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43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了解我国成年居民健康相关行为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对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测量体重、血压、血糖和血脂行为情况进行分析。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资料收集,调查问卷为《个人健康状况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居民测量体重、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比例,以及测量体重和血压的频率。结果共分析136309名居民的资料,其中男性63160人,女性73149人。居民测量体重、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比例分别为59.9%、37.1%、6.8%和6.2%。4种指标的测量比例均表现为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大城市最高,四类农村最低。男性测量体重、血糖和血脂的比例高于女性,而测量血压的比例低于女性。高年龄组测量体重的比例较低,而测量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比例较高。1个月内测量1次体重和血压的比例,均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体重测量频率低年龄组高于高年龄组,而血压测量频率低年龄组低于高年龄组。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居民定期进行体检,及早了解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应干预。  相似文献   
102.
我国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国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数据,对我国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情况进行分析。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资料收集,调查问卷为《一年回顾性身体活动调查表》中交通方式部分,内容包括中小学生上下学采取的交通方式和平均每天上下学时间。结果共11113名中小学生完成了调查表,其中男生5878人,女生5235人。中小学生上下学的主要交通方式是步行,占73.4%(8152人),其次为骑车、坐车及多种交通方式,分别为15.1%(1682人)、6.1%(674人)和5.4%(605人)。小学生、农村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以步行交通方式为主,初中生、高中生/中专生、城市学生采取步行和骑车交通方式的比例均较高。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上下学的时间:步行为36.5±27.0分钟,骑车为43.5±28.6分钟,坐车为43.2±34.5分钟。初中生、高中生/中专生骑车上下学时间较长,农村学生和低收入家庭学生步行和骑车时间均较长,高中生/中专生、城市学生坐车上下学时间较长。结论我国中小学生步行和骑车上下学比例较高,年龄、地区和家庭收入影响中小学生的交通模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分析我国非农业职业人群上下班交通方式,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对我国非农业职业人群11 539名(男性6 906名,女性4 633名)上下班交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非农业职业人群步行、骑车、乘车和混合交通方式上下班的比例分别是33.0%,39.4%,14.9%和12.7%.不同年龄组、性别、城乡和家庭收入非农业职业人群交通方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步行上下班的非农业职业人群平均每天上下班步行26.6 min,骑车上下班的人群平均每天上下班骑车36.8 min,乘车上下班的人群平均每天上下班坐车58.4 min.不同年龄组、城乡和不同家庭收入人群间平均每天不同交通方式时间有差异.结论 我国非农业人群以步行和骑车上下班为主,年龄、性别、地区和家庭收入影响他们的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了解我国成年居民不同血压状况下血压测量行为,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根据血压情况把成年人分为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组和高血压组,对3组人群的血压测量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18岁及以上居民143 277人分为正常血压组61 618人(男性22 819人,女性38 799人;城市19 656人,农村41 962人)、正常高值组81 017人(男性39 959人,女性41 058人;城市29 211人,农村51 806人)和高血压组642人(男性347人,女性295人;城市245人,农村397人).我圜成年居民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组和高血压组测量血压的构成比分别为37.1%,46.8%和40.8%.城市各组居民中测量血压的构成比高于农村相应各组;高血压组中男性居民测量血压的构成比高于女性,其他两组男性低于女性;各组血压测量的构成比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高.结论 我国成年居民测量血压的比例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定期进行血压测量的比例,以控制高血压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5.
马冠生 《健康管理》2013,(12):10-11
常见的坚果有,核桃、腰果、松子、杏仁、开心果、榛子、花生、葵花子、西瓜子等。冬季多吃坚果,有益于身体健康养生。下面小编给您介绍坚果的营养有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6.
体力活动对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长发育期增加骨量的沉积和减少老年期骨量的丢失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主要策略。儿童青少年期,尤其是青春前期,参加承重运动能促进腰椎和股骨颈的骨量增长,这种优势在运动终止后仍保持较长时间。但体力活动对儿童青少年骨量的具体影响与研究对象的年龄、研究部位、运动类型以及运动持续时间有关。在老年人中开展的研究表明,一定强度的体力活动可能会减少老年人骨量丢失,降低跌倒发生的危险性,但在体力活动终止后对骨量的益处消失。  相似文献   
107.
植酸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酸(IP6)及其降解产物(IP-IP5)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检测方法有许多,包括沉淀法、离子交换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本文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相应的使用范围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居民饮酒行为现况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2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饮酒行为现状,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城乡15岁及以上居民159117人的饮酒情况。饮酒信息的收集采用个人健康情况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询问获得。结果:我国居民的现在饮酒率为21.0%,男性现在饮酒率为39.6%,明显高于女性的4.5%;城乡居民的现在饮酒率分别为20.9%、21.0%。45~59岁组饮酒率最高。现在饮酒者中18岁之前开始饮酒的比例为8.8%。39.9%的男性和29.5%的女性饮酒者每天或几乎每天饮酒。饮酒主要类型依次为白酒(50.3%)、啤酒和白酒(27.5%)、啤酒(14.1%)。男性现在饮酒者中有58.2%的人平均每次饮用白酒在100~150g,女性中有77.3%的人平均每次饮用白酒在50~100g。结论:我国居民中饮酒是一种普遍的行为,需要进一步探索影响因素,减少饮酒相关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维生素D受体基因与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志琴  马冠生 《卫生研究》2006,35(3):370-373
近年来对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和骨量关系的研究颇有争议。有许多研究认为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量有关联。但还有一部分研究未能证实VDR基因多态性与骨量的关联。本文就VDR基因与钙吸收、骨量、药物治疗的关系和VDR基因的协同作用以及与其它基因、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0.
四川阿坝州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四川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状况,分析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法 利用生物电流阻抗法(BIA)测定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7~18岁藏、汉、羌族1822名男女儿童青少年的体成分。结果 男、女生瘦体重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有显著的相关性(r=0.75)。男生的瘦体重年增加值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女生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男生体脂百分比在13.1%~22.3%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女生的体脂百分比在23.8%~29.8%之间,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羌族儿童少年的体脂百分比有高于汉族、藏族的趋势,但男生只在12,15岁时显著高于汉族,女生在12岁时显著高于藏族。结论 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体成分随着青春发育表现出性别和民族差异,提示性别、民族可能也是造成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差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