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气压流咽鼓管吹张法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分泌性中耳炎患儿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波氏球咽鼓管吹张法联合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气压流咽鼓管吹张法联合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听力阈值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听阈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听阈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流咽鼓管吹张法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听力阈值。  相似文献   
42.
陈文  吴雄辉 《中外医疗》2016,(14):26-28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与开腹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疗效情况。方法整群选取并分析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诊治的35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手助腹腔镜组200例和开腹组150例。观察两组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情况。观察两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助腹腔镜组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时间(165.6±14.8)min高于开腹组(138.5±12.3)min,手助腹腔镜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61.5±10.4)ml、排气时间(2.0±0.5)d、留置尿管时间(3.4±1.2)d、进食流质时间(3.1±0.6)d、术后住院时间(8.1±1.2)d均低于开腹组(136.8±12.9)ml、(3.0±0.6)d、(5.9±1.4)d、(4.4±0.8)d、(10.2±1.9)d,手助腹腔镜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0%低于开腹组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观察可视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96例(152耳)分泌性中耳炎并腺样体肥大患儿行可视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和鼓膜切开置管术,观察治疗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及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96例(152耳)患儿治愈8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无效的1例发生于拔除通气管鼓膜愈合后1个月,再次手术切除加置管而愈。所有患儿获随访6~12个月。无中耳感染、出血,纯音测听平均为21.5dBHL,听阈平均提高25dBHL。复查电子鼻咽镜:鼻咽部创面光滑、无残留,咽鼓管咽口及圆枕无损伤。【结论】可视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是一种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并腺样体肥大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筛选膀胱癌高表达基因.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获得候选膀胱癌高表达基因,然后通过RT-PCR进行验证,确定膀胱癌高表达基因.结果 通过生物信息学对人类基因组超过50 000个基因进行筛选,得出候选基因,然后进行RT-PCR验证,发现BCA7的mRNA在膀胱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在全身其他正常组织中基本没有表达.结论 BCA7基因为膀胱癌高表达基因,可能在膀胱癌发生、发展及在膀胱癌早期诊断、术后监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依据直肠癌中p53、CD44V6蛋白表达特点,探讨在改进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结肠癌和61例直肠癌中的p53、CD44V6蛋白表达情况,调查患者3年生存率并作比较.结果结肠癌中P53阳性表达率为42.31%,在直肠癌为68.8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D44V6阳性率在结肠癌为55.77%,直肠癌为68.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肠癌术后3年生存率为83.33%,直肠癌为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结肠癌比较,直肠癌疾病表现p53过度表达、CD44V6阳性率趋高而生存率低的特点;在改进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根据免疫组化分子界面切除直肠癌及涉及到的病变组织,保存肛门原有功能,减少局部复发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消脱止一M在Ⅲ、Ⅳ期混合痔PPH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Ⅲ、Ⅳ期混合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3例为在PPH基础上联合消脱止一M治疗,对照组81例则在PPH基础上联合迈之灵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应用镇痛药频率、术后出血、创面肿胀时间、严重并发症情况(肛门失禁、肛门狭窄、肛瘘等)、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时间、费用、用药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疼痛时间、创面肿胀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尿潴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消脱止-M仅需服用6d,而迈之灵则需20d,前者费用为后者的四分之一,两组服用药物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PPH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后用消脱止-M在术后疼痛时间、创面肿胀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间、用药时间和费用优于迈之灵,长期疗效尚待追踪随访。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新生化汤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药流术后宫腔少量残留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2 月收治的 80 例药物流产术后宫腔少量残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 对照组给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 组给予新生化汤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新生化汤联合雌孕激 素序贯疗法治疗药流术后宫腔少量残留,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状态,促进残留组织排出及子宫内膜修复,提高临床治疗 效果。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人前列腺癌细胞株 (PC- 3) TGF-β1 m RNA表达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 RT- PCR方法检测 TGF-β1 在 m RNA水平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 PC- 3细胞 TGF- β1 在 m RNA水平表达量明显增强 (P<0 .0 0 1 )。结论 提示前列腺癌 PC- 3细胞 TGF- β1 在 m RNA水平表达增强可能在前列腺癌的病理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微小RNA-205-5p (miR-205-5p)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HMGB1/TLR4)途径改善变应性鼻炎(AR)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60只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变应性鼻炎组(B组)、变应性鼻炎+miR-205-5p agomir组(C组)、变应性鼻炎+miR-205-5p antagomir组(D组)共4组,每组各15只,A组不做任何处理,B、C、D组均采用卵清白蛋白鼻腔强化致敏建立AR模型。模型建立完成后,C组尾部注射300 μg miR-205-5p agomir,D组尾部注射miR-205-5p antagomir,A、B组均注射生理盐水。1周后评价各组行为学、免疫相关指标[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免疫球蛋白E (IgE)]、鼻黏膜炎性反应、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内质网形态及紧密连接蛋白、HMGB1/TLR4途径蛋白表达量。miR-205-5p与TLR4的靶向关系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结果 4组行为学评分、IL-4、IgE、HMGB1、TLR4、NF-κB表达量、紧密连接宽度从低到高分别为A组P均<0.05)。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表明miR-205-5p可与TLR4靶向结合。结论 miR-205-5p可靶向HMGB1/TLR4途径抑制Th1/Th2失衡所引起的AR免疫障碍,加强鼻黏膜屏障功能,从而减少变应原的入侵,缓解AR相关症状,对AR的治疗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