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92篇
  1篇
中国医学   180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截营汤对细菌性高热模型家兔发热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截营汤是著名温病学家孟澍江教授的经验方,由生地、玄参、川连等组成,试用于外感高热、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等急性热病取得了较好疗效。本研究仅观察该方对实验性细菌性家兔发热模型的降温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细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 LLamultocida)为人畜共患病菌。实验时选用由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购入的冻干禽霍乱807系弱毒菌苗。每瓶含活菌30亿,用灭菌生理盐水作1:1×10~6稀释备用。1.2 动物 日本大耳白种家兔30只,由本院动物房提供。体重2.32~2.60Kg,平均2.45Kg,雌雄不拘(雌兔未孕)。某础体温38.6±0.42℃(X±S)。随机分为对  相似文献   
92.
温病概念的含义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热病。这个定义,较为准确、全面地概括了温病的性质和特点,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明确外感温邪是温病特异的致病因素。所谓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如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此外疠气、温毒的性质,也属于温邪的范围。由于温邪具有从外侵袭人体的特性,故与内伤杂病往往因七情不调、饮食劳伤而发的病因不同;温  相似文献   
93.
<正> 《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十分重视温病过程中汗液排泄的特点,以之作为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全书有近四十条论及汗的辨治,涉及上、中、下焦三篇,卷四“杂说”中还首列“汗论”,专门阐述汗的生理病理、治疗原则,内容丰富、翔实,读后颇有启发,故笔者不揣浅陋,就《条辨》中有关“辨汗”之论述,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4.
95.
颈椎病是骨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人报道此病的发病率为7%。近年来,颈肩周围软组织损伤与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问题正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有作者报道,在诊治颈椎病中,约1/3病例是因受风、寒、外露的侵袭,造成颈肩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导致颈椎病的。推拿治疗颈椎病合并颈肩软组织损伤疾患可以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已见有报道。我所临床实践中,采用已故郑怀贤教授的推拿方法治疗颈椎病合并颈肩软组织损伤疾患,也获得较好效果。其手法特点是:在对颈肩背部肌肉软组织进行大面积揉、揉捏和弹拨等按摩的同时配合穴位按摩,并加上颈椎疾患的手法矫正。本文将要讨论的是这种颈椎与颈肩软组织兼顾  相似文献   
96.
马健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2):2058-2060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原癌基因(C-erbB-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肿瘤中的表达,研究其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实质组织中EGFR、C-erbB-2、PCNA的表达,与15例正常胃组织相对照,并对三者的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三者在胃癌检验中的作用和价值。结果 EGFR、C-erbB-2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EGFR与C-erbB-2蛋白的高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的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PCNA的标记指数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TNM分期均呈现正相关,P〈0.05,而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性别、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EGFR、C-erbB-2和PCNA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及恶性进展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胃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方法,可能对胃癌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冠心病(CHD)患者冠脉不同病变程度血浆线粒体耦联因子-6在冠脉循环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用放免方法分别测定不同病变程度的CHD患者与对照组外周、冠状静脉窦与主动脉根部血浆中CF6浓度,利用冠状静脉窦-主动脉根部求出经冠脉循环后心脏局部分泌并释放的CF6浓度.结果 CHD不同病变程度患者外周血浆中CF6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组冠状静脉窦CF6浓度与主动脉根部及外周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CHD组心脏局部CF6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HD患者血浆CF6浓度明显增高,经冠脉循环后心脏局部有CF6的产生.提示CF6参与了CHD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机体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CHD的病程发展过程中有可能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索2-氯脱氧腺苷(2-CDA)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A375细胞,MTT比色法检测2-CDA对其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PI双标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2-CDA对A375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48h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04μmol/L;Annexin V/PI双染并经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2-CDA能够明显诱导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2-CDA能够显著下调Stat3的磷酸化水平,2-CDA作用后细胞凋亡信号蛋白caspase-3发生剪切而活化,导致其下游蛋白PARP发生剪切而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2-CDA可通过抑制Stat3蛋白活性并激活Caspase-3而诱导A375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IL-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IL-4和IL-10在葡聚糖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模型中的表达。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嘧啶治疗组(SASV组)、结肠宁治疗组(结肠宁组),每组各10只。对各组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 eactivity index,DAI)及结直肠组织损伤学评分,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1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及real.timePcR检测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4和IL--10含量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结肠宁组大鼠的DAI及结直肠组织损伤学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但与SA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组织中IL-2表达在治疗前后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P组和结肠宁组血清及肠黏膜组织IFN-γ水平较模型组下调,血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黏膜组织中仅结肠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P组和结肠宁组血清IL-4水平较模型组均上调,但只有结肠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黏膜组织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P组和结肠宁组血清及肠黏膜组织IL-10水平较模型组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P组和结肠宁组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4和IL-10含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S)。结论:DSS造模破坏Thl/Th2在结肠中的表达平衡。结肠宁能改善DSS所致的实验性溃结大鼠模型炎症,通过上调血清和肠黏膜组织IL-10水平、下调IFN-γ水平可保持Th1/Th2细胞间平衡,从而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0.
MicroRNAs与非可控性炎症相关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可控性炎症与肿瘤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约25%的人类肿瘤是由于非可控性炎症所引起,在几乎所有的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细胞及分子影响着肿瘤发生、发展的每一步。MicroRNAs(miRNAs)通过调控一些关键基因及其信号通路,参与了非可控性炎症相关肿瘤起始和进展过程的调控。深入研究miRNAs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为肿瘤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