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体内X射线荧光技术(in vivoXRF)测量人体骨铅是一种无创伤测量方法。人体骨骼中的铅反映出铅在人体内的长期积累效应,而血铅仅说明近期人体接触铅的情况。本文综述国内外体内X射线荧光技术测量骨铅的研究,探讨体内X射线荧光技术无创伤测量人体骨铅含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患者,男,30岁.体检发现右侧肾上腺占位2个月于2010年11月10日入院.查体:腹软,未触及包块,双肾区无异常隆起,无叩压痛.超声检查:右侧肾上腺区可探及23 mm×24 mm大小的无回声区.CT检查:右侧肾上腺见一椭圆形低密度影,界尚清,大小约20 mm×31 mm,增强扫描不强化.实验室检查:儿茶酚胺、醛固酮、皮质醇等均在正常范围.临床诊断为右侧肾上腺肿瘤.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右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右侧肾上腺囊性肿块,最大径25 mm,完整切除肿块.病理诊断为右侧肾上腺海绵状淋巴管瘤.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嘱定期复查超声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方法:从2000年10月-2001年6月底,对6对夫妇进行6个周期的IVF-ET。采用GnRH-a/FSH/HMG/HCG方案超促排卵,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果:6例接受治疗的妇女中,1例获生化妊娠,2例获临床妊娠,其中1例成功诞生男女双婴,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4.
低剂量磷酸雌二醇氮芥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雌二醇氮芥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有效应用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低剂量磷酸雌二醇氮芥(EMP)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对服用EMP280mg、2次/天及140mg、2次/天不同剂量下85例前列腺癌患者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及肝功损害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种剂量下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在小剂量EMP治疗时,肝功损害的发生显著减少,而胃肠道反应无明显变化。两种剂量对前列腺癌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减少EMP剂量可降低该药肝功损害的发生,而对前列腺癌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 总结分析我科26例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治疗肾肿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后腹腔路径NSS的适应证、治疗方法、并发症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供实践与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T1NoMo、直径为1.7~4.5 cm的局限性肾肿瘤患者26例.经后腹腔镜行NSS,术中阻断肾动脉.用剪刀距肿瘤边缘0.5~1.0 cm的正常组织处切割.用生物蛋白胶、止血纱布及可吸收线缝合创面等方法彻底止血.结果 2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30 (60~160)min、术中出血量50~300 ml、肾动脉阻断时间平均20 min、住院时间10~14 d且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肾功能正常.随访3~15个月,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局部复发与转移.结论 在严格进行病例选择和术者操作熟练的前提下,后腹腔镜NSS效果好、恢复快、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报告微创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9~67岁,平均42.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6d,平均4.3d。取肱骨前正中切口,分别于远、近端做直切口,远端切口解剖桡神经并保护,分离肌肉与骨膜间隙,上臂近端切口后插入塑形后限制钛板,透视下复位骨折满意后固定。结果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率为100%。术后随访1~3个月,平均2.5个月。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为112°±24°。按照Morrey等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18例,良2例,总优良率100%。结论微创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损伤小,不破坏骨折端的血运,有效地防治骨折不愈合,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观察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nia,SAA)患者调节性 T 细胞(Treg 细胞)、Th17及Treg/Th17比值的变化,以探讨其在SAA 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9例SAA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T细胞(Treg细胞)、CD3+CD8-IL-17A+(Th17)及比值的变化并与15名正常对照者相比较。结果:SAA 患者 Treg 细胞(2.15±0.26)%较正常对照(5.61±0.32)%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Th17比率(1.96±0.25)%较正常对照(0.91±0.12)%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Treg/Th17比值(2.88±0.78)较正常对照(6.95±0.75)降低(P<0.01),Treg细胞比率和Th17细胞比率呈负相关(r=-0.7229,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AA患者Treg细胞比例减低和Th1 7细胞比例的增加所致的Treg/Th1 7细胞失衡,在SAA的免疫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后外侧融合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s)合并腰椎退变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 LDD)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间,12例OVCFs(男5例,女7例)合并不同程度LDD的患者,依据患者术前症状、体征结合X线片、CT及MRI进行综合分析,采用一期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椎体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 PLF )+伤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采用JOA评分评估患者腰背痛及下肢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SF-36健康调查评分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定期拍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CT和/或MRI评估患者术后骨折椎体复位、后凸矫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0 min,平均骨水泥注射量5.3ml,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5个月,所有患者腰背痛及患肢神经症状明显缓解,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度术前分别为13. 2±2. 8 mm和29.7°±10.5°,术后分别为21. 8±3. 4 mm和16.2°±8. 4°,椎体后缘高度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均无显著变化;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9. 46±2. 58和21. 52± 3. 55,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 05 ),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椎体高度再丢失、后凸畸形加重及患肢神经症状的复发。患者SF-36健康调查评分术后均有显著提高。1例患者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术后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OVCFs合并LDD,采用PLF+PKP治疗,能够使患者腰背痛及患肢神经症状明显缓解并可早期下地活动、功能锻炼,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