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观察不同病期、不同组织类型肺癌患血清P53抗体、癌胚抗原水平单独与联合检测的结果,并比较其意义.方法:选择2000-01/2003-04在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开滦医院呼吸科、胸外科、肿瘤科住院的肺癌患76例,男54例,女22例;年龄42~78岁.所有病例均确诊为肺癌,并同意参加此研究.鳞癌33例,腺癌23例,小细胞癌20例.早期肺癌23例,晚期肺癌53例.采用ELISA法检测肺癌患血清P53抗体滴度,经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吸光度值A450,计算P53抗体指数以判定血清P53抗体阴阳性.采用免疫分析仪检测癌胚抗原水平.阳性:P53抗体指数>0.428;癌胚抗原>10μg/L(正常值0~5μg/L).阴性:P53抗体指数<0;癌胚抗原<0.结果:76例肺癌患的血清P53抗体阳性率为49%(37/76).单独检测:①早期肺癌患血清P53抗体阳性率[65%(15/23)]明显高于癌胚抗原阳性率[30%(7/23)](x^2=5.58,P<0.05);晚期肺癌P53抗体阳性率[42%(22/53)]与癌胚抗原阳性率[28%(15/53)]比较,差异无显意义(P>0.05).②鳞癌癌胚抗原阳性率[15%(5/33)]明显低于P53抗体阳性率[48%(16/33)](x^2=8.45,P<0.01).非小细胞癌癌胚抗原阳性率[29%(16/56)]明显低于P53抗体阳性率[54%(30/56)](x^2=7.23,P<0.01).联合检测:在早期肺癌中:P53抗体与癌胚抗原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8%(18/23)明显高于癌胚抗单独检测阳性率(x^2=8.84,P<0.01);晚期肺癌中:P53抗体与癌胚抗原联合检测阳性率为53%(28/53),明显高于癌胚抗原单独检测阳性率(x^2=6.61,P=0.01).结论:P53抗体单独检测肺癌阳性率明显高于癌胚抗原单独检测阳性率;P53抗体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肺癌阳性率明显高于P53抗体或癌胚抗原单独检测;血清P53抗体阳性与肺癌不良的生物学特征有关,也与不良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基因A1 1 6 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入选 1 0 59例开滦集团公司职工 ,并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 (n =1 93)和正常对照组(n =86 6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进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基因A1 1 6 6→C位点的多态性分布检测 ,并测定入选者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  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基因AC基因型频率比正常对照组AC基因型频率高 ( 2 7 4 6 %vs.2 3 4 4% ,P >0 0 5) ,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1 1 6 6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 ( 1 3 73%vs.1 1 84 % ,P >0 0 5) ,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基因A1 1 6 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无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动态监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  15 8例原发高血压 、 期患者 ,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量左室舒张末径 ( L VDd)、左室收缩末径 ( LVSd)、室间隔厚度 ( IVS)及左室后壁厚度 ( PWT) ,根据 Devereux公式计算左室重量 ( LVM)和左室重量指数 ( L VMI)。并于清除降压药物干预后 ,进行无创性血压动态监测 ( ABPM)。应用 SPSS软件对所得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L VMI与 2 4h sbp和 N sbp的水平具有显著性相关 ( r=0 .164 8,P=0 .0 3 9和 r=0 .2 464 ,P=0 .0 0 2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全天和夜间平均收缩压的水平在左室肥厚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高频电刀结合微波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7年6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高频电刀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r(IFN-r)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性功能评价量表(BISF-W)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性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ISF-W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高频电刀结合微波治疗肛周尖锐湿疣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 ,关于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基因多态性分布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2 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可以通过各种参数全面了解血压昼夜变化规律。但目前尚未见ACE基因多态性分布与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关系的报道 ,1999年 1月~2 0 0 0年 12月 ,我院收治Ⅰ、Ⅱ期初诊高血压患者 2 2 2例 ,对其动态血压参数进行测定 ,旨在探讨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高血压组患者 2 2 2例 ,男 2 0 2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6 0 .8± 10 .8)岁。入选标准 …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基因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 (AT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的关系,以及这两种基因多态性对于EH的发病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对740名开滦集团公司职工进行10年的纵向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酶切方法检测ACE基因第16位内含子插入/缺失(I/D)多态性分布及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分布.结果 10年前或10年后EH组的ACE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同期正常血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10年前或10年后EH组的AT1R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同期正常血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10年前或10年后EH组中同时具有DD基因型和AC基因型的频率分布与同期正常血压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10年前或10年后的男性EH亚组中,同时具有DD基因型和AC基因型的频率分布与同期正常血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的I/D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无关,DD基因型和 AC基因型联合作用时对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7.
换瓣术后患一般须根据病情抗凝3~6个月.甚至终身抗凝。如果抗凝治疗用药不当。则会导致血栓形成、栓塞,或因抗凝过度造成出血等抗凝治疗并发症.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危及患生命。  相似文献   
28.
李明  高竟  张婵  常军  聂小成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700-1700,170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99年8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21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病例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包括电凝妊娠包块基部周围子宫壁组织、切开包块、取出胚胎组织、缝合创口。结果:21例全部治疗成功,手术时间35-75min,平均51min。术中出血10-50ml,平均19ml,术后住院3-5d,术后2周HOG全部正常。14例要求生育者11例官内妊娠。结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型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用PCR方法分别检测1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CEG,并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径(DLVd)、室间隔厚度(IVS)及左室后壁厚度(PWT),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室重量(LVM)^「1」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LVMI=LVM/体表面积)。结果 各基因型组中,Ⅱ型的LVMI为(117.26gⅡ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