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8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219篇
内科学   15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152篇
综合类   620篇
预防医学   30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6篇
  4篇
中国医学   208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手术指征选择。方法:总结2000年至2013年收治的185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术后近期远期结果(生活质量、病人满意率、抗反流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复发),分析腹腔镜抗反流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185例病人均顺利施行腹腔镜抗反流手术(食管裂孔修补+胃底折叠),手术用时50~200 min,术中失血10~100 mL,无中转开腹和手术死亡病例。20例病人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经针对性处理后痊愈;术后并发慢性吞咽困难16例,多为轻、中度;163例GERD病人术后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手术满意率达88.1%;166例病人术前胃食管反流症状典型,术后152例症状明显改善(91.6%),14例无缓解。随访见8例术后复发,其中2例合并食管裂孔疝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安全可行、疗效可靠,但术前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评价当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勤保障、公众教育和人员培训能力的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随机抽取4个省(市)作为调查样本,采用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制的<省/地级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66份,问卷回收率为90.91%.80%的地市(州)有专门机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和调配工作,65%的地市(州)制定了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和标准,35%的地市(州)制定了应急物资储备点的标准,25%的地市(州)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物资定期检测、维护和更新管理办法,45%的地市(州)制定了日常工作财政预算,27%的地市(州)建立了应急资金的储备标准,28%的地市(州)制定了应急储备资金紧急调用程序,4省(市)后勤保障子问卷平均标准得分为43.33,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35.65~51.01).25%的地市(州)在近2年中开展培训需求调查,53%的地市(州)制定了应急人员培训规划,20%的地市(州)制定了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价办法,80%的地市(州)指定了专门机构负责公众教育工作,23%的地市(州)制定了公众教育管理办法.4省(市)公众教育和人员培训子问卷标准得分均数为47.43,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40.69~54.17).结论:当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勤保障、公众教育和人员培训能力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各级政府应迅速采取措施加强这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3.
中药独活,羌活的本草沿革和植物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中药独活、羌活的本草沿革,品种分化,植物来源,现代品种论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证、整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4.
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诊断脑动脉瘤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及局限性。方法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2例完成64层螺旋CT模板扫描和CTA增强扫描后进行数字减影,将减影和常规CTA原始图像分为2组(DSCTA组和常规CTA组),比较2组后处理时间,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 DSCTA组较常规CTA组后处理时间明显缩短:2组对Willis动脉环及其远段脑动脉的重建图像质量及动脉瘤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而对Willis动脉环近段动脉的重建图像质量及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DSCTA明显优于常规CTA;常规CTA对血管外病灶显示清楚.而DSCTA与DSA均未能显示。结论 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简单、无创、去骨效果良好,综合常规CTA与数字减影CTA全面分析脑血管情况,效果优于DSA检查,是脑动脉瘤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5.
Meta分析中失安全系数的估计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医学统计学(medical statistics)的发展,定量综合出诸多同类研究效应的总效应已经成为可能。1976年G.V.Glass总结了各种“合并统计量”的文献综合研究方法,称之为“meta analysis”;1985年L.V.Hedges定义:Meta分析是用以汇总许多同类研究结果的各种定量分析;1991年neiss和Gross定义:Meta分析是一类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6.
云南不同产地灯盏细辛药材中灯盏乙素的HPLC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灯盏乙素的含量为指标来比较云南不同产地灯盏细辛药材的质量差异。方法:灯盏细辛药材经50%乙醇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C18柱,用甲醇-乙腈-0.5%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灯盏乙素的含量。结果:云南不同产地灯盏细辛中灯盏乙素的含量在0.72%~2.95%之间,平均含量1.40%.结论:云南不同产地灯盏细辛药材质量基本一致,以弥勒县等传统产区的药材灯盏乙素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7.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识别、评价和缓解能力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识别、评价和缓解能力的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随机抽取4个省(市)作为调查样本,采用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制的《省/地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66份,问卷回收率为90.91%。58%的地市(州)识别了当地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8%的地市(州)对所识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风险评价,8%的地市(州)对当地易发生事故的厂矿企业及大型设施进行了风险评价,10%的地市(州)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确定了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重点,10%的地市(州)针对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了专门预防策略,5%的地市(州)对当地居民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估,57%的地市(州)开展过或正在开展应对能力评价工作,4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识别、评价和缓解能力的平均标准分为24.05,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18.32,29.77)。结论风险识别、评价和缓解工作在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应采取措施提高此方面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18.
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的HPLC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的HPLC方法,对11个厂家26个批号产品的含量测定结果为0.92mg-4.06mg/片,差别很大,为全面控制三黄片质量,应在标准中增加盐酸小檗碱含量指标。HPLC法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前处理简单方便,测定快速准确,适用于生产质量控制和药品检验。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了解武汉市武昌区精神发育迟滞的卫生服务利用和需求以及满意度。方法 对108例一胎精神发育迟滞与正常儿童进行1:1对照入户调查。结果 就诊医院以附属医院和省级医院为主;就诊科别集中在儿科。最需要的服务机构是专科门诊、特殊教育学校。遗传咨询比例约50%。自费比例为37.96%,没有医疗保险。对医院满意度调查中一般57.41%,不满意26.85%,很满意15.74%。结论 有必要对高危人群宣传遗传咨询。要加强专科门诊建设和特殊教育发展规划,并从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以及社会救助中重视这一以前忽略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T改变在评估左心功能和临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87例ST段抬高并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0治疗的AMI患者,根据PCI治疗后ST-T段演变分为ST-T改变组(A组)和无ST-T改变组(B组)。根据发病后行PCI的时间分为≤6h组和≤12h组,观察心电图ST-T改变情况。结果PCI≤6h组和≤12h组患者ST段回落指数均〉50%,≤6h组回落程度显著优于≤12h组(P〈0.01)。A组患者PCI术后情况稳定,心功能情况较好;B组心功能情况较差,临床表现为多发性反复发作左心衰竭。A组患者随访第1个月和第6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优于B组。A组再发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56%,明显低于B组的34.62%(P〈0.05)。结论通过监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心电图ST-T变化情况,可以更好地评价血管再通后心肌再灌注的效果,对评估AMI患者PCI术后心脏功能和临床预后情况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