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8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24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23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316篇
内科学   319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127篇
外科学   237篇
综合类   910篇
预防医学   347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330篇
  2篇
中国医学   364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规则化位移场的弹性减影成像方法,探讨其在消融损伤成像监控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分别进行有限元仿真和离体实验研究,对压缩量不同情况下的位移场进行规整化和减影处理,处理后的位移场在深度方向进行微分获得弹性减影图像。结果仿真和离体实验数据显示,在消融治疗中,基于规则化位移场的弹性减影成像在压缩量变化的情况下,可获得效果较好的弹性图像,比传统弹性成像更好地反映了损伤区域的情况。结论基于规则化位移场的弹性减影成像方法实现压缩量不同情况下的弹性减影成像,优于传统弹性成像方法,可以用于消融治疗的损伤监控。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经济、高效地培养恒河猴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MDM)的方法。方法:用肝素钠抗凝管采集健康成年中国恒河猴(Macaca mulatta)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同时用无抗凝剂采血管采集同一只猴外周血,自凝后分离血清。将猴PBMCs置于CELLBIND Surface的96孔(0.8×106个细胞/孔)或48孔培养板(3×106个细胞/孔)中,用含不同百分比的猴自体血清或胎牛血清(fetal calf serum,FCS)的RPMI 1640培养液培养24h后洗弃未贴壁细胞,加入含有猴自体血清或FCS的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7天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分化良好的猴单核巨噬细胞贴壁能力强,占据板底大部分区域。胞体形态多样,多数呈长梭形。用巨噬细胞标记受体(CD14)抗体染色判断细胞纯度。并用细菌内毒素(LPS)刺激分化的巨噬细胞,检测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此外,用猴艾滋病毒(SIVmac17E-Br、SIVmac251)和人-猴嵌合体艾滋病毒(SHIV KU-1)感染分化良好的猴巨噬细胞,检测病毒在猴巨噬细胞中的复制。结果:在含2%猴自体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条件下,大多数(>85%)猴单核细胞能在24h内贴壁,体外分化5-7天后,猴巨噬细胞纯度大于96%。相比而言,含较高浓度(4%,8%或10%)猴自体血清或FCS的RPMI 1640 培养基对猴单核细胞的贴壁和分化作用较差。分化良好的猴巨噬细胞对LPS刺激敏感,可产生多种巨噬细胞炎性因子。此外,这些细胞对SIV或SHIV均易感,产生感染性病毒。结论:含2%猴自体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适于原代猴单核细胞的贴壁和分化。该方法简单、花费少,无需生长因子,且分化效果好,是培养猴艾滋病毒及开展相关免疫学实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对IL-2、IL-6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59例急性胰腺炎患儿使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组患儿给予肠内营养联合奥曲肽2.5μg/kg静脉滴注,治疗结束后比较临床疗效及患儿的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液淀粉酶和尿液淀粉酶恢复时间,测定血清中IL-2和IL-6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与对照组(75.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4,P〈O.05);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和血、尿液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明显下降(P〈O.05),IL-2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IL-6水平的变化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肠内营养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胰腺炎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在低剂量CT扫描条件下儿童蜗神经孔发育不良的CT诊断。方法蜗神经孔发育不良患儿35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3个月~12岁,中位年龄6岁。在低剂量CT扫描的条件下观察35例(48耳)感音性神经耳聋患儿蜗神经孔横径.探讨蜗神经孔发育不良的CT特征。结果诊断蜗神经孔狭窄23例31耳,轴位孔径最大1.4mm,最小O.5mm。双侧8例.单侧15例:其中左侧9例,右侧6例。蜗神经孔封闭12例17耳,双侧5例,单侧7例;其中左侧3例.右侧4例。30耳内听道狭窄,约占63%。结论儿童蜗神经孔发育不良的CT表现为蜗神经孔狭窄或封闭.低剂量螺旋CT扫描是蜗神经孔发育不良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探讨改良骶髂关节MR扫描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炎症活动期、稳定期的区分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28例,分别给予常规与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比较常规与改良MR对骨质异常、强直性脊柱炎病变程度以及炎症活动期与稳定期的检出率。结果改良MR诊断的关节面侵蚀、关节软骨肿胀和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RAS分级显著高于常规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997,P=0.046);常规MR敏感度为55%,特异度100%,改良MR敏感度100%,特异度94%,改良MR诊断敏感度显著高于常规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骶髂关节MR扫描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能力,有利于区分炎症活动期、稳定期,值得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初步探讨制备温敏性壳聚糖/甘油磷酸钠载胰岛素凝胶系统.方法:应用壳聚糖与甘油磷酸钠制备具有温敏性的载有胰岛素的凝胶体系,从凝胶体系的pH值、粘度测定、胶凝时间研究不同配比、不同pH值对壳聚糖/甘油磷酸钠(CS/β-GP) 体系凝胶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壳聚糖凝胶在室温(25℃)下呈液态,56% 甘油磷酸钠(β-GP)与3%壳聚糖(CS)在pH值6.8-7.2,37℃下凝胶化时间(GT) 从1h缩短到8-12min,凝胶形态良好,并且在负载胰岛素溶液后C/GP凝胶形态未受影响.结论:一定配比CS/GPS 体系在37℃具有快速凝胶化性能,在加入胰岛素后并未改变其温敏特性,为后续的温敏性壳聚糖/甘油磷酸钠载胰岛素凝胶系统的体外释药实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危险诱因。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并发症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测定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hs-CRP、收缩压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hs-CRP、糖尿病病程、餐前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收缩压这5个指标数值的增高对脑血管病变的影响最大,均为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hs-CRP、糖尿病病程、餐前空腹血糖、高胆固醇、收缩压数值的增加均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重视对其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4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20例(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西酞普兰组22例(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和6周分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6周,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西酞普兰组的HAMD总分分别从治疗前(23.06±2.22)分和(22.78 ±2.03)分降至(7.76 ±2.98)分和(7.90±3.11)分;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0.0%和77.3%(x2=0.046,P=0.830),痊愈率分别为50.0%和45.5%(x2=1.828,P=0.176).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抗抑郁疗效相同,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首次血清预先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水平对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 方法 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首次行131I治疗的113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81例,年龄15~68(44.85±12.01)岁。将患者分为无远处转移(M0)组和远处转移(M1)组。所有患者在未服或停服左旋甲状腺素4周后,行甲状腺功能与抗体水平等检测,行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Rx-WBS)和局部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对比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2组之间ps-Tg水平的差异;非参数法建立ps-Tg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最佳诊断界值点(DCP)。 结果 M0组(85例)与M1组(28例)的病理类型、颈部淋巴转移情况及131I治疗剂量均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8、12.588、12.581,P=0.003、0.003、0.002);而性别、年龄、肿瘤分期、手术至首次检测ps-Tg的时间、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ps-Tg水平的M(P25~P75)分别为1.95(0.70~6.98) ng/mL和95.05(6.98~278.47) ng/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17.5,P=0.000)。ps-Tg水平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0.713~0.936),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1.4%、91.8% 和86.7%,DCP为28.80 ng/mL。 结论 DTC术后首次血清ps-Tg水平对预测DTC远处转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