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通过对头孢西丁/头孢克洛序贯疗法及常规疗法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的临床分析,探讨序贯疗法的可行性和优势所在,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80例符合ALRTI诊断并达住院治疗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疗法组(A组)和常规疗法组(B组),两组总疗程7~14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经济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5%和87.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人均总费用及抗菌药物费用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头孢西丁与头孢克洛的序贯疗法治ALRTI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并且可明显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多导睡眠图的变化特点,探讨低周波治疗失眠症的机制.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低频脉冲电刺激组(低频脉冲电刺激)和药物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每组患者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检测2组患者睡眠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后,低频脉冲电刺激组有效率为87.5%,药物对照组有效率为65.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低周波治疗组S2期睡lilac间明显减少(P<0.01)且S3+S4期睡眠时间明显增多(P<0.01),药物对照组REM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优于口服艾司唑仑,可更好地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生理性睡眠.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低频电穴位刺激与常规西药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及安慰剂组,每组40例(安慰剂组剔除1例)。低频电刺激组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对大椎、肾俞穴进行刺激,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药物组口服艾司唑仑,每次1mg,安慰剂组口服淀粉胶囊,每次1粒,均为每晚睡前服用,连续口服15天为一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均降低(均P0.01),低频电穴位刺激组、药物组较安慰剂组评分降低更显著(均P0.01);低频电刺激组、药物组和安慰剂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92.5%(37/40)和17.9%(7/39),低频电穴位刺激组、药物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均P0.01)。结论: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安全有效,与口服艾司唑仑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电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细胞因子IL-4、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带状疱疹患者40例,中心随机分为火针联合电针组(12例,予火针联合电针治疗)、电针组(12例,予单纯电针治疗)、西药组(21例,其中脱落5例,予单纯西药治疗),3组患者均每日治疗一次,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分别评价其疗效、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症状体征量化记分表评分,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因子IL-4及TNF-α的变化水平。结果:总有效率:火针联合电针组为100%(12/12);电针组为83. 33%(10/12);西药组为68. 75%(11/16)。治疗后,3组患者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 0. 05),火针联合电针组、电针组较西药组时间短,且火针联合电针组时间更短。在改善带状疱疹患者症状、体征方面,3组患者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后组间比较,火针联合电针组对病症改善优于电针组、西药组(P 0. 05);电针组与西药组对病症改善无明显差异(P 0. 05)。测定血清IL-4及TNF-α的水平变化,在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比较血清IL-4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在组内资料中对血清TNF-α水平进行比较,火针联合电针组、西药组有差异(P 0. 05),电针组比较无差异(P 0. 05);组间比较,3组治疗前后TNF-α的水平均无差异(P 0. 05)。结论: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火针联合电针疗法能快速缓解患者病痛,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多导睡眠图的变化特点,探讨低周波治疗失眠症的机制.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低频脉冲电刺激组(低频脉冲电刺激)和药物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每组患者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检测2组患者睡眠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后,低频脉冲电刺激组有效率为87.5%,药物对照组有效率为65.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低周波治疗组S2期睡lilac间明显减少(P<0.01)且S3+S4期睡眠时间明显增多(P<0.01),药物对照组REM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优于口服艾司唑仑,可更好地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生理性睡眠.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多导睡眠图的变化特点,探讨低周波治疗失眠症的机制.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低频脉冲电刺激组(低频脉冲电刺激)和药物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每组患者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检测2组患者睡眠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后,低频脉冲电刺激组有效率为87.5%,药物对照组有效率为65.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低周波治疗组S2期睡lilac间明显减少(P<0.01)且S3+S4期睡眠时间明显增多(P<0.01),药物对照组REM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优于口服艾司唑仑,可更好地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生理性睡眠.  相似文献   
57.
电针治疗眼睑下垂8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寻提高眼睑下垂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电针以眼睑下垂附近俞穴为主穴,眼周较远处的俞穴为辅穴治疗眼睑下垂80例。结果痊愈77例,好转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结论电针是治疗眼睑下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8.
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1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140例,取得满意疗效。兹简介如下。1 一般资料140例中,男98例,女42例;40岁~50岁者46例,50岁以上者94例;病程6个月~1年者28例,2年~4年者66例。外伤所致者22例,过度劳累所致者118例。X线摄片:3~7颈椎骨质增生、唇样改变者108例;椎间孔变小者12例;颈椎生理屈度改变者15例;韧带钙化者2例,唇样改变伴椎间孔变小者3例。2 治疗方法取患侧风池穴和颈夹肌痛点,先用龙胆紫做标记,再用碘酊固定,抽取曲安缩松注射液1ml和1%利多卡因注射液1ml。用络合碘消毒风池穴和颈夹肌痛点,先注射风池穴:进针后,缓慢提插,当患者有较…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电针加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simple obesity)的临床疗效,并通过MRI对患者腹壁皮下脂肪含量(SA)和腹腔内脏器脂肪含量(VA)的改变进行监测,从而探讨MRI在单纯性肥胖症治疗过程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50例患者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治疗组(电针+耳穴组)、对照组1(电针组)和对照组2(耳穴组)各50例。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SA及VA的改变。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96%,对照组1为65.91%,对照组2为67.4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3组患者BMI、VA及SA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加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显着,并且把磁共振引入到减肥疗效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研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新瑞普欣)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1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g,2次/d,疗程7d。对照组静脉滴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0g,2次/d,疗程7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和90.2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41%和91.9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和7.6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新瑞普欣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