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3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3篇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空腹血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组成改变.方法 采用社区人群整群抽样、病例对照方法,筛选出高血压患者109例,其中肥胖患者70例,非肥胖患者39例,并以饮食习惯相近的123例血压正常个体(其中肥胖个体66例,非肥胖者57人)为对照,用高效液相色谱直接衍生化法检测空腹血清各种FFA浓度,放免法测定胰岛素水平.结果 (1)与血压正常个体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游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水平降低(P=0.004),饱和脂肪酸(SFA)水平有增高趋势(P=0.06),P/S比值降低(P=0.000);血清PUFA中,n3 PUFA水平降低[(高血压组95.8±39.6 vs正常组122.0±33.4)μmol/L,P=0.000],n6 PUFA水平有降低趋势(P=0.124);前者主要是DHA水平(22:6n3)降低所致[分别为(高血压组64.7±39.2 vs正常组94.2±31.3)μmol/L,P=0.000],EPA(20:5n3)水平无明显变化,而α-亚麻酸水平(18:3n3)则升高(分别为高血压组21.2±7.2 vs正常组17.5±7.6)μmol/L,P=0.000],后者的亚油酸(18:2n6)水平有降低趋势(P=0.052)而AA(20:4n6)水平无明显变化.(2)与非高血压者相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22:6/C20:5比值(n-3 △6去饱和酶活性指数)降低(P=0.002),C20:5/C18:3比值(n-3△5、△6去饱和酶活性指数)有降低趋势(P=0.065).(3)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n-3 PUFA水平与舒张压水平独立负相关.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空腹血游离脂肪酸组成改变,表现为PUFA(主要是n3类)水平降低和P/S比值降低;这种改变提示α-亚麻酸向DHA的(22:6n3)生物转化缺陷与n-3 △6去饱和酶活性降低有关;这种改变与舒张压水平的升高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人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分化过程中MaxiK通道α-亚单位的表达.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男性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经培养后分化为巨噬细胞,并通过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建立人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采用RT-PCR、蛋白质印迹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MaxiK 通道α-亚单位的表达.结果巨噬细胞同30 mg/L OxLDL孵育60 h后,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及胆固醇酯(CE)显著增加,并且CE/TC从(14.437±6.781)%提高到(57.946±3.507)%.同时,MaxiK通道α-亚单位表达被下调,但同巨噬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同30 mg/L OxLDL孵育60 h后可分化为泡沫细胞,但MaxiK 通道α-亚单位的表达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以及外周血CD34 细胞的动态改变,探讨其在心肌梗死(心梗)中的作用。方法采集急性心梗患者发病第1、3、7、10、14天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心梗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血VEGF和SDF-1的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梗患者第1、7、14天外周血CD34 细胞的水平。同时对心梗患者进行心肌酶、肌钙蛋白、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等常规检查。结果(1)心梗后第7天外周血CD34 细胞(个/μl)明显增高(2.35±0.72vs1.48±0.49,P<0.05);(2)心梗后血VEGF(pg/ml)明显升高,于第14天达到高峰(197.56±39.87vs53.79±18.12,P<0.01);(3)心梗第1天血SDF-1(pg/ml)明显降低(1683.12±224.79vs2178.67±265.34,P<0.01),以后渐恢复至与对照组相同水平;(4)心梗第7天VEGF水平与外周血CD34 细胞高峰值之间有明显相关性;(5)VEGF高峰值与CK-MB高峰值和肌钙蛋白I之间均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心肌梗死本身即可动员干细胞至外周血;心梗后VEGF明显升高至少可持续2周以上,SDF-1短暂降低;两者的动态变化可能与干细胞动员及促使更多干细胞归巢至损伤心肌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采用蛋白质学方法研究芪苈强心(QLQX)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将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分为心衰模型组、QLQX(1.0g/kg.d-1)胶囊组、假手术组。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4周后,差速离心法提取心肌线粒体,双向电泳法分离差异表达的蛋白,凝胶银染后酶切差异蛋白点进行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分析,通过Mascot软件在数据库检索。结果共鉴定出11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表达上调的有NADH氧化还原酶、ATP合成酶、苹果酸脱氢酶、长链乙酰辅酶A脱氢酶、缩醛酶、肌酸激酶、58 kDa钙调蛋白;表达下调的蛋白有乳酸脱氢酶B、烯醇酶、αB2Crystallin和热休克蛋白27。结论 QLQX胶囊能够部分纠正衰竭心肌线粒体有关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相关酶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5.
目的对比观察芪苈强心(QLQX)胶囊和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心室重塑及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饲养4周的44只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心衰模型大鼠分成5组:心衰模型组、QLQX胶囊低剂量(0.25 g/kg.d)组、QLQX胶囊高剂量(1.0 g/kg.d)组、美托洛尔(10 mg/kg.d)组、假手术组。灌胃给药,1/日,连续4周后,测心率及超声心动测定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计算全心质量指数(HW/BW),酶免法测定脑钠肽(BNP)。结果与心衰模型组相比,高剂量QLQX胶囊组和美托洛尔组均可显著性缩小LVESD、LVEDD,升高LVEF、LVFS,(P0.05);高剂量QLQX胶囊组与心力衰竭模型组相比HW/BW和BNP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高剂量QLQX胶囊与美托洛尔一样均能改善心衰大鼠的左室功能,并在短期内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肺气肿合并肺纤维化(CPFE)淋巴细胞亚型的分布和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NP)水平及纤维化程度,探讨其炎症反应、免疫状态与肺纤维化(PF)的关系。方法:对2005-03/2007-0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CPFE、25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19例对照进行如下检测:光镜下观察肺活检标本的病理改变;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炎细胞计数和分类;流式细胞术(FCM)检测BALF中T淋巴细胞亚型;放射免疫法检测BALF和血清PⅢNP水平。结果:活检病理结果发现,IPF组纤维化率高于CPFE组(P0.01),但两组纤维化率与是否吸烟均不相关(P0.05);BALF炎细胞分类结果显示CPFE组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比例均高于IPF组和对照组(P0.05,P0.01);FCM检测BALF发现CPFE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IPF组和对照组(P0.05);CPFE组和IPF组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三组之间CD4+的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CPFE组与IPF组血清PIIINP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CPFE组血清PIIINP检测值显著低于IPF组(P0.01)。BALF与血清PIIINP水平呈正相关(γ=0.82)。结论:CPFE的PF病变具有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香烟烟雾刺激可能并非其直接或主要致纤维化因素;CPFE肺组织局部具有较IPF和对照明显且以CD8+T淋巴细胞增高为主的炎性反应,抗淋巴细胞炎症和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病情;血清PⅢNP可用作早期发现CPFE和监测PF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27.
刘平  刘昱  韩克  吴格如  马爱群 《医学争鸣》2007,28(14):1320-1322
目的:研究心得力(Xindly)对阿霉素(ADR)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及衰竭心肌线粒体的影响,部分探讨其治疗心肌病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DR心肌病心衰模型组(含安慰剂组,达爽组和心得力 达爽组).药物干预4 wk后用Hp Sonos 2500型多功能超声检查仪无创检测各组大鼠心脏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用透射电镜(H-600)及医学图像分析软件计量心肌线粒体面积(Area),线粒体积分光密度(IOD),线粒体周长(Margination),线粒体直径(Diameter),线粒体平均面积(Per Area).结果:①心得力 达爽组心功能较安慰剂组改善,左室收缩末内径较达爽组改善(P<0.05).②心得力 达爽组心肌细胞线粒体Per Area,Margination,IOD均好于安慰剂组与达爽组(P<0.05).结论:心得力 达爽治疗心肌病有疗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患者运用腰大池持续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进行诊治的30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不包括需要开颅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44例患者仅进行常规的降低颅内压治疗,观察组的160例患者在常规进行颅内压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SF-36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SF-36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临床效果较好,对患者的创伤小,能够有效的改善预后,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9.
培养心肌细胞牵张刺激装置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 方法 牵张刺激装置的制作如模式图 1.制作实验模型采用材料为有机玻璃板、2 4孔培养板、硅胶膜 (厚度 0 .2 2 μm) .硅胶膜从平面圆形变为球形时 ,面积扩大的百分比 =(S球 -S园 ) /S园 ,其中S球 =AD2 ,S园 =r2 ,而AD2 =h2 +r2 ,其中r为孔的半径 ,h为膜升高的高度图 2 .通过控制h的大小 ,可控制膜被牵拉的强度 .本实验采用使膜面积扩大 2 0 %的强度 ,故h =4mm[1] .参照Kassiri等[2 ,3 ] 方法进行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 .生长有贴壁心肌细胞的 2 4孔板被固定于牵张装置 ,缓慢充气使硅胶膜向上凸起 4mm ,分别维持…  相似文献   
30.
赵庆斌  刘艳  祝家庆  马爱群 《医学争鸣》2003,24(17):1601-1602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 (GP)IαC80 7T基因多态性与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危险性之间相关性 .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 ,包括 10 0例心肌梗死患者及 110例具有相同民族的对照人群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聚酶链式反应对GPIαC80 7T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 .结果 :在年龄小于 6 0岁的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GPIαT80 7为其一独立的危险因素 (OR值 =2 .4 9,P <0 .0 5 ) ;在年龄大于 6 0岁患者中 ,高血压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心肌梗死一个保护因素 .结论 :血小板表面胶原受体GPIα IIαT80 7等位基因可能对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