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7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223篇
内科学   15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152篇
综合类   626篇
预防医学   30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8篇
  4篇
中国医学   210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饶春燕  乐湘华 《重庆医学》2012,41(10):1019-1021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腺的炎症性疾病,重症时可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甚至死亡。近年来与该疾病发生和进展相关的信号分子和通路成为研究热点。一个重要的信号分子,核转录因子-κB(NF-κB),已被证实在AP炎症进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调控很多与免疫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而这些基因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因素。方法选择老年住院患者329例,自动化邻苯三酚比色法测定血浆SOD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降低组(<129 U/mL)和正常组(≥129 U/mL),比较两组间主要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引起SOD水平降低的因素。结果降低组患者的年龄、C反应蛋白水平、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细菌性肺炎和(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比例均较正常组高(P<0.05)。血浆SOD水平与年龄、CRP呈负相关(r分别是-0.447,-0.205,均P<0.05)。老年患者血浆SOD水平降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增长、CRP升高,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细菌性肺炎和(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结论高龄、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细菌性肺炎和(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老年患者血浆SOD水平降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K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所有的住院DKD患者800例。根据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将患者分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组(558例)和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组(242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吸烟史、饮酒史等一般资料,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肾功能、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Apoa)、甲状旁腺素(PTH)、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脑钠肽(BNP)、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血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等指标。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00例DKD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558例(69.75%),其中冠状动脉疾病(CAD)、左心室肥厚(LVH)、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脑血管疾病(CVA)、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LA)的患病率分别为12.50%(100/800)、 4.13%(33/800)、4.37%(35/800)、13.75%(110/800)、35.00%(280/256);DKD患者慢性肾脏病(CKD)1-5期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分别为2.50%(20/800)、3.75%(30/800)、12.50%(100/800)、17.50%(140/800)、33.50%(268/800),DKD不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38,P=0.001)。合并心血管疾病组与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SBP、饮酒率、吸烟率、HbA1C、Scr、SUA、TC、LDL-C、UACR、Apoa、PTH、β_2-M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UA、Apoa、LDL-C、UACR及β_2-MG水平是DKD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DKD患者易于检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年龄、SUA、Apoa、LDL-C、UACR及β_2-MG水平影响DK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分析高频电波刀行电圈(LEEP)切除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5例高频电波刀行电圈治疗宫颈病变的患者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镜活检诊断病情,术后对患者进行LEEP病理诊断,电极的进出位置应位于病变外缘或炎症边缘3 mm处,对于CIN和HPV患者,在病变部位边缘5 mm处进出电极。结果 LEEP病理诊断结果与阴道镜活检筛检结果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术后随访结果显示,仅有8.65%患者出现核异质和细胞核肥大。结论高频电波刀行电圈切除术对于各类宫颈病变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5.
白细胞介素(IL)-1β是导致1型和2型糖尿病β细胞凋亡的关键细胞因子.高血糖、肥胖、脂代谢紊乱等是2型糖尿病中影响IL-1β升高的主要因素,其中诱导凋亡的机制涉及一氧化氮合酶、核因子кB等信号转导途径.深入研究IL-1β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从免疫学的角度研究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将有助于开发防治2型糖尿病的新药.  相似文献   
56.
在反复暂时性肝动脉阻断治疗肝癌的基础上,作设计了反复暂时性肝动脉、门静脉阻断并双介入治疗方法对12例晚期肝癌患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患经去血供等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AFP下降.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本方法既发挥反复暂时性肝动脉阻断治疗肝癌的优点,又可以阻断肿瘤内的门脉供血,同时配合双介入治疗,对门静脉癌栓有一定效果,因此不失为晚期肝癌的一种新的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系统化康复训练路径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进行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一般的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在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患膝和健膝关节位置重现偏差与本体感觉恢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健侧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侧膝的总平均偏差明显好于对照组(P <0. 05);在患者的本体感觉恢复程度上研究组同样好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用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能尽快使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可以加快患者自主行走这一目标的实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在梳理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支付制度历史沿革、主要改革做法及成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改革中存在的支付标准不够科学合理、支付制度改革缺乏系统性和联动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等问题及深层次的制度原因,进而提出推进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支付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包括谈判确定支付标准,创新支付方式改革的“组合拳”,逐步推进支付制度改革系统工程,建立支付制度改革激励作用的传动机制.  相似文献   
59.
阐述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支付制度理论,梳理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服务支付制度的现状,并对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遵循分类指导原则,调整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支付方式;二是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支付方式,实行按项目付费的后付制;三是改革绩效工资制度,将对医务人员的支付与其服务数量和质量直接挂钩;四是设计以效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指标,逐步提高按绩效支付比例;五是逐步整合医保门诊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实行按人头支付.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评价药物干预治疗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将126例高血压组患者分为2组:药物干预组62例(A组)和非干预组64例(B组),50位健康人为对照组(C组)。药物干预组采用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口服普罗布考0.5g,2次/d,阿司匹林100 mg,1次/d,阿托伐他汀10 mg,1次/d,服用12周;非干预组不服用上述药物,其他降压等治疗措施均与干预组一致;然后用超声技术检测IMT、收缩末内径和舒张末内径,观察IMT、IMT/Ds、PP、DS、Dd以及DS-Dd的变化。结果药物干预前高血压A组、B组的mIMT[(1.2±0.2)mm、(1.2±0.3)mm]、IMT/Ds [(13.7±2.0)%、(13.6±1.9)%]均较健康对照组[(0.8±0.1)mm、(11.5±1.6)%]显著升高(P<0.01)。药物干预后A组的PP、DS、Dd[(46.3±6.6)、(7.1±0.9)、6.9±0.8)]降低,DS-Dd(0.6±0.2)增加(P<0.05)。而B组未实施药物干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A组的TC、TG、LDL-C、hs-CRP、ox-LDL[(4.3±0.3)、(1.3±0.2)、(1.6±0.6)、(2.6±0.6)、(3.4±1.2)、(4.4±1.1)]等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而B组未实施药物干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管超声可以定量反映高血压病患者药物干预治疗前后血管弹性功能的变化,颈动脉弹性功能对心血管疾病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