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7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81.
目的 分析2008-2015年河南省5岁以下腹泻儿童A组轮状病毒的感染状况,分子型别变迁及流行病学特征,为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监测、防控及爆发病例的调查及疫苗研发提供基线数据和方法学参考。方法 采集河南省4个监测哨点医院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例粪便样本2 510份,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阳性样本抽提病毒RNA,两步巢式多重RT-PCR进行G-P基因分型,同时收集患者流行病学与临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510份腹泻样本共检出A组轮状病毒784份,总阳性率31.2%,各年的阳性率在17.4%~46.9%间,其中2013年阳性率最高(46.9%),2008年阳性率最低(17.4%)。轮状病毒检出率的季节性特征显著,存在秋季(9-11月份)和春季(3-5月份)两个较为显著的高峰。784株A组轮状病毒G分型以G1、G2、G3、G9为主;P分型以P[4]、P[8]为主;型别组合以G9P[8]、G2P[4]、G3P[8]、G1P[8]为主,还存在G13P[8]、G234P[8]、G39P[8]等混合感染型别;G1[8]、G3P[8]逐年递减,G9P[8]逐年递增,已成为河南省A组轮状病毒优势型别。A组轮状病毒感染病例男女性别比1.3∶1(450/334);阳性病例主要为4~12个月龄的婴幼儿患者(61.4%,481/784);城市阳性病例257例,阳性率26.4%(257/974);农村阳性病例527例,阳性率34.3%(527/1536),农村显著高于城市(χ2=18.15,P<0.001)。从临床体征看,大部分感染病例无发热、呕吐、脱水症状,出现发热、腹泻、呕吐、脱水等临床症状的病例多以轻症为主。结论 河南省5岁以下腹泻患儿中存在较高的A组轮状病毒感染率,以秋季和春季为主,秋季高于春季且存在混合感染病例;病原体可分为多种基因型别,G9P[8]为主要优势型别;病毒感染病例呈现不同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分析河南省登封市2014-2016年30株布鲁氏菌的生物型别及PFGE分子分型特征,为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监测,暴发预警、溯源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采集试管凝集试验(SAT)阳性病人静脉血10ml,双相血培养瓶培养与生化鉴定,AMOS-PCR鉴定布鲁氏菌生物型别;阳性菌株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BioNumerics7.0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阳性病例以青壮年男性职业和密接人群为主;30株布鲁氏菌经鉴定28株为羊种,2株为牛种。羊种布鲁氏菌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后可分为2种带型,带型相似度在97.7%~100%之间;牛种布鲁氏菌可分为2种带型,带型相似度96.3~100%。结论 河南省监测哨点医院人感染布鲁氏菌存在羊种和牛种两种型别,羊种为优势型别;羊种与牛种菌株在PFGE带型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度。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2019—2022年河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分布及携带汉坦病毒(HV)情况。方法在河南省HFRS监测点开展宿主动物监测,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鼠肺HV, 分析河南省鼠类动物携带HV型别, 对阳性样本进行测序, 分析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及变异情况。结果 2019—2022年共捕鼠1 308只, 16份鼠肺HV核酸阳性, 鼠HV阳性率为1.22%(16/1 308)。按种类, 黑线姬鼠HV阳性率最高(68.75%, 11/16)。按分布地, 野外鼠HV阳性率最高(2.50%, 12/480), 居民区鼠HV阳性率为0.53%(4/759)。16份阳性样本分型结果显示, 所携带的病毒均属于Ⅰ型汉滩病毒。阳性样本测序后获得8条S基因片段(OQ681444~OQ681451)和6条M基因片段(OQ681438~OQ681443);S和M基因片段与陕西84FLi株、四川SN7 株相似性较高。S和M基因片段系统进化分析显示, 均为汉滩病毒H5基因亚型。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 与汉滩病毒疫苗株84FLi相比, 8条S片段编码氨基酸第74位由天冬酰胺替换为丝氨酸;XC2022...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了解河南省2013-2017年婴幼儿志贺菌的病原学特征。  方法  以河南省5岁以下腹泻患儿5 149份粪便分离的606株志贺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分型、药物敏感试验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毒力基因方法,对其进行病原学检测。  结果  儿童志贺菌总检出率为11.77%(606/5 149),1~岁年龄组幼儿检出率最高,为24.08%;606株志贺菌共分为2群、11种血清型,其中福氏志贺菌占73.43%,宋内志贺菌占26.57℅。176株志贺菌对氨苄西林、萘啶酸的耐药严重(耐药率>90%),对氯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65%,对亚胺培南和头孢类抗生素敏感度较高,且福氏与宋内志贺菌耐药有差异。婴幼儿毒力基因组合模式以shET-1+、shET-2+、ipaH+、ial+为主,并检出5株无毒力株。  结论  河南省婴幼儿细菌性痢疾以福氏志贺菌为主,对常用的抗生素存在严重的耐药问题,不同血清型菌株携带优势基因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河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2022年3月24日,河南省首次报告一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确诊病例。参照《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对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涉及的工作场所、病例居住地以及禽类来源地等开展环境标本病原检测。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后因呼吸衰竭死亡;病例有明确的禽肉相关暴露史,早期肺泡灌洗液、禽肉及工作场所环境标本H5N6禽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阳性。结论:该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通过职业暴露感染,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建立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核酸的特异、快速、敏感的TaqMan探针PCR检测方法. [方法]根据GeneBank发表的EV71全基因组序列,在其VP1基因区段设计特异的引物与探针;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为模板,优化探针和引物浓度、最佳反应条件,建立最优化的实时定量PCR方法,评价其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结果]引物和探针有良好的特异性,使用浓度为为0.8μM和0.4μM,可检测到100个RNA拷贝数,较传统的RT-PCR检测方法敏感性提高了100倍;同一样品Ct值重复检测3次,变异系数小于5%,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肠道病毒EV71-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的特点,适用于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等的实验室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7.
耳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耳针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耳针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耳针组采用耳穴电针疗法,对照组口服达美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耳针组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耳针疗法对2型糖尿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分析河南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为进一步制定防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病例相关信息,采集病例血液和脑脊液标本开展细菌培养和核酸检测,使用Arc-Gis10.7绘制病例地区分布。结果2019年河南省发生首起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截至2021年底共发生5起,累计报告病例5例,死亡1例,病死率20.0%。疫情发生时间集中在6-9月,分布在商丘、新乡和驻马店3个省辖市5个县区;患者中位年龄53岁,男女比例4:1,均有明确的生猪及其制品暴露史。4例临床分型为脑膜炎型,1例为休克型脑膜炎型,从感染到发病潜伏期中位数为4.0天(最短1.0天,最长7.0天);从首次就诊到明确诊断,平均转诊2.2次,诊断延误中位数6.0天(最短4.0天,最长14.0天);感染菌株均为猪链球菌2型。结论 河南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呈现散发态势,无防护的屠宰、加工生猪及相关制品是感染猪链球菌的高危因素,应定期开展针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断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河南省手足口病标本分离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hievirus A 16,CVA16)VP4的基因特征,并比较VP4与VP1遗传进化分析的差异。方法对分离自河南省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患儿的8株CVA16,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VP4区域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用分子生物学软件ATGC进行序列拼接,Bioedit比对剪齐,用MEGA 4.0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并与已报道的CVA16标准株序列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河南省8株毒株VP4核苷酸同源性为91.3%~98.1%、氨基酸同源性为100.0%,与国际原型株CA16/G10/RSA/1951(A型)比对,VP4核苷酸同源性为79.7%~82.6%,氨基酸同源性为100.0%;与B1a、B1b和B2型代表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2.3%~95.7%、92.8%~98.6%、88.9%~91.8%,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0%。河南省分离的CVA16毒株均属于B1亚型,有B1a和B1b两个进化支共同存在和循环,但VP4与VP1的进化树分型不完全一致。结论 VP4基因不能作为CVA16病毒基因亚型分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90.
Ech06可引起病毒性脑炎、手足口病等多种疾病,侵袭对象以1岁以下婴幼儿为主,病死率5.6%,国内外均有由Ech06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