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合的IgG性质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种免疫性溶血.现报告1例罕见的母婴Diego血型不合,抗-Dia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患儿,女,孕37周出生,出生时体重3 kg,出生17h后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人院,Hb 10.4 g/L,胆红素424 μmol/L.患儿母,29岁,孕3产2,无输血史. 相似文献
52.
部队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液冷冻血库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驻京部队无偿献血者Rh血型分布规律,建立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液冷冻血库并应用于临床。方法采血后留取标本,对献血者进行RhD血型鉴定,对初筛RhD阴性标本进一步用抗-C、抗-c、抗-E、抗-e进行Rh血型分型,建立RhD阴性献血者资料库并定期进行更新维护。对检出的RhD阴性血液分别制备成悬浮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和新鲜冰冻血小板,应用于RhD阴性患者。结果2000~2006年共筛查献血者86255例,检出RhD阴性献血者283例(0.3281%),其中。型102例,A型79例,B型81例,AB型21例。在RhD阴性献血者中ccdee和Ccdee两种表现型约占85%。7年来共向临床患者供应RhD阴性血液269U。结论通过在驻京部队官兵中筛查RhD阴性无偿献血者并建立RhD阴性血液冷冻血库,不仅可有效保证临床患者对RhD阴性血液的需求,且在应对突发事件及战时血液卫勤保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血小板抗体阳性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儿童血小板抗体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儿童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5月确诊为血小板减少症的儿童病例1 409例,采用固相凝集法筛查患儿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分析其人口学及其红细胞ABO血型和疾病分布特征。结果本组血小板减少患儿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12.49%(176/1 409),其中抗体强阳性占64.77%(114/176)、弱阳性35.23%(62/176);血小板抗体阴性患儿的比例为87.51%(1 233/1 409)。患儿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在性别和ABO血型分布上无明显不同(P0.05);婴幼儿(29 d—2岁)和儿童(2—6岁)血小板抗体阳性者比例较高,分别为17.38%(81/466)和14.44%(41/284);临床各科室间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不同(P0.01),耳鼻喉科、风湿免疫科、感染科、呼吸科、皮肤科、五官科、消化科和肿瘤科较高,分别为22.22%(2/9)、20.00%(3/15)、25.00%(2/8)、20.00%(2/10)、20.00%(3/15)、17.78%(8/45)、37.04%(10/27)和25.00%(3/12);血小板减少患儿抗体阳性主要发生在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7.29%(23/133)]、神经母细胞瘤[25.00%(7/28)]、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42.86%(3/7)]和胆汁淤积性肝病[60.00%(3/5)],而其他疾病患儿血小板抗体阳性所占比例总共才11.47%(142/1 238)(P0.05)。结论婴幼儿及6周岁的血小板减少患儿产生血小板抗体风险较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能是患儿产生血小板抗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4.
20世纪60年代,Freireich等[1]和Morse等[2]将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粒细胞输给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开创了粒细胞输注的先河。由于粒细胞在人体外周血中含量极少[正常人白细胞总数(4.0~10.0)×109/L,中性粒细胞占46%~63%],同时它与红细胞比重差异又较小(比重分别为1.070~1.092,1.078~1.095),因此从正常献血者外周血中获得足够量的粒细胞以供粒细胞减少的患者输注始终是一个难题。90年代研制出的基因重组人白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用于动员正常献血者体内的粒细胞已有数年历史。笔者就中性粒细胞动员剂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粒细胞采集经历的三次技术飞跃
由于连续流动的血细胞分离机的研制成功,红细胞沉降剂的应用以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考的松、强地松等)作为动员剂等,曾经使粒细胞的采集技术发生了3次重大飞跃[3]。早在70年代,人们就可以通过上述技术从健康献血者体内获取1.0×1010~2.0×1010的粒细胞,并将这些细胞输给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但输入的这些粒细胞只能使患者体内白细胞数呈现轻微而短暂的升高,因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能够使外周血粒细胞数大幅度升高的动员剂。在过去单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作动员剂,分离前4h让献血者口服8mg地塞米松,这种动员方法只能使献血者外周血中的粒细胞数轻微升高。刘景汉等[4,5]将硫酸葡聚糖(Dextran Sulfate)作为动员剂应用于正常人体及白血病患者,动员后采集的中性粒细胞或外周血干细胞,分别用于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静脉注射硫酸葡聚糖3h后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较给药前增加3~8倍。但要采集有抗感染功能的中性粒细胞需在给药48h以后,因为新动员出的白细胞绝大部分是幼稚的单个核细胞。 Dale等[6,7]将G-CSF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G-CSF600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8mg口服),12h后开始采集粒细胞。以高浓度枸橼酸钠(46.7%)加羟乙基淀粉作为抗凝剂(羟乙基淀粉∶全血=1∶13),采用连续流动的血细胞分离机(COBE Spectra,Cobe BCT Inc.Lakewood.CO)循环处理献血者血液10L,粒细胞得率为77.4×109±6.4×109。 相似文献
55.
目的考察利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幼儿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患儿体重(≤15 kg,>15 kg)、采集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109/L,>5×109/L)、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例(≤18%,>18%)、Hct(≤25%,>25%)、采血速度(≤20 mL/min,>20 mL/min)血细胞分离机报警次数(≤3次,>3次)分别分组,比较2组患儿的每公斤体重单个核细胞计数、CD34+细胞计数及所占比例。结果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例>18%组与≤18%组比较,Hct>25%组与≤25%组比较,血细胞分离机报警次数≤3次组与>3次组比较,在每公斤体重单个核细胞计数、CD34+细胞计数及所占比例均有显著差异(P<0.01)。其余组别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幼儿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时,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例、患儿红细胞比积及血细胞分离机报警次数是影响采集得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6月龄婴幼儿ABO血型IgM抗-A、抗-B产生顺序及效价范围。方法选取北京儿童医院<6月龄住院婴幼儿,采集不抗凝静脉血标本,应用单克隆抗-A、抗-B、A1细胞、B细胞及O细胞进行试管法血型检定,应用试管倍比稀释法进行IgM抗体效价滴定。结果 ABO血型正定型为A型婴幼儿标本781例,其中抗-B437例(55.95%);正定型为B型婴幼儿标本795例,其中抗-A 498例(62.64%);正定型为O型婴幼儿标本498例,其中抗-A 304例(61.04%),抗-B 276例(55.42%)。在已检出有抗体的婴幼儿中,76.32%~85.81%的婴幼儿IgM抗体效价仅在原管凝集,高效价者中抗-A例数多于抗-B。结论婴幼儿体内IgM抗-A的产生早于IgM抗-B,且前者效价略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7.
58.
1 病例患者 ,女 ,5 6岁 ,有生育史。因消化道出血于 2 0 0 3- 0 6入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治疗。体检 :T 36 .5℃ ,P 2 0次/min ,R 2 0次 /min ,BP 12 5 / 70mmHg ,发育正常 ,重度贫血貌。实验室检查 :Hb 5 6g/L ,WBC 5 .8× 10 9/L ,PLT 31×10 9/L。 2 0 0 3- 0 6 - 2 1曾输血 4 0 0ml,无不良反应。因患者重度贫血于 2 0 0 3- 0 7- 0 2再次申请红细胞 4 0 0ml,与 2名同型供者交叉配血 ,盐水法主次侧均无溶血、凝集现象 ,凝聚胺法主侧管凝集 1+ ,为查明原因遂作血型血清学检查。2 血型血清学检查2 .1 材料方法 抗A、抗B及Rh系…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索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急性期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变化及输注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治疗急性期SARS的可行性。方法 对照组为 2 4名体检合格的无偿献血者 ;实验组为 4名住院的急性期SARS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浆纤维结合蛋白为 476 2± 2 2 1 0mg/L ,SARS组为 42 2± 2 3 0mg/L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急性期SARS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为输注外源性的纤维结合蛋白治疗SARS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用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century clot)[激活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血小板功能指数(platelet function,PF)、凝血速率(clotrate,CR)]和常规凝血实验(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CCT)评估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不同时期凝血功能,并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7月—10月收治的38例KD患儿样本,分析患儿的centuryclot、CCT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评价患儿凝血状态。同时,通过Kappa一致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KD患儿的ACT(s)亚急性期(148.50±37.18)与急性期(184.23±39.2)相比明显缩短,PLT(×109/L)亚急性期(491.50±126.91)与急性期(374.35±105.70)相比明显增高,(P均<0.05),其余检测指标两期无明显差异;PF值,与对照组(3.54±0.89)相比,急性期(4.34±0.8)和亚急性期(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