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34篇
  4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 钠:适量才好你可能会厌恶盐罐子,但钠确实在保持体液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肌肉和神经保持正常功能的必要物质。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摄入过量的钠。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指出:每天钠摄入量应少于2400mg(大约一小匙)食用盐。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代谢活性物质teriflunomide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MTT法测定teriflunomide对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毒性作用,TRAP染色鉴定其对外周血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RT-PCR法测定teriflunomide对外周血单核细胞NFA Tc1基因的表达影响.结果:Teriflunomide对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增殖无显著影响,能够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且能够有效抑制NFATc1基因的表达.结论:Teriflunomide能够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启动基因NFATc1的表达,有效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的分化,且对正常单核细胞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3.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其中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是目前临床常选用的动静脉内瘘手术,其手术方式多样化,分别有传统端侧吻合术、传统端端吻合术、传统侧侧吻合术及改良的端侧吻合术、改良的端端吻合术、改良的侧侧吻合术.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形术不同术式,阐述各自优缺点,以期指导临床腕部桡动脉-...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究初诊IgA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和临床分期与预后关系,以期提高对该型MM的认识。方法:收集43例初诊为IgA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初诊时各临床指标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PFS有显著影响的是年龄60岁,白蛋白≤30g/L,化疗方案(非硼替佐米组),缓解情况(疾病稳定+疾病进展);对OS有显著影响的是年龄60岁,白蛋白≤30g/L,缓解情况(疾病稳定+疾病进展)。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30g/L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年龄60岁、白蛋白≤30g/L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IgA型MM的预后与血清白蛋白、年龄有关,可以用来评估此类型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旨在制备针对白血病干细胞表面标志蛋白IL1RAP(IL-1receptoraccessoryprotein)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用重组人IL1RAP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后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经PEG融合,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应用EusA和Westernblot法对杂交瘤细胞上清中分泌抗体进行抗体类型、滴度和敏感性检测。分离人外周单个核细胞,检测所得抗体对细胞内源性抗原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获得了8株可稳定分泌IL1RA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3H6E10、486A6、8G1185、9E9F2、10D8A7、1C7H7、1D7G11和2D3D3;抗体类型鉴定为IgG1/K型;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单个核细胞表达的IL1RAP。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可稳定分泌IL1RA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及其特异性的IL1RAP单克隆抗体,为将来有效清除体内白血病干细胞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7.
高辉  王杨  黄云昆  朱雯梅  王佳  姚瑶 《检验医学》2013,28(9):775-779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中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对临床分离的70株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6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对检测的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并通过GenBank比对DNA序列。结果70株产ESBLs革兰阴性肠杆菌中,9株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其中5株检出armA基因,4株检出rmtB基因,2株同时检出armA和rmtB基因,rmtA、rmtC、rmtD、npmA4种基因扩增均为阴性。结论不同地区医院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分布情况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8.
目的调查针刺伤防护知识教育前后门急诊护士针刺伤发生情况变化,了解护士针刺伤防护知识教育的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针刺伤防护知识培训前后,门急诊护士年人均针刺伤人次。结果护士教育前后年人均被针刺伤人次分别为45次和28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5,P<0.01)。结论针刺伤防护知识的教育及有效的防护措施可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9.
背景:研制具有结构与功能化仿生作用的骨修复替代材料,应在模拟体内细胞生长环境中进行.目的:观察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仿生复合支架材料植入体内后诱导成骨和促进矿化的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612006-02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科实验室完成.材料: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支架、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支架和58S生物玻璃支架为自制.40只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制造两侧桡骨10 mm骨缺损模型.干预:将40只模型兔随机分成4组,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组12只、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组12只、58S生物玻璃组12只分别植入相应支架材料,空白对照组4只不植入任何物质.主要观察指标:检测植入材料2,4,8,12周后缺损部位X射线、硬组织切片、骨形成率和矿化沉积率.结果:40只模型兔80条桡骨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所有动物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骨折.②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组术后4周硬组织切片可见大量玫瑰红色新骨和绿色骨小梁形成,术后12周支架已基本由新生骨组织替代,哈弗系统形成:术后8周X射线显示骨皮质连接完整,12周缺损完全修复,髓腔基本再通.③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组术后4周的矿化沉积率和新骨形成速率比58S生物玻璃组高出了2.85倍和3.16倍,且明显优于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组(P<0.001).结论: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仿生复合支架在诱导成骨和促进生物矿化方面性能优越,其矿化机制有待进一步观察探讨.  相似文献   
70.
背景:制备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材料的原材料生物活性玻璃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软骨、骨组织的修复、替代,已通过生物安全性评价.目的:利用生物活性玻璃和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等天然大分子复合制备4种新型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观察4种新型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对照实验,于2006-03/08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昆明系小鼠60只,健康成年家兔11只.采用冷冻干燥和仿生矿化技术,以改性生物活性玻璃粉体和胶原、透明质酸钠、磷酸丝氨酸等天然生物分子复合制备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磷酸丝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4种仿生复合骨组织工程三维支架材料.方法:对4种新型仿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进行生物安全性试验:全身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中毒症状.按50mL/kg尾静脉注射4种材料的浸提液.支架材料加入新鲜兔血进行溶血试验,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吸光度值,计算溶血率.兔脊柱两侧皮内注射浸提液观察皮肤刺激反应.主要观察指标:注入浸提液后24,48,72h观察小鼠全身急性毒性反应和皮肤刺激反应,测定溶血率.结果:全身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4组小鼠无死亡,无明显毒性表现、体质量下降等不良反应.溶血试验结果表明,4组支架材料的溶血率均<5%,满足医用生物材料的应用要求.皮内刺激反应试验结果表明,4组均未见任何刺激反应,无红斑、焦痂、水肿等皮肤反应现象.结论:仿生复合支架材料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磷酸丝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无毒性,无刺激性,生物安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