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目的 比较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价值.方法 以137例肥厚型心肌病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先接受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随后接受心脏MRI检查,比较超声心动图和心脏MRI对肥厚型心肌病确诊病例的检出率.结果 根据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共有9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70例(...  相似文献   
82.
思想意识、人口素质、经济状况直接影响自愿状况下的婚检率。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足踝部支持带损伤与周围韧带肌腱损伤在MRI影像上的关联性表现,包括损伤部位的关联性和损伤程度。方法 对2020年1月-2022年5月足踝损伤5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足踝肌腱韧带损伤与相应支持带损伤的关联性进行分组,伸肌支持带损伤组(n=19),屈肌支持带损伤组(n=38),腓侧上下支持带损伤组(n=52),SD值36,均进行MRI常规T1WI、T2WI平扫及PDWI压脂序列扫描,结合患者损伤原因对伸屈肌支持带信号及形态进行分析其损伤情况与足踝部各方位韧带肌腱损伤进行匹配对照其相关性,从而形成支持带损伤数目和程度,与韧带肌腱损伤之间的必然联系。结果 足踝损伤合并腓侧上下支持带损伤约占89.6%,合并屈肌支持带损伤约占65.5%,跟腱损伤伴屈、伸肌支持带损伤分别约占82.6%、90%;距腓前、后韧带损伤伴腓骨上下支持带损伤约占90.9%;踝管损伤伴屈肌支持带约占60.5%。屈、伸肌支持带损伤撕裂伤约占60.5%~89.4%。结论 足踝损伤合并腓侧上下支持带损伤占比最高,其次是屈肌支持带损伤多伴踝管损伤;伸肌上下支持带损伤占比较低,另外跟腱损伤伴屈肌支持带损伤占比最高,距腓...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方法。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56例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瘤体范围0.8 cm×0.6 cm~4.0 cm×4.5 cm。初始剂量为0.5 mg/Kg·d,分2次餐后服用;若患儿无不良反应,则每日增加0.2 mg/Kg,直至1.5 mg/Kg·d;维持治疗4个月后,每日减少0.2 mg/Kg,逐日减量至停药。治疗期间每月随诊1次。治疗结束半年后参照Achauer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例患儿服药不到1个月因出现疲劳乏力家属放弃治疗,2例服药3个月后瘤体基本消退而停药,其余53例均维持服药4个月。治疗结束时,大部分血管瘤明显缩小,颜色变淡,甚至消退。停药6个月后评定疗效:Ⅰ级2例(含复发1例),Ⅱ级6例(含复发5例),Ⅲ级17例,Ⅳ级31例,停药后复发6例。服药过程中1例出现明显疲劳乏力,6例出现间隙性腹泻但不影响饮食及治疗,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是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可能与剂量及用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老年病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膀胱痉挛和出血的影响。[方法]将94例老年 TURP 术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9例),病人术后返回病房后立即行持续膀胱冲洗。观察组膀胱冲洗液温度为36.02℃±177;0.86℃,对照组膀胱冲洗液温度为26.04℃±177;0.84℃,记录两组病人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例数、堵管的例数、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冲洗液量。[结果]观察组术后膀胱痉挛、血块堵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冲洗液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病人 TURP 术后将冲洗液加温至36.02℃±0.86℃比26.04℃±177;0.84℃的冲洗效果好,可有效减轻膀胱痉挛、术后出血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Nlite激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除皱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首先用Nlite激光治疗面部皱纹部位,而后在皱纹附近标记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结果:共治疗61例,术后随访1~2年,满意率达90.5%,有效率达98%,疗效满意。结论:Nlite激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除皱术中的应用,在美容外科领域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
由于妥善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术中操作及正确的术后处理,切口感染逐渐减少,但一旦发生,麻烦极多,抽线缝合法的运用显示了一种积极的作用。1 适应证 腹部中小手术,感染伤口。2 操作方法 以阑尾手术为例,在术后关闭腹腔时,①从切口一端距切口约1.0cm处皮朕进针,直  相似文献   
88.
89.
为了提高极低体重儿 (VLBW )的成活率 ,减少死亡率。我们对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收治的 30例极低体重儿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管理及急救措施 ,并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其中 2 2例健康出院 ,5例死亡 ,3例自动出院 ,治愈率 73 % ,故对极低体重儿的综合管理是减少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的关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们将我科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收治的 30例极低体重儿入院时的基本情况及并发症的情况表示如下。表 1  30例极低体重儿入院时的基本情况胎龄 (周 )N体重 (g)N日龄 (h)N体温 (℃ )N…  相似文献   
90.
铜针治疗体表血管瘤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单纯铜针留置、铜针留置加瘤体缝扎、铜针留置结合平阳霉素注射、铜针直流通电治疗血管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1999年1月-2006年1月,采用铜针治疗体表血管瘤55例,其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3~50岁,中位年龄19岁.其中海绵状血管瘤42例,蔓状血管瘤4例,混合性血管瘤9例.瘤体大小6cm×4cm~40cm×25cm.分别采用单纯铜针留置(29例)、铜针留置加瘤体缝扎(21例)、铜针留置结合平阳霉素注射(3例)、铜针直流通电(2例)治疗.结果 行铜针治疗1次50例,2次5例.术后获随访3~18个月,参照王永洁疗效评价标准,治愈15例(27.3%),好转38例(69.1%),无效2例(3.6%),总有效53例(96.4%),其中铜针留置结合瘤体缝扎或平阳霉素注射疗效显著.结论 铜针是治疗体表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铜针留置结合瘤体缝扎或平阳霉素注射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