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有机磷杀虫剂所致的神经肌接头病的生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有机磷杀虫剂(OPs)引起的神经肌接头传导功能异常的生化机制。方法 用肟硫磷(1144mg/kg)染毒大鼠制作肌无力模型,用电刺激频率为20Hz的单纤维肌电图(SSFEMG)检测染毒大鼠平均连续差(MCD)评价其神经肌接头传导功能,检测排肠肌Ca2 -ATP酶、Na ,K -dP酶、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Ca2 /磷脂依赖性蛋白激酶(PKC)和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力,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比目鱼肌中丝氨酸(Ser)、苏氨酸(Thr)和酪氨酸(Tyr)残基的磷酸化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和肌力正常的染毒大鼠相比,肌无力大鼠各指标的变化如下:(1)MCD明显增高;(2)排肠肌Ca2 -ATP醇、Na ,K -ATP酶和PKA活力明显下降,且与MCD呈显著负相关(r=-0.582、-0.713、-0.505,P<0.05);(3)排肠肌PKC和TPK活力明显增高,且与MCD呈显著正相关(r=0.723、0.589,P<0.05);(4)Ser磷酸化程度明显减弱,Tyr磷酸化程度明显增强。结论 OPs引起的神经肌接头传导功能异常可能与Caj -ATP酶和Na ,K -ATP酶活力下降引起的肌肉兴奋性减低,以及Tyr磷酸化增强和Ser磷酸化减弱引起的烟碱样乙配胆碱受体失敏加速、复敏延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环磷酰胺28 d经口染毒对大鼠的免疫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明,许多化学物,对人类都具有免疫毒性。美国环境保护局对化学品免疫毒性评价程序及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在1996年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免疫毒性试验指南;在我国,无论是药品、工业化学品还是农药,其安全性评价程序中并未对免疫毒性评价提出明确的要求,因此,建立与国际接规并适合我国国情的免疫毒性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应用已知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进行试验,旨在建立大鼠28d染毒的免疫毒性模型,为我国免疫毒性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柴枳和胃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纳入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安慰剂组,每组15例。两组分别给予柴枳和胃胶囊和安慰剂柴枳和胃模拟胶囊,两组均饭后口服,5粒/次,3次/d,疗程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单项症状VAS评分、疾病总体评价有效率(7点Likert)、尼平消化不良生存指数(NDI)、焦虑抑郁量表(HAD)、血清胃动素。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应答率高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胃胀、打嗝、腹胀3项症状的消失率均高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7点Likert总体评价应答率高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NDI评分低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柴枳和胃胶囊可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总体疗效较好,这可能与胃动素水平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养胃运脾贴联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胆源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一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58例胆源性腹泻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给予外用我科自产制剂养胃运脾贴贴敷及痛泻要方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 相似文献
15.
鱼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20):67-67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疾病,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大部分是病毒:RSV、流感、副流感、腺及鼻病毒为主,为探讨重庆地区病毒病原学情况以便达到早期快速诊断目的,为防治呼吸道病毒提供有力证据,我科从1990年10月至1992年1月用单克隆抗体(MCAb)共检测11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对其进行了特异性抗原的检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甲基对硫磷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制甲基对硫磷(M1605)单克隆抗体(McAb).方法人工抗原M1605-TTH免疫BALB/C小鼠,用被免疫的脾脏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在融合剂PEG4000作用下融合.经过HAT培养液选择性培养、间接ELISA法筛选和有限稀释克隆后,鉴定该杂交瘤细胞株和McAb.结果获得2株稳定分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G12、H02,其培养液和腹水滴度为1103和1105.进一步研究G12发现,该杂交瘤细胞株的染色体数为99~108,其McAb分类为IgM,该McAb的亲和力常数为1.67×105L/mol,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获得抗M1605的特异性McAb,为建立M1605简便、快速、特异的生物检测方法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舒肝和胃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健康大鼠60只,♂♀各半,体重120~160g,根据体重均衡原则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疏肝和胃大、中、小剂量组6组,复制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观察舒肝和胃胶囊对模型大鼠的胃排空率和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改变。结果:舒肝和胃胶囊1.12g/kg、0.56g/kg剂量组明显降低甲基橙胃残留率,促进大鼠胃排空。舒肝和胃胶囊1.12g/kg剂量组可减轻胃黏膜腺体增生、炎细胞浸润、肠上皮化生;0.56g/kg可减轻胃黏膜腺体增生、肠上皮化生。结论:舒肝和胃胶囊对大鼠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的症状均有改善作用,并有提高胃排空率的作用。提示舒肝和胃胶囊通过对胃黏膜的保护以及提高胃排空率来达到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炎症性肠病,患病率日益升高,其除以反复发作性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为主症外,亦可病损及肺导致肺损害。西医治疗UC尚无特效疗法,且副作用明显,疗效欠佳,而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从肺论治UC可作为一种新思路。故本文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中医及现代医学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认识,其中主要分析肺与大肠在生理、病理、治疗方面的联系,从神经递质、蛋白表达、微生态、血液指标方面探讨UC与肺损害的发病机制。本文认为肺脾气虚、肺肠湿热为UC的主要病机,应以补肺健脾、清热化湿作为治疗大法,旨在为UC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