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研究哺乳期乳腺脓肿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应用湖南天地人公司的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药敏卡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58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行细菌培养加药敏检测。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菌株,其青霉素耐药率达75.86%。结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首选药物为头孢类,且抗菌药物的选择应以细菌培养结果为指导。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比较3种剂量密集化疗方案其药物的血液和非血液毒副作用。方法:对62例乳腺癌患者分别采用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表阿霉素-紫杉醇的方案剂量密集化疗。结果:3种剂量密集化疗均预防性或保护性使用G-CSF,化疗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大部分为II~III级;其余的副作用多在I~II级之间,可耐受。结论:3种密集化疗方案临床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均在可接受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综合物理治疗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病初期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5~12月收治的155例发病1~2天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49例采用综合物理治疗联合中药(夏枯草口服液内服及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西药组106例采用综合物理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连续治疗2~3天。结果:中药组有效率87.8%,西药组有效率93.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白细胞数降到了(6.7±1.5)×109/L,西药组为(6.4±0.6)×109/L,均低于治疗前(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病初期使用中药联合综合物理治疗可以得到与抗生素相近的疗效,是良好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44.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的治疗历来是临床一大难题,手术治疗后复发率较高,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引流后往往形成瘘管或窦道,经久不愈。本科自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间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了22例脓肿及窦道、瘘管型PCM,患者均获痊愈,随访12.0~18.0个月未见复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探查术治疗乳汁淤积的效果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乳汁淤积患者2 544例进行前瞻性研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1 159例)及对照组(1 385例),研究组采用乳腺导管探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乳腺物理综合治疗(包括乳腺按摩、半导体激光物理治疗、电动吸奶器吸乳、50%硫酸镁局部外敷30 min)。随访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的差异。根据研究组中乳汁淤积的病程、肿块距离乳头的距离以及肿块直径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亚组间治疗效果的差异。复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治疗效果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其中2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3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847例治愈,156例好转,73例有效,65例无效,18例病情进展;对照组441例治愈,312例好转,291例有效,308例无效,33例病情进展,2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5, P<0.001)。2组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6% (169/1 159)比14.0% (194/1 385), χ2=0.17, P=0.680]。亚组分析显示:不同病程组(<2 d组、2~3 d组及>3 d组)以及肿块距离乳头不同距离组(<3 cm组、3~5 cm组及>5 cm组)应用乳腺导管探查术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16.14,P<0.001;Z=198.77, P <0.001)。不同肿块直径组(≤5 cm组和>5 cm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0, P=0.317)。 结论与乳腺物理综合治疗相比,导管探查术可提高乳汁淤积患者的疗效,值得推广。该技术的治疗效果与病程及肿块到乳头的距离有关,与肿块直径无关。  相似文献   
46.
患者,女性,25岁,发现右乳房肿物渐进性增大3年,于2005年4月21日入院,肿块无疼痛,乳房皮肤无红肿,曾自行变软变小,间断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