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探讨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运用给大鼠喂养经典高脂饲料,再用FeCl3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制造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用电针“三阴交”“丰隆”,针刺“百会”“水沟”进行治疗,检测血脂4项和脑匀浆中NGF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造模6周,高脂饲料喂养的各组大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脂(T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治疗后,治疗Ⅰ组(脑缺血前即开始治疗)、Ⅱ组(脑缺血后开始治疗)TC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Ⅰ组TG、LDL-C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0.05)。HE染色可见,针刺治疗后脑水肿表现明显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治疗Ⅱ组NGF下降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Ⅰ组NGF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治疗Ⅰ组比较,治疗Ⅱ组NGF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降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TC、LDL-C、TG,改善脑缺血状态,升高NGF浓度,从而可减轻脑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单支病变并进一步行血管内超声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96例。以我院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检测上限14.5%为界限分为高RDW组及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体重、身高、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抽烟史,血脂、血糖、hs-CRP等检验指标;入选病变IVUS-VH下测量及计算指标包括:最小管腔处外弹力膜面积、最小管腔面积、斑块截面积、斑块负荷、坏死核心、纤维脂质、纤维组织、钙化组织各成分面积百分比。比较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及病变VH-IVUS特点。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高RDW组RDW及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高RDW组罪犯病变最小管腔处外弹力膜面积、斑块负荷、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纤维组织成分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③RDW与hs-CRP、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最小管腔外弹力膜面积、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4、0.417、0.480、0.403和0.379,P<0.01);与纤维组织成分比值呈负相关(r值-0.628,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RDW与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提示RDW可以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斑块破裂风险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婴幼儿静脉输注夫西地酸钠的安全管理。[方法]在婴幼儿静脉输注夫西地酸钠的过程中通过合理选择血管、更换输液器、制作提示标志、加强巡视、发现外渗及时处理等加强安全管理。[结果]降低了血管炎的发生率,无一例患儿发生组织坏死。[结论]护士加强静脉输注夫西地酸钠的婴幼儿安全管理,可减少医源性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痛伴腹痛、腹股沟痛临床表现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中医带脉理论中带脉循行路线、带脉病候的记载,与椎间盘源性腰痛及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结论:从经脉辨证上而言,腰痛伴腹痛、腹股沟痛症候群可归为带脉损伤。此类软组织损伤性腰痛在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故可称其为“带脉瘀滞型腰痛”,临床上可结合中西医理论进行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缺血损伤大鼠大脑海马区凋亡细胞及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脑缺血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化学刺激诱导血栓性闭塞大脑中动脉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针刺“百会”、“水沟”,每日1次,治疗7d。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针刺前后大鼠缺血区凋亡细胞及海马区Caspase-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Caspase-9表达增加,针刺对脑缺血损伤大鼠Caspase-9的过度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HE染色显示,缺血灶内大量神经元变性坏死,出现脑水肿表现,针剌治疗后变性坏死细胞明显减少。结论针刺可减轻Caspase-9的过度表达,改善脑缺血状态,从而减轻脑损害程度,这可能是针刺减轻脑缺血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时伴发胸痛或/和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发作PSVT时存在胸痛或/和心电图的ST-T改变的患者17例。男性14人,女性3人,年龄为(55.6±16.2)岁(52~79岁)。行射频消融术(RFCA)同时给予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先予CAG 16例,先予RFCA1例。17例中CAG成功率100%,4例患者发现血管病变,仅1例狭窄大于50%;17例RFCA成功率100%,其中旁道者7例,双径者10例,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PSVT患者易出现伴发表现,存在伴发表现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很低,对是否存在冠脉病变预测价值不大;RFCA联合CAG可以局麻下一次性完成,手术安全,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佐治小儿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8年元月至2001年元月所收治的106例病儿随机分为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组55例,一般治疗对照组51例;结果:治疗组显效44例,有效率11例,无效0,治疗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9例;无效需的气管插管者5例,治疗有效率90.2%,结论:超声雾化吸入佐治小儿喉炎,能在喉部组织中达到理想的高浓度治疗作用,且操作方便,无痛苦,病儿易于接受,疗效显著;在治疗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住院天数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使用奥硝唑氯化钠静脉滴注液预防口腔颌面部手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行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预防感染所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奥硝唑氧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则给予甲硝唑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治愈21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52.63%;治疗前研究组患者检测出厌氧菌42株、对照组检测出46株,治疗后研究组检测出厌氧菌清除率90.48%,对照组检清除率52.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有5例、对照组有7例,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在停药后消失,可见该药的安全性较高。结论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用于预防口腔颌面部手术后感染效果显著,不仅能够降低术后口腔厌氧菌的感染率,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