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6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7篇 |
基础医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51篇 |
内科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80篇 |
预防医学 | 44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4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2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研究绒毛栗色鼠尾草(Salvia castane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HPLC柱色谱等方法对绒毛栗色鼠尾草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绒毛栗色鼠尾草中分离出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二十六烷(1),β-谷甾醇(2),3-O-乙酰基齐墩果醛(3),齐墩果酸(4),5,5'-二丁氧基-2,2'-双环呋喃(5),丁草胺(6),亚麻酸乙酯(7),咖啡酸乙酯(8),香草酸(9),原儿茶酸(10),原儿茶醛(11),5-羟甲基-2-呋喃甲醛(12)。结论:化合物3,5,6为首次从鼠尾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7~10和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非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type 71,EV-A71)感染手足口病患者的重症危险因素,为尽早识别重症患者并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病例,明确感染的肠道病毒血清分型后选取非EV-A71感染的轻症和重症患者各185例,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出重症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热最高温≥ 39℃(OR=6.61,95% CI:3.17~13.81)、出疹类型为丘疹(OR=2.82,95% CI:1.40~5.69)、出疹部位为足部(OR=2.05,95% CI:1.08~3.90)、就诊延迟1 d内(OR=3.44,95% CI:1.56~7.58)、出生时有并发症(OR=7.37,95% CI:1.66~32.70)、非母乳喂养(OR=1.89,95% CI:1.01~3.54)、发病前常在小区玩耍(OR=2.92,95% CI:1.44~5.92)、经常咬玩具(OR=2.27,95% CI:1.13~4.53)为非EV-A71手足口病重症的危险因素(均有P<0.05)。结论 应密切关注患者临床、实验室和卫生习惯等多项指标,及时发现手足口病重症的危险因素并进行临床诊治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3.
24.
摘 要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方法:前瞻性监测某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使用PEG-IFNα患者的ADR发生情况。结果:共监测患者183例,男114例,女 69例,期间发生ADR共175例,412例次;大多数患者发生两种以上ADR。外周血细胞下降发生率最高为98.3%, 其次是流感样症状、注射局部反应、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后几种ADR大多合并外周血细胞下降。监测期间发生严重的ADR 8例(构成比1.9%)。不同性别、体重指数患者间ADR无明显差别,50岁以上年龄患者更易出现明显的外周血细胞下降。结论:PEG-IFNα虽然有较多ADR,但仍是目前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一线药物,只要在应用过程中定期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适当处理,一般不会影响抗病毒治疗疗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