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9篇
  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研究听觉输入对视觉系统中瞳孔控制系统的调节作用 ,将有助于了解听觉系统和瞳孔控制系统这两个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本工作用红外线电视动态瞳孔仪作测量设备 ,对正常青年受试者进行了一系列声 瞳孔反应的实验 ,确定了声刺激能引起瞳孔瞬态扩大反应 ,并初步分析了反应的特点与声刺激参数的关系 ,以及对声 瞳孔反应的可能的联系部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2.
1 病例介绍患者女 ,16岁 ,35 kg。因活动后胸闷、气促 2年 ,加剧 2 0天入院。消瘦外观 ,营养较差 ,气管偏右。轻度发绀 ,呈轻度呼吸困难 ,频率 30次 /min。左侧胸廓较饱满 ,左肺呼吸音明显低下 ,心尖听诊心音右移 ,心率 10 0 bpm,血压 15 /10 k Pa。CT示有纵隔 2 0× 2 0× 18cm块影 ,左肺不张 ,术前 ECG正常 ,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无异常。麻醉处理 ,麻醉前 1/2 h肌注东莨莨碱 0 .2 mg和苯巴比妥钠 0 .0 5 ,建立静脉通道后静脉注安定 8mg、芬太尼 0 .15 mg、氟哌啶 3mg,同时予以面罩吸氧 ,入睡后加表面麻醉下行气管插管 ,手法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53.
罗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两种浓度罗比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气管切开术在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张永赞,王宏梗关键词:气管切开术,气管内插管术,腭裂修复术,麻醉小儿腭裂修复术是一比较精细的手术,以往多数学者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1~3],现今大多数仍沿用此法。笔者于1988年2月~19q4年10月,采用经气管切开全麻...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食管上段癌根治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30例(ASA分级Ⅰ~Ⅱ级)食管上段癌根治手术患者,术毕前30 min采用0.2%罗哌卡因+吗啡60 μg/ml用于PCEA(镇痛组),另选取同期同类手术未行PCEA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术后根据疼痛情况给予肌注止痛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术后镇痛效果及副作用,分别于术后6、12、24、48 h 4个时间点观察.结果术后VAS评分,镇痛组各观察时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24例患者在术后6~24 h时间段内单次或多次接受肌注哌替啶.两组均无嗜睡、镇静过度、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0.2%罗哌卡因+吗啡60 μg/ml用于食管上段癌根治术后PCEA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辅助跟骨外侧动脉定位方法在跟骨骨折患者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跟骨骨折患者24例,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两组均行扩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超声组术前通过多普勒超声确定跟骨外侧动脉体表定位点。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C臂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术前及术后3、12个月行跟骨侧位X线片检查并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比较两组术后1、3、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3、12个月的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超声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12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均升高(P均<0.05);两组术后3、12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3、12个月VAS及术后3、12个月AOF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PLWHA)的病例组合方案,与现行CHS-DRG分组过程进行对比,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成都市2所三甲医院PLWHA病案数据,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筛选分类节点变量,采用决策树模型进行病例分组。使用变异系数(CV)和方差减少量(RIV)对CHS-DRG分组结果和本文模拟分组结果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PLWHA的分类节点包括是否手术、合并症/并发症数量、是否中医治疗、临床分期,共形成5个病例组;CHS-DRG各病例组住院费用CV均<0.8,组间RIV<0.4,模拟所得DRG组住院费用CV均<0.8,组间RIV>0.4,相较于CHS-DRG分组结果,研究模拟所得DRG组的分组效果较好。结论 对于PLWHA患者,现行CHS-DRG分组方案还有待完善,可考虑增加是否中医治疗、临床分期、合并症/并发症数量等因素以提高DRG分组效果。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评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的CHS-DRG分组效果,分析费用结构和异常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变异系数(CV)和方差减少量(RIV)对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成都市2所三甲医院的406例PLWHA患者CHS-DRG分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计算不同病例组的费用和时间消耗指数评价各组医疗效率,以医疗效率较好的病例组为对照,通过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和结构变动度贡献率分析各病例组的费用结构;运用SPSS 17.0构建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异常费用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 PLWHA共分为5个CHS-DRG病例组,各病例组住院费用CV均<1,组间RIV<0.4;除YC13组外,其余病例组费用消耗指数均>1;各病例组药品费所占比重较高,相较于YC13,YC11、YC15、YR11和YR29的结构变动度分别为19.42%、11.82%、11.54%和7.23%;影响PLWHA费用异常的因素为其它诊断个数、手术个数和住院时间倍率。结...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周围型动-门静脉瘘(artery-portal fistula,APF)介入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6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诊治的肝细胞癌合并周围型动-门静脉瘘(artery-portal fistula,APF)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肝动脉化学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根据术中造影显示的分流量选择1~2种栓塞剂,常用的栓塞剂为碘化油、罂粟乙碘油、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1400~2000μm),均用洛铂稀释后化疗灌注,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介入治疗前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51例,中度至重度腹水者30例,门静脉癌栓者41例,治疗后11例患者腹水症状消失,17例患者腹水明显减少。65例(79.3%)患者APF瘘口术后完全消失,11例(13.4%)瘘口部分闭合,15例患者术后继续治疗中发现APF瘘口再次复发,11例患者出现新的APF。52例(63.4%)患者肿瘤明显缩小,19例(23.3%)肿瘤增大,11例(13.4%)肿瘤无明显变化。术前59例甲胎蛋白阳性患者介入治疗后41例甲胎蛋白水平下降。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随访中61例病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4个月。结论对于肝细胞癌合并周围型APF患者,应根据不同分流量选择合理的栓塞剂,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最大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综合措施基础上静脉全身麻醉对鼻内镜手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每组30例。A组为静脉全麻组, B组为吸入全麻组。两组患者诱导气管插管后, A组以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持续泵注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前5 min停药;B组以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 手术结束前5 min停药。两组均行桡动脉置管测压和采血, 综合措施包括:手术开始前15 min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及静脉注射蛇毒类血凝酶1.0单位。观察手术开始前30 min(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90 min(T2)及手术结束后30 min(T3)4个时间点的动脉血气、静脉血乳酸浓度、凝血功能变化。记录2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 与T0比较, T1、T2、T3 3个时间点动脉血气、静脉血乳酸浓度及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综合措施基础上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有助于减少鼻内镜手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