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5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02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332篇
内科学   178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2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235篇
综合类   751篇
预防医学   310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314篇
中国医学   330篇
肿瘤学   10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小骨窗手术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小骨窗手术的HICH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统计HICH患者小骨窗手术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HICH患者小骨窗手术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收回问卷的145例HICH患者中,35例发生术后再出血,再出血率24.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6h、术前收缩压≥200mmHg(1mmHg=0.133kPa)、术前舒张压≥120mmHg、高血压病程≥10年、凝血功能异常、血肿形状不规则、合并糖尿病、出血破入脑室的HICH患者小骨窗手术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6h、术前收缩压≥200mmHg、术前舒张压≥120mmHg、高血压病程≥10年、凝血功能异常、血肿形状不规则、合并糖尿病、出血破入脑室均为影响HICH患者小骨窗手术术后发生再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手术时机、术前血压、高血压病程、凝血功能、血肿形状、合并糖尿病、出血破入脑室均是HICH患者小骨窗手术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应把握手术时机,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凝血功能等,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2.
冷浴对小鼠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萘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冰点前0~4°С低温水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小鼠在该温度冷浴前后外周血T细胞α-醋酸萘酯酶(ANAE)活性变化情况。方法:将小鼠2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0~4°С和25°С低温水中分别浸浴2分钟,浸浴后于1,5,24小时采集小鼠外周血,用ANAE染色法测定各时相ANAE阳性率。结果:冷浴后1及5小时ANAE阳性率与浴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冷浴后24小时ANAE阳性率明显增高(P<0.001),对照组各时相ANAE活性无显著变化。结论:实验提示0~4°С适宜时间的冷水浴,可激发小鼠机体免疫功能。据此推测,经过一定周期冷浴训练的小鼠可能会明显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8例HOD的MRI表现及引起该病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自原发病变出现到MRI检查时间为3~30个月。结果:MRI图像均表现为下橄榄核(ION)部位T2WI高信号,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有3例双侧ION部位出现高信号,5例ION体积有不同程度增大。8例病人中原发病变为中脑梗塞3例,桥脑出血2例,小脑出血2例、梗死1例。结论:MRI能清晰显示Guillain-Mollaret三角区病变所致ION变化,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可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04.
吴瑞娟  曾芳  韩勇  马林  陈东生 《中国药师》2014,(11):1927-1986
目的:为脂蛋白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同时探讨临床药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对1例脂蛋白肾病患者所采用的3种不同治疗方案(包括免疫抑制疗法、双重血浆滤过、降脂降尿蛋白护肾疗法)进行疗效评价,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制定治疗方案、通过药学监护提供用药调整建议、借助随访进行患者教育及预后分析。结果:1免疫抑制疗法对患者病情无效;2双重血浆滤过起效快,但费用高、易复发;3降脂降尿蛋白护肾疗法疗效较好、相对安全、经济,且维持较长时间不复发。结论:降脂降尿蛋白护肾疗法最适合该患者的病情,临床药师协助医师,保证患者在可耐受不良反应的前提下获得最大治疗效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颈脊髓前方无局限性压迫、颈椎不稳定的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06--2011-03纳入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44例。包括脊髓中央综合征26例,前脊髓损伤综合征12例,Brown-Sequard综合征4例,其他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获12—60个月随访40例,平均(25.2±17.6)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脊髓功能评分改善率为68.5%;但双上肢功能恢复较差,出现双手不同程度肌肉萎缩5例;X线片检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良好,无断钉、断棒及颈椎失稳;CT检查显示螺钉位置良好,椎管扩大成形满意,无门轴断裂及再关门。结论颈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颈脊髓前方无局限性压迫、颈椎不稳定的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选择野生与栽培不同产地来源的8个批次中药材肉苁蓉样品进行研究,以寻找快速鉴别分析新方法。方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与傅里叶红外光谱法两种不同原理分析技术,通过实验分析获取表征野生与栽培不同产地肉苁蓉中药材样品的图谱数据。结果研究获得了野生与栽培不同产地肉苁蓉中药材样品的差示扫描量热图谱与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图,分析结果发现两种不同技术原理方法均可实现鉴别野生与栽培不同产地来源肉苁蓉中药材的快速鉴别目的。结论差示扫描量热法与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均可有效鉴别野生与栽培不同产地来源的中药材肉苁蓉样品,其鉴别结果可以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的疗效。方法 7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有35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操作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方面均在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点在于术中出血量很少、切口长度短、恢复较快、临床并发症较少,临床疗效远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PFA)治疗严重感染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48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在相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CPFA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对照组仅行HVHF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行血、肾、血气常规检测,并检测治疗即刻、5h、10h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即刻的TNF-α、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10 h的TNF-α、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FA在降低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升抗炎/致炎因子水平方面的效果显著,对严重感染并MODS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与鉴别颅内动脉瘤上的价值。方法:将2017-04至2018-06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经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与DSA检查,将64排螺旋CT的检查结果作为探究组,DSA的检查结果为参照组,以评估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与鉴别诊断颅内动脉瘤上的价值。结果:①DSA显示,96例患者总计100个动脉瘤,探究组显示,96例患者总计动脉瘤97个,有32个位于颈内动脉,20个位于前交通动脉,8个位于后交通动脉,12个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8个位于M1段,10个位于大脑前动脉,4个位于大脑后动脉,3个位于基底动脉; DSA即参照组显示,有32个位于颈内动脉,20个位于前交通动脉,8个位于后交通动脉,12个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10个位于M1段,10个位于大脑前动脉,5个位于大脑后动脉,3个位于基底动脉;②探究组对于颅内动脉瘤的具体情况,如长轴、短轴、宽度等都与参照组相比不存在明显区别(P 0. 05);③探究组对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误诊率等都与参照组没有差异(P 0. 05)。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与鉴别颅内动脉瘤方面,准确度高,对于瘤体定位明确,显示清晰,能达到与DSA相似的诊断价值,推荐临床在诊断与鉴别诊断颅内动脉瘤中使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对比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MC)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活检心肌组织线粒体DNA(mtDNA)缺失突变情况及其与外周淋巴细胞mtDNA缺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定量PCR法检测20例VMC患者、12例DCM患者心肌细胞及其外周血淋巴细胞mtDNA4977碱基对(mtDNA4977)和mtDNA7436碱基对(mtDNA)缺失率.取12例健康意外死亡者心肌和23例献血员外周血淋巴细胞作正常对照.结果正常对照者、VMC和DCM患者心肌细胞均存在mtDNA4977及mtDNA7436缺失,合计缺失率分别为0.175%、0.385%和3.004%;外周淋巴细胞mtDNA缺失程度与心肌细胞呈一致性改变,且有良好的相关性(r=0.960,P<0.001).结论mtDNA缺失可能是VMC发病及其向DCM演变的一个重要心肌损伤机制;外周淋巴细胞在研究心肌细胞mtDNA缺失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