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4篇 |
免费 | 176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1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14篇 |
内科学 | 58篇 |
皮肤病学 | 18篇 |
神经病学 | 21篇 |
特种医学 | 140篇 |
外科学 | 81篇 |
综合类 | 245篇 |
预防医学 | 129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8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97篇 |
肿瘤学 | 2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102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目的 探讨丙酸氯倍他索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磷酸化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激酶B(AKT)途径的影响。方法 4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银屑病模型组(IMQ组)、预防性丙酸氯倍他索处理组(IMQ+pre-CLO组)、治疗性丙酸氯倍他索处理组(IMQ+thera-CLO组)。小鼠背部皮肤2 cm×3 cm面积脱毛,皮肤裸露,在脱毛部位涂抹咪喹莫特55 mg/只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每天1次。预防性丙酸氯倍他索处理组造模第1天起开始给药,治疗性丙酸氯倍他索处理组造模后第5天起开始给药,两种给药方式的丙酸氯倍他索剂量均为45 mg/只。第10天处理小鼠,皮肤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法分析小鼠皮肤中p-STAT3、AKT、磷酸化AKT(p-AKT)以及白介素17A(IL-17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小鼠相比,IMQ组小鼠皮肤出现明显鳞屑及红斑,表皮棘层明显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增加。与正常组比较,IMQ组皮损中的p-STAT3、AKT、p-AKT及IL-17A高表达(均P<0.05);丙酸氯倍他索处理后,与IMQ组小鼠相比,IMQ+pre-CLO... 相似文献
32.
33.
非淋菌性生殖道感染是指非淋球菌引起的生殖道感染,也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病原体为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尿道口轻度水肿,或有少量白色或淡黄色分泌物,尿道刺痒或灼热感,全身可无症状,尤其UU感染,无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其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培养[1].从1995年以来,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男性非淋菌性生殖道感染82例,并与单纯西药组2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改良开放和完壁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对慢性中耳病变患者平均纯音听阈(pure tone audiometry,PTA及骨导值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河南省中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慢性中耳病变患者共176例,其中84例采用改良开放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设为A组,另92例采用完壁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设为B组。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术后干耳率、术后PTA下降值、术后骨导下降值、术后气骨导差下降值、术后听力频率阈下降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PTA下降值、术后骨导下降值及术后气骨导差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50、500、1000、2000 Hz听力频率阈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4000 Hz听力频率阈下降值显著小于A组(P<0.05)。结论相较于完壁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改良开放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病变可获得相近听力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35.
36.
醛糖还原酶是糖代谢多元醇通路的限速酶。最新研究表明:心肌缺血时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强,抑制醛糖还原酶可以通过保护糖酵解途径和抑制氧化应激,减轻心肌缺血损伤,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作为潜在的治疗心肌梗死的有效措施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小干扰RNA(siRNA)阻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inhibitory factor,MIF)基因表达对糖皮质激素抑制脂质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及其细胞内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采用免疫荧光法观测siRNA转染效率,RT-PCR检测MIF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IF蛋白的表达;RAW2647细胞转染MIF siRNA后观察地塞米松(Dex)抗炎作用的变化,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前列腺素E2(PGE2)和白三烯B4(LTB4)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浆膜联蛋白Annexin 1和下游胞浆磷酸酯酶A2α(cPLA2α)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相比,MIF siRNA能有效阻断细胞内源性MIF蛋白的表达,增强RAW2647细胞对Dex作用的敏感性;明显增强Dex抑制PGE2和LTB4产生的效应,增加胞浆蛋白Annexin 1的表达,抑制cPLA2α的磷酸化。结论:MIF siRNA能增强糖皮质激素抑制脂质炎症介质PGE2和LTB4的释放,且可能是通过影响Annexin 1-cPLA2α信号通路实现的。阻断内源性MIF蛋白的表达可显著增强RAW2647细胞对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8.
39.
联合放、化疗与单一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联合放、化疗与单一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心电图变化特点,为放、化疗联合治疗所致心脏毒性预测提供参考。方法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在我科住院接受含表阿霉素、紫杉醇方案化疗或联合放疗的术后乳腺癌患者共47例,其中联合放、化疗组(简称联合组)29例,单一化疗组(非联合组)18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如年龄、既往史、肿瘤部位及表阿霉素、紫杉醇和放疗剂量等。结果联合组11例(37.9%)心电图异常,非联合组2例(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7,P=0.048)。异常的心电图种类较多,没有特征性改变。联合组异常心电图出现的时间为放疗后序贯化疗2个周期后(总的化疗周期为4~5个周期),非联合组为化疗第5~7个周期出现。提示放、化疗联合治疗心脏受损的比例增加,从而降低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年龄>60岁的患者出现异常心电图的比率高于年龄≤60岁患者(z=-2.094P=0.036)。统计学上没有显示心电图的异常与患者高血压病史、肿瘤部位、放化疗的剂量相关。但合并高血压的乳腺癌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比率(54.5%)高于无高血压病史者(27.8%)。结论放疗增加表阿霉素与紫杉醇的心脏毒性,降低了其耐受剂量,同时提示在放化疗期间定期复查心电图,尤其对年龄>60岁和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尤其 相似文献
40.
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治疗骨转移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置入在骨转移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2例不同来源骨转移瘤患者采取^125I粒子永久置入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骨痛缓解及术后病灶影像改变的情况。结果^125I粒子永久置入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有效率为91%(20/22),术后2个月粒子置入病灶的影像检查结果显示,32个骨转移灶中,完全缓解(CR)4个、部分缓解(PR)18个、稳定(NC)10个,总缓解率68.7%,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组织间永久置入^125I粒子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轻,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