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构建并鉴定一种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的动物模型。方法:AMR动物模型采用Wistar大鼠作为供体,SD大鼠作为受体。将Wistar大鼠背部皮肤移植至SD大鼠背部,构建同种异体大鼠皮肤移植模型,分别在皮肤移植后1、3、7、10、14、21、28、35 d取大鼠血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ie,DSA)。在DSA最高时将供体肾脏移植至受体,构建同种异体大鼠肾移植AMR动物模型。分别于肾移植术后1~5 d收取移植肾及血清标本,行常规病理染色、C4d免疫荧光染色,以及血清DSA检测。结果:大鼠受体的血清DSA在皮肤移植术后第14天达到最高。相较于各对照组,AMR组大鼠移植肾出现显著的管周毛细血管炎和肾小球炎,免疫荧光示管周毛细血管C4d沉积显著增多,血清DSA显著升高(P < 0.05),管周毛细血管炎、肾小球炎、C4d评分显著增高(P < 0.05)。结论:成功构建并鉴定一种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AMR的动物模型。该模型操作简便易行,稳定性和性价比较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2.
Weperformedmodifiedsigma rectovesicaloperationon 1 4patientswithbladderorprostatecancersfromFebruary 1 998toDecember 1 999andachievedexcellentclinicalresults.MaterialsandMethodsClinicalmaterials Therewere 1 2malesand 2females;ofwhom 1 1caseshadmultipleorrecurrentb…  相似文献   
173.
大型综合性医院临床医师“三基”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当前临床医师“三基”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方法、措施等意见和建议,供今后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三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4.
肾移植患者抗HLA抗体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抗HLA抗体的水平与移植肾急性排斥的关系.方法和结果采用美国加州大学的泰萨奇板检测法,对46例尸体肾移植患者(男34例,女12例;年龄20~63岁)进行手术前,术后1周、2周、1个月血清中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并分析其与肾移植急性排斥的关系.46例患者中,移植前PRA阳性者(PRA>10%)13例(28.3%),PRA阴性者33例(71.7%).移植前PRA阳性者中有6例PRA>50%(51%~80%),术前行血浆置换,并口服免疫抑制剂.肾移植后PRA阳性组中有6例发生急性排异,其中2例甲基泼尼松龙(MP)冲击失败后切除移植肾恢复血透.PRA阴性组中有6例发生急性排异,其中3例经MP冲击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经MP冲击无效,改用抗T淋巴细胞球蛋白(ATG)冲击后,肾功能恢复正常.两组相比排异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PRA阳性者有17例(其中术前PRA阴性者4例),发生排异者9例(其中3例为术前PRA阴性).术后PRA阴性者中有3例发生排异.两组相比排异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肾移植术前体内PRA水平对移植肾排异有显著影响,术后体内PRA水平影响移植肾急性排异的发生和转归.  相似文献   
175.
尿道下裂与扩大的前列腺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道下裂患者扩大的前列腺囊发生率及对尿道成形术的影响与处理方法。 方法 通过体检、尿道造影、尿道膀胱镜检查对 52例尿道下裂患者扩大的前列腺囊的发病率及程度 ,单纯尿道下裂与同时合并扩大的前列腺囊患者尿道成形术后尿瘘发生率进行分析。 结果  52例中合并扩大的前列腺囊 1 6例 ,占 31 %。阴茎头型 5例、阴茎型 8例、阴茎阴囊型 2 0例、会阴型 1 9例 ,合并扩大的前列腺囊分别为 0、1、6、9例 ,且随尿道下裂严重程度的增加级别增高。术后尿瘘发生率单纯尿道下裂为 1 8.2 % ,合并扩大的前列腺囊者为 4 6 .7%。 结论 随尿道下裂程度增加 ,扩大的前列腺囊发生率及程度增加 ,术后尿瘘发生率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6.
肾移植30例术后微嵌合监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肾移植术后微嵌合体检测的不同方法,并对其在肾移植术后微嵌合体监测中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30例接受男性供肾移植的女性受者进行检测,聚合酶联反应方法测定人性别决定基因(PCR—SRY)、聚合酶联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方法测定人类自细胞抗原(HLA)-DQA分型(PCR—SSOPH—HLA—DQA)、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联反应方法测定HLA—DR分型(PCR—SSP—HLA-DR)微嵌合体,比较其灵敏度、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及费用。结果:经稀释实验对比PCR—SRY的灵敏度高于另外2种方法;微嵌合体总阳性检出率3种方法分别为PCR—SRY63%;PCR—SSOPH—HLA—DQA56.6%;PCR—SSP-HLA—DR43.3%;所耗费用PCR-人性别决定基因(PCR—SRY)最低,PCR-SSOPH—HLA—DQA最高。结论:3种方法均可用于肾移植术后微嵌合体的监测,接受男性供体的女性受者微嵌合体监测方法首选PCR-SRY,而男性受者肾移植术后微嵌合体监测以选择PCR—SSP—HLA—DR方法为宜。  相似文献   
177.
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的诊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移植患者并发VZV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2年,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即可诊断带状疱疹,必要时可取水疱液检查;63例患者在发生VZV感染后均根据血环孢素A(CsA)浓度谷值和峰值适当减少CsA用量,或调整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方案。53例采用阿昔洛韦5~10mg·kg-1·d-1静脉滴注4~10d,治疗有效;另10例阿昔洛韦治疗效果不明显,6例改用更昔洛韦,4例加用更昔洛韦,剂量为5~6mg·kg-1·d-1,其中9例治愈,1例死于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的呼吸衰竭。所有患者在抗VZV感染的同时均使用抗生素,以防止合并细菌感染,并给予止痛、神经封闭以及生物反馈等综合治疗。本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4%(62/63)。结论肾移植术后VZV感染多发,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上合理用药非常重要,并相应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对VZV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8.
179.
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附5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对53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前均由病理检查确诊,Gleason评分≤7分,盆腔CT、MR和ECT示无瓮腔淋巴结、精囊和骨转移.手术经腹膜外顺行径路切除前列腺,标本自脐下切口处取出。12例术中行盆腔淋巴结活检.5例行保留性神经前列腺癌根治。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90min(110~270min),出血120~1200ml,平均320ml,术中直肠损伤2例,4例术后病理示切缘阳性。术后12例出现不同程度尿失禁,均在术后3月内恢复尿控。12例行盆腔淋巴结活检者均未发现阳性淋巴结,5例保留性神经患者中3例术后随访勃起功能良好。随访3~30个月,无尿道狭窄和尿失禁。结论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取得与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同样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0.
徐婕  许春红  哈维超  顾民 《海南医学》2013,24(6):890-891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的门诊量日益激增,人们对就医过程中的舒适感受和便捷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医院的发展呈现不断扩建、更新改造的态势。江苏省人民医院现有门诊于2006年启用,当时设计3000人次的门诊量,鉴于现在日挂号量超万人的门诊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