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9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63篇
内科学   152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639篇
预防医学   19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58篇
  2篇
中国医学   246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围术期细胞因子的变化一般认为是由手术应激反应、心肺转流、脓毒血症所致。手术创伤、应激等因素引起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和释放过多,破坏促炎症和抗炎症细胞因子的平衡,可导致术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甚至更为严重的并发症。手术后入住ICU的老年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是健康恢复的关键,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术后应用镇静药物对维持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减轻患者的不利的应激反映是否有作用还没有定论。本研究拟探讨应用异丙酚镇静对胃癌手术术后病人细胞因子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制定以齐墩果酸(OA)为主要功效成分、葡萄籽油为溶媒制备的葡萄软胶囊的质量标准,并对制剂的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SUPELCOSILtmLC-18(250mm×4.6mm,5μm)柱为色谱柱,甲醇:水(86:14)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5nm,测定葡萄软胶囊中OA的含量。采用加速试验初步观察制剂稳定性。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OA的线性范围为0.0648~0.3240μg/ml,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7%,标准偏差(RSD)为1.82%;贮存0、1、2、3个月后,葡萄软胶囊中OA平均含量分别为18.69、18.36、18.83、18.22mg/粒,RSD为1.53%。结论:以葡萄皮渣提取物为原料和葡萄籽油为溶媒制备的软胶囊处方设计合理,制剂性质稳定,功效成分OA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可靠、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3.
目的:观察琐琐葡萄三萜类成分总三萜(VTT)和齐墩果酸(OA)在体外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阐明维药琐琐葡萄抗病毒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充分利用新疆葡萄的资源优势开发出安全、价廉、有效的抗病毒民族新药奠定基础。方法: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卡介苗(BCG)整体致敏,脂多糖(LPS)离体攻击法建立大鼠原代肝细胞免疫损伤模型,模型组肝细胞分别加入DMEM培养液配制的200μg/ml二甲基亚砜溶液(DMSO),5、10、20μg/ml联苯双酯(DDB)溶液,5、20、80~g/mlVTT溶液或OA溶液,测定并比较不同培养时间(S、6、12、24h)各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正常大鼠肝细胞上清ALT、AST和NO基本未见改变,BCG+LPS损伤后大鼠肝细胞上清ALT、AST和NO在6、12和24h较正常大鼠明显升高(P〈0.01),而VTT和0A(5、20、80pg/m1)均可程度不同地使升高的ALT、AST和N0明显下降(P〈0.01)。琐琐葡萄三萜类成分VTT和OA的以上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物DDB相似。结论:琐琐葡萄三萜类成分VTT和OA在体外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4.
张琳  马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11):1236-1238
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飞速发展,近20年各国科学家们对日常使用的天然植物的生物学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们试图寻找天然植物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希望其能在临床上成为攻克疾病的药物或成为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保健食品。葡萄的医疗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现已从葡萄中分离出白藜芦醇、齐墩果酸、花青素等活性成分,各国科学家对其生物学活性和药理学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最新进展资料的基础上对近年葡萄属植物提取物的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5.
单肺通气时呼吸参数改变对呼吸力学及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单肺通气(OLV)时呼吸参数改变对呼吸力学、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择期需单肺通气开胸手术病人,ASA I~Ⅱ级,麻醉诱导后双腔支气管插管,所有病人均先采用潮气量10 mL/kg,呼吸频率12次/min双肺通气30分钟后转为单肺通气,OLV期间在保持分钟通气量不变的情况下,随机分为3组:小潮气量快频率组,常规潮气量组(B组),大潮气量慢频率组(C组),每组病人分别于OLV前,OLV后30 min、OLV后60 min、OLV后120 min(分别称为T1、T2、T3、T4)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同时监测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Raw).结果 OLV后各组间PO2差异无显著性.单肺通气后C组Ppeak及Raw值最大、显著高于A、B组(P<0.05),与T1相比较显著增高P<0.05,OLV后C组PaCO2低于A、B组(P<0.05).OLV后A组Ppeak及Raw最小,但OLV后A组PaCO2比其它两组显著升高(P<0.05),并且随单肺通气时间延长PaCO2还有升高趋势.OLV后B组Raw高于A组(P<0.05),但B组Raw保持在20 cmH2O·L-1s-1左右的正常水平,Ppeak为22.00 cmH2O左右,OLV后B组获得较好的通气效果,PaO2、SpO2、及PaCO2均较满意.结论 单肺通气时采用常规潮气量组(VT=10 mL/kg,f=12次/min)对血气的影响相对其它两组小,Ppeak及Raw保持在合理水平,是较为合适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26.
127.
为证实血脂康的调脂作用,我们于1997年8月至1998年5月对46例老年高脂血症病人应用血脂康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总结如下。 一、病例和方法 1.病例选择 按照总胆固醇(TC)>5.7mmol/L,甘油三脂(TG)>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mmol/L,诊断标准病例共4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4洌,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28.
益肾化瘀通闭汤治疗前列腺增生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人的常见病 ,病程长 ,缠绵难愈 ,其临床症状的性质为虚实夹杂 ,笔者采用自拟益肾化瘀通闭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病 35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35例均为 1985年 6月~ 1996年 5月门诊老年男性病人 ;年龄最小 5 8岁 ,最大 87岁 ;病程最短为 1年 ,最长约 30年以上。其中有 18人次合并有冠心病 ,17人次合并有高血压病 ,12人次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史 (其中 3人兼有肺心病 ) ,全部病人均经B超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病。2 治疗方法均采用自拟益肾化瘀通闭汤加减煎服。基本方 :黄芪 30g ,党参、熟地各 2 0g ,肉…  相似文献   
129.
眩晕是临床内科常见症状,通常用扩血管药物治疗,但部分患者治疗疗效不佳。我院使用盐酸倍他司汀合用西比灵治疗眩晕6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0.
慢性肺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病,病程长,进行性加重,目前尚无法治愈,只能临床缓解,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我科近2年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以来,通过对32例老年肺心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可以避免或预防肺心病急性加重,达到减少肺心病人住院次数和时间,延缓肺心病的进展,对提高病人与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稳定情绪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