 %、41%和 32 %。结论 虽然正畸专家们对拔牙还是不拔牙的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取得共识 ,但仍有相当比例的错畸形可能处于拔牙或不拔牙两可的临界状态。而不同正畸医师对拔牙与否的倾向性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62.
气管插管引起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气管插管反应可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可增加有心、脑疾病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观察了超声雾化表面麻醉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于插管反应的抑制作用,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60例ASA Ⅰ~Ⅱ级骨科手术病人,男31例,女29例,年龄17~6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20例)、超声雾化表面麻醉组(Ⅱ组,20例)、SGB组(Ⅲ组,20例).术前30min常规肌肉注射东莨菪碱0.3mg、杜冷丁50mg、异丙嗪25mg.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探索影响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针灸推拿科住院患者480例病例资料及入院调查问卷,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RS)、绝经期生存质量评分(MENQOL)、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变化,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通过症状量表评价患者疗效。以疗效有无作为因变量,分析患者年龄、病程、病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焦虑、抑郁、施术医生级别、针刺得气感强弱、首次接受针灸疗法、出现针刺不良反应及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的4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共有390例患者评定为有效,有效率为81.3%。量表评分中MRS、MENQOL、SDS、SAS均有显著改善(P<0.05),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Cox回归分析中针刺得气感强、FSH<40 IU/L、病程初发与针刺疗效呈正相关,伴有焦虑、伴有抑郁与针刺疗效呈负相关。结论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效,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如辅助治疗伴随的相关心理情志疾患,增强患者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激素水平及针刺感觉的强弱考虑是否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等。  相似文献   
65.
66.
肠套叠为婴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典型病例诊断不难,少数患儿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今将两例误诊为菌痢的病例介绍如下:例1,男,1岁,因腹泻6天入院。患儿于入院前6天开始腹泻,7—8次/日,为黄色蛋花汤样便,伴呕吐。入院前3天,患儿阵发性哭闹,呕吐频繁,数小时后排粘液脓性便带血丝,10余  相似文献   
67.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亦名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是一种红细胞膜有先天缺陷的疾病。其特点为慢性过程伴有急性发作的溶血性贫血和黄疸,血中球形红细胞增加。此病在我国并不少见,但有时临床上易误诊为“黄疸性肝炎”,“营养性贫血”,“再障”等。本院於1981年收治2例报告如下: 例一宋××,女,5岁,因面色发黄三年,左上腹包块两年於81年8月6日入院。患儿于三年来面色发黄,两年来左上腹部有一包块,逐渐增大。平时易患“感冒”发热后面黄加重,乏力懒动。患儿之父兄均患“溶血性贫血”,其父已行脾切除术多年,现健康。  相似文献   
68.
现将胸膜梭形细胞瘤1例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对1例直肠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探讨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从中总结对患者的发生血栓的原因、治疗方法和护理心得。结果:通过溶栓治疗后,血栓完全消失。结论:PICC并发血栓形成要重在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科学护理,确保PICC留置的安全性,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