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13篇 |
免费 | 646篇 |
国内免费 | 45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9篇 |
儿科学 | 50篇 |
妇产科学 | 45篇 |
基础医学 | 719篇 |
口腔科学 | 153篇 |
临床医学 | 1108篇 |
内科学 | 655篇 |
皮肤病学 | 46篇 |
神经病学 | 294篇 |
特种医学 | 36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639篇 |
综合类 | 2663篇 |
预防医学 | 1496篇 |
眼科学 | 58篇 |
药学 | 912篇 |
17篇 | |
中国医学 | 1012篇 |
肿瘤学 | 2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6篇 |
2023年 | 253篇 |
2022年 | 292篇 |
2021年 | 348篇 |
2020年 | 324篇 |
2019年 | 272篇 |
2018年 | 278篇 |
2017年 | 185篇 |
2016年 | 176篇 |
2015年 | 190篇 |
2014年 | 546篇 |
2013年 | 415篇 |
2012年 | 495篇 |
2011年 | 475篇 |
2010年 | 430篇 |
2009年 | 445篇 |
2008年 | 454篇 |
2007年 | 450篇 |
2006年 | 472篇 |
2005年 | 505篇 |
2004年 | 422篇 |
2003年 | 430篇 |
2002年 | 363篇 |
2001年 | 290篇 |
2000年 | 279篇 |
1999年 | 217篇 |
1998年 | 171篇 |
1997年 | 161篇 |
1996年 | 152篇 |
1995年 | 108篇 |
1994年 | 139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88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26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6篇 |
1965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评价实心椎弓根镙钉骨水泥钉道强化技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脊柱退行性疾患中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需要进行脊柱内固定手术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74例分为2组。A组36例患者伴有骨质疏松症,采用实心椎弓根镙钉骨水泥钉道强化技术,为观察组;B组38例患者伴有骨量减少,采用传统实心椎弓根镙钉技术,为对照组。2组患者减压、融合等手术方式相同,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VAS、ODI、SF-36评分。对实心椎弓根镙钉骨水泥钉道强化技术,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模式、骨水泥渗漏、骨水泥肺栓塞等相关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2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2.0±6.4)月。A组纳入患者36名,置入镙钉279枚,平均(7.8±3.8)枚,其中骨水泥强化镙钉195枚,平均(5.4±2.7)枚,强化椎体101个节段,检出各型骨水泥渗漏的椎体共53个,渗漏率为52.4%。B组纳入患者38名,置入镙钉210枚,平均(5.5±3.2)枚。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VAS、ODI、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更多 相似文献
73.
目的:检测Tiam-1基因和HPA-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3例。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iam-1 mRNA及HPA-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距癌2cm)及远离结直肠癌的手术切缘正常组织中(距癌5cm以上)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HPA-1 mRNA和Tiam-1 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35.87±12.30,40.79±9.3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3.13±6.71,12.39±5.38)和正常组织(4.06±3.55,6.09±4.86,P均〈0.05),癌旁组织中二者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m-1和HPA-1的基因表达水平在肿瘤的高/中分化和低分化之间,T1~T2和T3~T4之间,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有血行转移和无血行转移之间及Ⅰ~Ⅱ和Ⅲ~Ⅳ期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证明了Tiam-1与HPA-1的表达呈正相关趋势(OR=0.46,P=0.048)。结论:Tiam-1 mRNA和HPA-1 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二者的表达增强可促进结肠癌的侵袭转移,联合检测Syndecan-1及HPA-1对于指导结肠癌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4.
75.
雷公藤多甙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基质金属蛋白酶-3、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对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c-Ju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多甙作用IL-1β刺激的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37℃,5%CO2的环境下培养48 h,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的MMP3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分析细胞中的c-Jun mRNA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多甙(0、5、10、20 mg/L)对IL-1β刺激的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分泌MMP3的水平依次是198、176、140、115 μg/L,c-Jun mRNA表达分别是1.17×106、3.31×105、9.32 ×104、2.81 ×104copies/ml,即呈现明显地抑制.重要的是:c-Jun mRNA表达抑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MMP3、c-Jun基因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检测β-连环素基因在乳腺增生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突变情况,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PCR-SSCP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15例乳腺单纯性增生组织及15例乳腺非典型增生组织中β-连环素基因的表达及突变情况。结果乳腺单纯性增生组织中β-连环素表达正常,异常表达率为0。乳腺非典型增生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β-连环素表达出现异质性,异常表达率分别为26.7%(4/15)和59.5%(25/42),明显高于单纯性增生组织(P<0.05),且前两者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单纯性增生、非典型增生和癌组织中均未发现β-连环素基因外显子3的突变。结论β-连环素异常表达在人乳腺癌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β-连环素基因突变并不是该蛋白异常表达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异常表达的机理。 相似文献
78.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内前列腺突入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突入膀胱内的程度对膀胱出口梗阻及逼尿肌功能的预测与评价。方法以经腹超声证实前列腺突入膀胱内的BPH患者为研究组,无突入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关系。结果研究组临床资料中,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急性尿潴留及膀胱小梁化的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与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1,0.342,p值分别为0.013,0.0231);在尿动力学结果中,研究组排尿期最大尿流率(Qmax)、逼尿肌不稳定及低顺应性膀胱的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及梗阻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与Qmax呈负相关(r=-0.284,p=0.045),与Pdet.max及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呈正相关(r分别为0.252,0.456,p值分别为0.041,0.032)。结论前列腺突入膀胱的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及膀胱功能受损的程度明显高于无突入患者;经B超测定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的程度,可以预测及评价膀胱出口梗阻的程度和膀胱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79.
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检索Medlin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和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196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集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采用改良Jadad法评价文献质量.以治疗8周时数字疼痛评分(NRS评分)、镇痛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评价指标.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项研究,包括1024例患者.4项研究的Jadad评分均≥4分.分为安慰剂组和普瑞巴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普瑞巴林150、300和600 mg/d组NRS评分降低,镇痛有效率升高(P<0.05).普瑞巴林300.mg/d组与150mg/d组间NRS评分及镇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瑞巴林600 mg/d组NRS评分低于300 mg/d组(P<0.05),而镇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瑞巴林常见不良反应为头晕、嗜睡、水肿和头痛等,以轻、中度为主,不良反应发生与剂量有关.结论 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好,且安全性良好,但是减轻疼痛的效果不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下颏水平截骨同时置入Medpor治疗严重小颏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口内入路于唇龈沟上方做切口,切开骨膜,并于骨膜下方分离,显露颏骨,于颏骨骨面行水平截骨,同时行Medpor置入,以改善严重的小颏畸形.结果 本组30例患者,术后颏部形态得到明显改善,均达到术前预期要求.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至1年,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下颏水平截骨前移术同时置入Medpor是解决严重小颏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