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对疼痛的治疗 经皮电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electricalnervestimulation,TENS)是一种外周神经刺激,自1967年开始成功地用于缓解疼痛的治疗,至今已有40年.其理论基础源于1965年Melza-ck等提出的著名的闸门控制学说。基于当时的实验基础,研究者们认为脊髓背侧角的胶质细胞是通过闸门控制系统工作,这些细胞在传人纤维终止于脊髓背侧角的第一级传入神经元之前起着调节作用。一级传入神经元通过前外侧系统调节大脑对疼痛的辨别和感受。触摸、挤压和振动刺激粗的有髓鞘纤维(如A-α、A-β纤维),后者作用于小的伤害性传人纤维,增强了背侧角神经元细胞终止前的突触前抑制,以减少传入神经元对大脑的刺激,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相反,小直径纤维,包括有髓鞘和无髓鞘(如A-γ和C纤维)则会在以上水平上减弱突触前抑制,从而加重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次(45min)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不同部位治疗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对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按TENS的治疗部位将1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同时刺激偏瘫侧上、下肢组(上下肢组)8例和单独刺激偏瘫侧上肢组(上肢组)6例。2组患者分别接受1次45min的TENS治疗,刺激频率为100Hz,脉宽为200μs,强度为患者最大耐受量。分析双侧上、下肢或双上肢SEP检测过程中N9和N20的波幅及潜伏期,比较同一测试时间点SEP的重复检测信度,并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所得到的SEP结果差异。结果2组患者2次检测的SEP值等级间相关系数(ICC)值为0.9006—1.0000,上肢组优于上下肢组。治疗前、后比较,上下肢组的N9和N20波幅及潜伏期无明显变化,而上肢组N9及N20波幅增高,潜伏期缩短,以N20的改变更为显著。治疗前2组患者SE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以治疗前SEP值为协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后2组患者SE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次45min的TENS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SEP值,单独刺激上肢或同时刺激上下肢均有较高的可重复性,但单独刺激上肢的方法可重复性更高,SEP值的改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自2001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至今已近二十年,但我国大多数康复专业人员对ICF临床应用仍较为模糊.因此,探索ICF中国应用模式并加以推广应...  相似文献   
14.
何文娟  尹伟英  魏妮  谢辉 《中国康复》2021,36(7):387-391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康复训练调节血管再生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行脑缺血再灌注手术造模,24h后挑选神经功能评分2~3分的大鼠和假手术大鼠分为假手术组(8只),康复组(16只)和脑缺血组(24只),康复组每天按计划进行跑步训练,分别于康复训练的第7天、第14天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随机挑选部分大鼠进行取材进行TTC染色、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脑缺血再灌注造成大鼠神经功能损伤,7d和14d的康复训练有效提高了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P<0.05)。此外,脑缺血再灌注诱导了大鼠脑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增加,促进脑中血管微循环的建立;与脑缺血组相比,7d和14d康复训练显著增加了大鼠脑中VEGF与NGF表达(P<0.05),加速了缺血区血管微循环的建立(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于脑缺血再灌注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是增加了VEGF与NGF表达,加速了缺血区血管微循环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次(45min)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穴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条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29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分层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组。治疗组患者接受1次45minTENS治疗,刺激电极放在患侧上肢穴位上,刺激频率为100Hz,脉宽为200μs,强度为患者最大耐受量;安慰组患者接受45min安慰治疗,仪器与治疗组相同,有指示灯闪,但无电流输出。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接受1次SEP检测,并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偏瘫侧与健侧SEP值相比,除N9潜伏期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EP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SEP值N20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次45minTENS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的SEP,推测TENS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可能与TENS增加脑电活动,改善SEP,激活脑细胞的功能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渴通痹颗粒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早期病变神经功能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TZ诱发糖尿病(DM)大鼠模型.分别用不同剂量的消渴通痹颗粒灌胃,并与弥可保相对照,2个月后对照观察各组大鼠红细胞山梨醇(RBCS)、神经热痛阈值、运动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结果:消渴通痹颗粒降低糖尿病大鼠红细胞山梨醇的含量、增加坐骨神经的热痛阈值、加快神经传导速度的综合疗效优于弥可保. 结论:消渴通痹颗粒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多元醇代谢亢进途径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助阳通便汤治疗津亏肠燥气滞证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西安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接诊的120津亏肠燥气滞证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助阳通便汤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果糖。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全结肠通过时间、排便费力程度、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情况,并对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全结肠通过时间(69.51±9.24)h短于对照组(97.73±9.69)h,排便费力程度、排便时间和排便间隔时间结果 [(0.52±0.12)、(0.59±0.08)min、(0.82±0.18)d]都低于对照组[(1.20±0.35)、(1.30±0.37)min、(0.95±0.24)d],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6.53±1.21)低于对照组(7.81±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疗效95.00%(57/60)高于对照组81.67%(49/60)(P0.05);通过随访,观察组复发率1.67%(1/60)低于对照组15%(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津亏肠燥气滞证便秘患者中使用助阳通便汤疗效良好,患者的便秘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腮腺炎,为儿童常见传染病。大部分病例临床经过良好,但部分病例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尤以神经系统损害为常见。现将我院1973~1979年收治病例中,资料较完整的10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助行功能性电刺激(FES)是一种使用低频脉冲电流、按照正常行走模式有序刺激步行相关肌群,以改善行走功能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性高、效果明显的优点,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治疗联合使用。随着助行FES技术的临床广泛应用,规范化使用、同质化治疗则日显突出。本指南是国内助行FES应用领域的专家在已发表的《助行功能性电刺激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旨在引导临床的规范化操作应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燥"是中医学主要病因之一,历代医家对其阴阳属性一直存有异议.笔者通过翻阅资料与认真思考,现就燥的阴阳属性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