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输尿管恶性横纹肌样瘤临床十分罕见,本院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因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2个月于2006年8月入院.病程中无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闲难.  相似文献   
112.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积极作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所肯定和接受。从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发生情况和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建立、分类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概述,并就如何加快我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地建设与完善,充分保障患者安全提出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初步探讨连续性全尿道保留技术在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前瞻性收集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病理学分期≤pT2c期, Gleason评分≤7分,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20 μg/L, MRI检查结果提示尿道和前壁无肿瘤侵犯, 既往无尿道严重外伤史), 术前充分沟通后明确接受此术式的2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患者年龄(67.2±7.6)岁(范围:61~76岁)。手术由熟练开展单孔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医师实施。术后定期随访患者的尿控、肿瘤控制和手术并发症等;日尿垫用量0~1片为恢复尿控, 拔除导尿管后24 h内尿垫用量0~1片为即刻尿控。结果所有病例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28.4±22.4)min(范围:100~145 min), 术中出血量(68.2±13.7)ml(范围:50~120 ml), 4例发生尿道损伤并进行缝合修补。术后24 h、1周、4周和7周尿控恢复率分别为80.0%、84.0%、92.0%和100%。术后大切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1例前列腺基...  相似文献   
114.
腹膜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21例,其中肾盂癌14例,输尿管癌7例,右侧11例,左侧10例,男13例,女8例,年龄36~72岁,平均41岁.病理分期:A期15例,B期6例.病理分级:GradeⅠ 7例,GradeⅡ 9例,GradeⅢ 5例.结果:手术成功20例,1例因术后出血改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00-360 min,平均210 min.术中出血85~320ml,平均146ml,术中均未输血.患者术后1~3天恢复排气并进食,2天后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4~12天,平均7天.术后随访1~30个月,无肿瘤复发,丝裂霉素间断膀胱灌注.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手术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有可能成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主要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研究单孔腹腔镜下脱套式最大限度功能尿道保留在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3月—202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前列腺癌的9例患者,采用单孔腹腔镜下脱套法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观察患者的术中情况、尿控恢复时间、术后病理,利用日尿垫用量评估术后尿控情况,术后随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需额外增加通道或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6.7 min,平均出血量为94.4 mL,2例患者在术中轻微局部尿道损伤而行缝合修补,未发现其他术中并发症。2例包膜受侵犯,1例切缘阳性,所有病例无尿道浸润;拔除导尿管后,完全和基本即刻尿控率分别为 4/9(44.4%)和 6/9(66.7%),平均完全和基本恢复尿控时间为 25.1 d和12.9 d,3个月内完全和基本总尿控率分别为8/9(88.9%)和9/9(100.00%);术后1、3、6个月的随访PSA值均<0.01 ng/mL。 结论:单孔腹腔镜下脱套法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的新术式安全可行,可提高患者术后的尿控率。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回肠膀胱术的临床可行性,并总结手术技巧?方法:对3例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并在腹腔镜下施行回肠膀胱术?结果: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320?280?270 min,出血量350?450?33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6?18?19枚,均为阴性,手术切缘阴性?术后3 d肠功能恢复,术后2周拔除单J管,无肠瘘尿瘘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8 d?术后随访分别为22?18?6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回肠膀胱术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解剖结构显露较满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手术难度较大,须熟练掌握各种腹腔镜操作技术后方可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17.
HMB-45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HMB45 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3 例肾肿瘤进行了HMB45 及多种抗体的检测。 结果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组织中HMB45 有良好表达,而其他肿瘤组织中均无HMB45 表达。 结论 HMB45 的表达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诊断中是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8.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虎  殷长军  张炜  顾民  钱立新  徐正铨 《江苏医药》2006,32(10):921-922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56例。术前CT检查临床分期:T1N0M054例;T2N0M02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05(60-270)min,术中出血平均125(40-400)ml,发生手术并发症5例。术后病理诊断示透明细胞癌49例,颗粒细胞癌5例,嫌色细胞癌2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除1例失访外,余55例患者均未出现切口种植,无肿瘤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9.
抗CD3单克隆抗体治疗肾移植术后耐激素性排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配型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环孢菌素A(CsA),FK506等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但是,严重排斥反应的发生仍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重要因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71%,其中耐激素性排斥反应约有20%[1]。我们近5年来诊断和治疗12例  相似文献   
120.
顾振卫  顾民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2):1349-1350
及时准确测定血糖可反映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病人的代谢状况。目前血糖、HbA1c等已广泛用于临床,1,5-脱水-D-山梨醇(1,5-anhydro—D—glucitol,1,5-AG)作为一种新血糖控制指标,也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血清1,5-AG与HbA1c、FBS相关性分析,旨在探讨其在糖尿病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