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8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4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小儿颅内压增高征的观察及护理中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110021)甦红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马丽萍颅内压增高征(下称颅高压)是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及其它系统疾病都可能出现的常见急重症,但临床症状体征往往复杂多变,需分秒必争进行处理,如...  相似文献   
72.
73.
74.
肺结核合并肺癌1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5.
DIC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病因引起的高凝与出血的病理过程。其病理过程是由于血栓形成导致血小板的凝血因子的消耗以及由于纤维蛋白溶解引起各种凝血因子的蛋白水解消耗,因此病人血液的凝血性降低。白血病并发DIC是一种多见的原  相似文献   
76.
冠状动脉介入期间心室颤动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中发生心室颤动(VF)的原因。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行冠状动脉介入的患者1086例,回顾性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术中心电、压力监测等资料。结果:13例VF(发生率1.2)均为男性,其中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手术11例,择期手术2例。造影发现单支血管病变4例,2支病变4例,3支病变5例。VF发生在右冠状动脉10例,前降支冠状动脉1例。2例VF出现于冠状动脉造影术中,4例出现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6例出现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术前预防性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时。所有患者均经非同步直流电复律1次或多次、以及胸外心脏按压、用肾上腺素后抢救成功。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时发生的VF更多见于对右冠状动脉的操作中,其发生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临时起搏电极的安置以及操作者的经验等因素有关。及时发现和处理得当,临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7.
心内科研究生临床专业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理论知识、临床思维、操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心内科研究生的临床专业能力,以期提高其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切开引流术后换药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30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切开排脓患者,采用脂质水胶材料引流换药,结合抗感染治疗,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观察引流效果及创口愈合时间。结果:采用脂质水胶材料做引流条,创口愈合时间基本在5~15天,平均7天。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坚持换药对恢复是非常重要的。采用脂质水胶材料做引流条可以减少创口粘连,减少出血,减轻疼痛,创口愈合快,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9.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是男性患者中致死率最高的癌症,在女性患者中,仅次于乳腺癌及肠道肿瘤,排列第三。世界上每年死于肺癌的人数高达120万[1]。与此同时肺结核亦是高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疾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结核杆菌。中国是肺结核高负担国家,每年约有130万人患肺结核,205000人死于肺结核[2]。肺结核与肺癌病因虽不完全相同,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迥异,但两者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容易导致两者的误诊、误治,若两者合并更给诊断、治疗带来困难。本文总结近几年来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有关文献,就其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0.
血小板ADP受体及其抑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40年前人们就发现ADP这个来源于红细胞的因子,既可影响血小板粘附,也可诱导血小板聚集,作为最重要的参与止血与血栓过程的介质之一,它很快得到了认可。20年后,一种抗血小板药噻氯匹啶(ticlopidine)被发现,作为一个选择性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剂,其作用机理也被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