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雷帕霉素免疫抑制的机理不同于CsA及FK506,在细胞内与FKBP结合,该复合物抑制细胞从Gl期向S期的过渡并抑制某些激酶活性。在动物移植中,雷帕霉素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T细胞激活及增殖,对抗体生成、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内皮细胞的活性及功能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加速排斥反应的发生,并可诱导免疫耐受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2.
例1 男患,22岁。因发烧、出疹10天,神志不清2天入院。患者发烧3天后按麻疹出疹规律,3天全身出疹,退疹一天后突然出现言语不清,神志恍惚,伴喷射状呕吐转我院。查体:T:38.3℃,神志恍惚,面部及胸部可见散在红疹,四肢远端紫绀。颈强三指,病理反射未引出,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入院查肝、肾、心电图、胸片均正常。肥达氏反应(-)。查血白细胞23.6×10~9/L,中性0.83,淋巴0.17。腰穿压力80滴/分,无色透明,蛋白定性(+)葡萄糖2.24mmol/L,氯化物102mmol/L,白细胞17.2×10~6/L。脑脊液、血培养均为四联球菌。药敏试验显示丁胺卡那霉素,新生霉素,羧苄高敏;氨苄中敏;青、链、氯、红霉素耐药。入院后给予大剂量  相似文献   
133.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67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手术经验和临床效果. 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67例.男44例,女23例.年龄23-80岁,平均52岁.肿瘤位于右侧35例,左侧32例;位于肾上极15例,中极29例,下极23例.肿瘤直径1.5~8.0 cm,平均4.64 cm.术前肿瘤分期:T1N0M0 64例,T2N0M0 3例.结果:手术时间为55~253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10~500ml,平均98ml,前10例平均出血152ml,后10例平均出血量仅58ml.术后住院7~12d,平均8d.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2 d.术后随访2~26个月,平均12.1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无切口或操作孔肿瘤种植. 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4.
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左上臂内侧2年前出现一皮下包块,逐渐缓慢增大,睡眠至深夜苏醒时自觉示中指麻木,平时做30个俯卧撑后出现同样症状。查体:左上臂上段内侧皮下可及一1·5 cm×1·5 cm×2·0 cm包块,局部皮肤无色素沉着及静脉曲张,捏持包块未及皮下粘连,包块活动度不大,可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治疗上尿路泌尿上皮癌传统的手术是采用腹部双切口,文中评价应用腹膜后腹腔镜及尿道电切镜行肾输汞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泌尿上皮癌的效果。方法2002年12月至2008年11月,治疗36例上尿路泌尿上皮癌患者,首先采用后腹腔镜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然后应用经尿道电切镜袖套切除输尿管口,经下腹部小切口完整取出肾及全长输尿管。碧果3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1例出现术后出血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20~210min(平均157min),手术后第2~3天拔除引流旨。术后住院8~13d(平均11d)。术后随访3—52个月(平均36个月),4例继发泌尿系统泌尿上皮癌患者,无伤口肿瘤种r直。结论应用后腹腔镜及尿道电切镜行。肾及输尿管全切术,治疗上尿路泌尿上皮癌达到微创,是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6.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276例中21例发生SIRS.对经皮肾镜手术时间、术前有无尿路感染、结石负荷、结石部位、性别、年龄等诸因素与SIRS发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长、术前有尿路感染和结石负荷较大,以及肾结石者,术后SIRS发生率明显增高,而性别、年龄等因素对SIRS发生率无显著影响.结论:由于手术途径及结石等客观因素,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有发生SIRS的可能;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及低压灌注,术后早期诊断治疗,是降低术后SIRS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7.
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40例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和25例经开放治疗的肾上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差别。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9.8±82.9)min和(117.7±70.2)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7.4±104.3)ml和(189.2±223.9)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7±1.6)d和(8.9±4.6)d。其中,后两项的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后腹腔镜组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开放组术中4例发生胸膜损伤,1例出现大出血(出血量>1000ml),术后3例切口愈合不良。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切口美观、病人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肾上腺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8.
PSA、ECT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ECT)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6 7例 (骨转移组 4 4例 ,非骨转移组 2 3例 )前列腺癌病人的PSA、ECT与骨转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ECT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 91.6 7% ,骨显像表现为单个核素浓聚灶的病人 6例 ,仅 2例为前列腺癌骨转移。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的PSA值差异有显著性 (87.2 8μg/Lvs 2 5 .37μg/L ,P <0 .0 1) ;PSA与骨转移的程度正相关 ,PSA <10 μg/L ,骨转移率为 0 ;PSA 10~ 2 0 μg/L ,骨转移率 7.6 9% ;PSA 2 0~ 6 0 μg/L ,骨转移率5 3.33% ;PSA 6 0~ 10 0 μg/L ,骨转移率 91.6 7% ;PSA >10 0 μg/L ,骨转移率 10 0 %。  结论 :ECT骨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有较高的敏感性 ,但对单个转移灶诊断的特异性不高。对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病人 ,PSA <10 μg/L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可能性极小 ;PSA >10 0 μg/L者 ,骨转移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研究血浆内皮素 1(ET 1)在兔不全梗阻性膀胱中的改变及意义。 方法 :1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不全梗阻性膀胱[1 ,2 ] 为实验组 (分梗阻 3周组及梗阻 6周组 )及 10只同龄雄性新西兰白兔无梗阻性膀胱为对照组(分术后 3周组及术后 6周组 )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兔血浆ET 1进行研究。 结果 :实验组血浆ET 1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梗阻 3周组与梗阻 6周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对照组术后 3周组与术后 6周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0 .5 )。 结论 :血浆ET 1的上调与兔膀胱不全梗阻的病理改变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并且可作为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40.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患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权利要求越加强烈,而泌尿科教学常涉及患者的隐私,如处理不当可引发矛盾与冲突.文中剖析了目前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逐一分析了医学生实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力争在尊重患者权利的同时又能满足医学生的求知权利,从而完成医学生向医生的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