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导管补偿模式(TC)下,达到拔出气管插管指证的患者,实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对其拔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 5月-2017. 9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二区住院治疗的45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ATC组(25例)和PSV组(20例),根据指南治疗后病情稳定,并达到拔管指证。ATC组采用自动导管补偿模式,PSV组应用低水平压力(PS 8cmH_2O),各自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 1h,结束后,检测并记录以下通气参数:潮气量(V_T)、气道峰压(PI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_2)、气道闭合压(P0. 1)、最大吸气压(Pimax)和呼吸浅快指数(RSBI),比较两组患者各呼吸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ATC组患者的P0. 1、Pimax、RSBI和RR高于PSV组,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而PIP、V_T和SaO_2与PSV组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对于预拔管的呼吸衰竭患者,采用ATC法进行自主呼吸试验时,较应用低水平PSV试验通气模式拔管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比较针药并用法与西药卡马西平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8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头针、华佗夹脊穴盘龙刺、中药汤剂,对照组采用口服卡马西平,治疗28 d后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81.0%.经统计学处理,治疗后组间VAS评分 降低程度比较,治疗组明显的优级(P<0.05).[结论] 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丘脑痛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卡马西平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3.
高淑红主任认为,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多为饮食不当、情志不舒和正气亏虚等,其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病情顽固者责之体虚与痰湿,体虚难以驱邪速愈,湿性黏滞,病情辗转难愈。且呃逆日久,久病入络,临证需辨证施治,久病需考虑祛瘀活血之法,针药并用,以求速愈。  相似文献   
54.
流行病学和病理研究证据表明,胚胎发育期间母体高脂血症增加了后代成年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在子宫、胎盘和胎儿暴露于来自母亲的高胆固醇、脂质入侵、氧化应激、炎症和免疫反应等信号,胎儿对这些反应可能导致表观遗传的改变,使其在成年后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55.
液基细胞学检查与宫颈巴氏涂片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 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用于宫颈癌筛查与宫颈巴氏涂片相比的优越性。方法 :将门诊以宫颈疾病就诊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 2 5 72例 ,用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初筛 ,对照组 1 2 0 8例 ,用宫颈巴氏涂片初筛。结果 :Thinprep液基细胞学的 L SIL以上病变检出率比宫颈巴氏涂片增加了 81 .5 7% ,L SIL、 HSIL的检出率分别增加了 75 .1 3%、1 1 0 .86%。液基细胞学、宫颈巴氏涂片与病理学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84.69%、61 .33%。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是细胞学领域的重大进步 ,大大提高了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6.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高淑红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清阳不升"是该病的主要病机,结合经筋理论,提出了以"柔筋通经,升阳止晕"为主要原则的针刺治疗方法,取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经穴风池、完骨、天柱、上星、百会配合颈部足太阳经经筋排刺的针刺方法,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57.
分析急性脑卒中病变性质、部位与心肌酶谱变化的关系,并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①于2000—11/2003—02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6例,纳入急性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108例,脑梗死患者72例,脑出血患者36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随机将脑卒中后心脏损伤患者108例分为2组:针刺观察组和针刺对照组,每组54例。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人为健康对照组,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②两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刮台针刺治疗,针刺观察组以“醒脑开窍、清心通络”针刺为法,取穴以阴经穴、督脉穴为手,取穴:内关、人中、人迎、三阴交、风池、极泉、尺泽、合谷、委中。且针刺操作严格遵循手法量学标准进行;针刺对照组沿用传统“风取三阳”、“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取穴:神门、通里、膊中、间使、血海、肩髑、曲池、环跳、阳陵泉、昆仑,随证补泻。两组均从入院当天至第7天进行针刺干预,1次/d,施术后留针30rain。③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针刺观察组、针刺对照组新发病及治疗1周后及健康对照组的肌酸肌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活力。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脑卒中后心脏损伤患者108例和健康者5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出血患者心肌酶活力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心肌酶谱中仅肌酸激酶活力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出血患者肌酸肌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活力明显高于脑梗死患者(P〈0.01)。②左侧基底核、丘脑卒中患者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活力明显高于右侧(P〈0.01);脑干卒中患者的肌酸肌酶及其同工酶活力明屉高于除右侧基底核、丘脑外的其他部位(P〈0.01)。④治疗前针刺观察组和针刺对照组心肌酶活力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针刺观察组治疗1周后心肌酶活力明显低于治疗前和针刺对照组治疗1周后(P〈0.05.0.01),针刺对照组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仅肌酸激酶同工酶活力下降(P〈0.01)。结论:①急性脑卒中可导致心肌酶谱异常。脑出血患者心肌损伤程度较脑梗死患者严重,脑干及左侧基底核、丘脑的卒中易导致心肌损伤。②针刺对急性脑卒中引发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以“醒脑开窍,清心通络”为原则,取穴以阴经穴、督脉穴为主的的针刺方法作用效果优于以传统“风取三阳”,“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为指导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意识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伴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意识清醒时间为(5.64±3.96)小时,与对照组(8.35±3.72)小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有机磷农药中毒伴意识障碍患者有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病变性质、部位与心肌酶谱变化的关系,并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①于2000-11/2003-02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6例,纳入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108例,脑梗死患者72例,脑出血患者36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随机将脑卒中后心脏损伤患者108例分为2组:针刺观察组和针刺对照组,每组54例。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人为健康对照组,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②两组在常规治疗同时配合针刺治疗,针刺观察组以“醒脑开窍、清心通络”针刺为法,取穴以阴经穴、督脉穴为主,取穴:内关、人中、人迎、三阴交、风池、极泉、尺泽、合谷、委中。且针刺操作严格遵循手法量学标准进行;针刺对照组沿用传统“风取三阳”、“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取穴:神门、通里、膻中、间使、血海、肩、曲池、环跳、阳陵泉、昆仑,随证补泻。两组均从入院当天至第7天进行针刺干预,1次/d,施术后留针30min。③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针刺观察组、针刺对照组新发病及治疗1周后及健康对照组的肌酸肌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活力。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脑卒中后心脏损伤患者108例和健康者5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出血患者心肌酶活力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心肌酶谱中仅肌酸激酶活力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出血患者肌酸肌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活力明显高于脑梗死患者(P<0.01)。②左侧基底核、丘脑卒中患者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活力明显高于右侧(P<0.01);脑干卒中患者的肌酸肌酶及其同工酶活力明显高于除右侧基底核、丘脑外的其他部位(P<0.01)。③治疗前针刺观察组和针刺对照组心肌酶活力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针刺观察组治疗1周后心肌酶活力明显低于治疗前和针刺对照组治疗1周后(P<0.05,0.01),针刺对照组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仅肌酸激酶同工酶活力下降(P<0.01)。结论:①急性脑卒中可导致心肌酶谱异常,脑出血患者心肌损伤程度较脑梗死患者严重,脑干及左侧基底核、丘脑的卒中易导致心肌损伤。②针刺对急性脑卒中引发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以“醒脑开窍、清心通络”为原则,取穴以阴经穴、督脉穴为主的的针刺方法作用效果优于以传统“风取三阳”、“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为指导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冠心病ATP结合盒转运体Gl(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1,ABCG1)基因启动子区rs1378577位点A/C多态性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156例冠心病患者ABCG1基因启动子区rs1378577位点的基因型,依据基因型分为AA组、AC组和CC组,血管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细胞ABCG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AA组ABCG1 mRNA/GAPDH比值(0.278±0.009)相比,AC组比值(0.255±0.010)降低(P0.01),CC组比值(0.257±0.008)降低(P0.01)。与AA组(11.115±0.283)%相比,AC组(9.018±0.233)%降低(P0.01),CC组(8.976±0.301)%降低(P0.01)。ABCG1 mRNA/GAPDH比值与FMD相关性分析,AA组呈正相关(r=0.953,P0.01),AC组呈正相关(r=0.867,P0.01),CC组呈正相关(r=0.813,P0.01)。结论AA基因型相比,冠心病患者ABCG1基因启动子区rs1378577位点AC和CC基因型其血管内皮功能下降,与ABCG1mRNA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