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3篇 |
免费 | 70篇 |
国内免费 | 7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29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170篇 |
内科学 | 161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10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24篇 |
综合类 | 350篇 |
预防医学 | 100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11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01篇 |
肿瘤学 | 3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7篇 |
1978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23.
24.
为何脾肾分流加断流联合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较为合理的术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除肝移植外,当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的外科治疗主要是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传统分流术的远期止血效果好,但其过度降低了自由门静脉压(FPP),减少了门静脉向肝血流,从而使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高;而断流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干扰轻,但术后易形成新的门奇间侧支,加之断流术可加重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故存在术后再出血率高的弊端。 相似文献
25.
大隐静脉曲张传统手术与激光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比研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和激光治疗的疗效。研究组32例采用血管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主干及小腿曲张血管;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程度亦明显轻于对照组。提示大隐静脉曲张血管腔内激光治疗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微创、无疤,无痛等优点。 相似文献
26.
肝癌患者RFA治疗前后血清中TNF和AFP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经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 (RFA)治疗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甲胎蛋白 (AFP)的变化及其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相关性,以监测RFA治疗PHC的疗效。方法 检测 1 1 2例PHC患者RFA治疗后血清中TNF和AFP的改变,并与健康对照组 2 0例比较,分析其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PHC患者治疗前血清TNF和AF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 1周,血清TNF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而AFP下降明显 (P< 0. 0 1 );治疗后 2周,血清TNF下降明显 (P< 0. 0 1 ),但仍高于对照组 (P < 0. 0 1 ),AFP降至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血清TNF与AFP水平变化无相关性 (r= 0. 1 9 5, P>0. 0 5 )。RFA治疗PHC近期效果明显。结论 原发性肝癌RFA治疗后血清中TNF及AFP水平下降,提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并有助于判断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27.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总结胰腺癌临床诊治中的问题,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08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首发症状、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308例患者中,首发症状中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占74.4%,黄疸占23.7%。术前影像学检查阳性率分别为CT88.9%,MRCP85.7%,B超84.4%,ERCP82.1%。根治性切除率18.8%,其中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8%,胰体尾癌行联合脏器切除24.4%。术后发生胰瘘4例(1.5%),经药物治疗后痊愈。手术死亡4例(1.5%),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临床上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低,对高危可疑患者应联合应用影像学,肿瘤标志物,穿刺.剖腹探查等方法才能提高诊断率。明确诊断后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8.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临床常见的肾脏遗传病之一,目前已发现引起成人ADPKD的基因至少有PKD1和PKD2两种,其中约85%的患者由PKD1基因突变引起。本研究以67例患者PKD1基因单拷贝区的检测为基础,结合PKD1突变检测的所有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 研究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cor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HCASMC)分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的影响.方法 一期:培养HCASMC,至第5~7代时,分别加入10 μg/L和0 μg/L的IL-6,0 μg/L组设为对照组,均分别孵育2,4,8,24,36 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上清.二期:采用不同浓度的IL-6(0,5,10,50 μg/L)(0 μg/L组设为对照组)刺激HCASMC 6 h后分别收集细胞和细胞培养液上清.应用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内PAPP-A的表达量.结果 一期,PAPP-A的表达量在2 h时开始增加,4,8,24 h和36 h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4 h:P=0.008;8 h:P=0.007;24 h:P=0.023;36 h:P=0.017),并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二期,在实验剂量范围内,随IL-6剂量增加,PAPP-A的表达量不断升高,其中10 μg/L和50 μg/L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 μg/L:P=0.015;50 μg/L:P<0.001).结论 IL-6可使HCASMC表达不稳定斑块标记物PAPP-A的升高,说明炎症可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