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SARS病毒抗体的消长规律对于评价患者的愈后及SARS疫苗的使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选用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制的双抗原夹心SARSN蛋白抗体ELISA诊断试剂。对2 79例临床确诊的、发病不同时间SARS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并同时跟踪检测了4 1例SARS患者在不同发病时间(发病3d至16 0d)的血清标本,对抗体产生的时间规律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标本来源:所用的SARS病例标本为本院检验科从2 0 0 3年2月7日开始,从本院收治病人及广州市中山二院、177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收集的SARS病人血清标本…  相似文献   
102.
霍乱是世界烈性传染病,由革兰氏阴性的霍乱弧菌引起,世界第7次大流行自1961年延续至今,波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且于1992年出现了新的血清型流行株,表明全球急需有效的霍乱疫苗。霍乱疫苗的免疫接种已有100多年历史,免疫效果不理想,仅能有短期保护作用。通过近十多年的研究,尤其是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的应用,已研制出一些新的霍乱疫苗:(1)BS/WC灭活疫苗。由于毒的霍乱毒素B亚  相似文献   
103.
国内外研究发现,在乳腺癌、肺癌等实体瘤细胞的表面有异常大量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依据这一特性,利用EGFR的配体或抗体与细菌毒素融合,国外已报道几种EGFR导向的免疫毒素。这些免疫毒素显示了良好的杀肿瘤细胞活性,但还存在毒素的分子量较大,影响免疫毒素高效进入靶细胞,及免疫原性较高的不足,影响了其作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4.
关于中医函大面授时间的调查研究(一)刘读文,马照寰,阎晓天,曹大明,李雁,马清钧,张日宏(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中医学,教育/调查,时间/调查面授时间。面授方法以及考核措施是关系函授大学教学质量的三大环节,因此为了给中医函授教育提供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国产胶囊剂型、灭活霍乱全菌体(WC)与重组B亚单位(rBS)联合疫苗(WC-rBS)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比较水剂与胶囊剂型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74名志愿者,按随机分层分组分为胶囊剂组(32人WC1011CFU+rBS1mg/人次)、水剂用(32人WC1011CFU+rBS1mg/人次)及安慰剂组(10人)。结果和结论WC-rBS胶囊剂疫苗安全、服苗组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免疫原性好,粪抗CT、抗LPS和Vab阳转率分别为84.4%、90.6%和71.9%,血清抗CT、抗LPS和Vab阳转率分别为84.4%,78.1%,抗87.5%。  相似文献   
106.
在分子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研究中,常常涉及分离纯化微量DNA,而且需从某些低分子量的物质中分离和纯化DNA。我们应用葡聚糖G-100柱层析和葡聚糖G-50离心层析两个方法都能达到这个目的。  相似文献   
107.
重组DNA连接方法有粘末端连接、同聚尾连接和平端连接。同聚尾连接是通过末端转移酶将同聚的单链互补物加至二种不同DNA分子的3′末端,经退火形成重组分子,这种退火的重组分子具有感染性,能在转染过程中在体内共价闭合。最初应用同聚尾连接DNA分子时,在用末端转移酶前,必须先用外切酶处理DNA分子,暴露单链3′末端才能有效地接尾;后来发现低离子强度或以Co~( )离子代替Mg~( )离子,能使末端转移酶对完整的DNA双链分子发生作用。应用同聚尾连接DNA的主要优点是:DNA不一定需要有特殊的限制酶切点,可应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寻找新的与霍乱毒素A1亚基(CTA1)突变体(S63F)相互作用的蛋白。来探讨CT佐剂活性的分子机理。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CTA1(S63F)为诱饵蛋白筛选人脾细胞cDNA文库,并通过共转染,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杂交在哺乳动物细胞COS-7中确证诱饵蛋白和候选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筛选获得一个与HLAⅠ类分子α亚基高度同源的蛋白。这个蛋白在酵母核内以及COS-7细胞中都显示出与CTA1(S63F0的相互作用,结论 CTA1(S63F)与HLAⅠ类分子α亚基内以及COS-7细胞中都显示出与CTA1(S63F)的相互作用。结论 CTA1(S63F)与HLAⅠ类分子α亚基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HLAⅠ类分子进入“膜筏”,引起膜筏不断聚集增大,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筏相关酪氨酸蛋白激酶活化,启动胞内信号的级联传递,增强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表达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和大肠杆菌突变的热稳定肠毒素(mST)的融合蛋白,并进行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的分析.方法:通过连接肽(linker)将CTB基因和串连的mST连接,然后插入表达载体pET-22b( ),获得克隆,经IPTG诱导获得CTB-mST2融合蛋白.采用多因素正交优选法优化了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表达产物进行包涵体复性后,经过亲合层析纯化得到融合蛋白,并对该融合蛋白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与结论:构建了高效表达工程菌,经摇瓶培养,在优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融合蛋白表达量可达320 mg/L,占总蛋白40%.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可获得高滴度抗CTB和ST血清;将融合蛋白与灭活的O157∶ H7菌体组合免疫小鼠,可产生对O157∶ H7毒株攻击的保护力.本研究可为构建抗ETEC和EHEC复合疫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