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5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202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74篇
  1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对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无并发症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0例50眼,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3mo,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各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术前及术后3mo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 mo的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76, P=0.001);术后3 mo 的眼压为15.63±3.11mmHg,较术前(45.12±5.30mmH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P=0.000);术后3mo的前房深度为3.57±0.02mm,较术前(1.43±0.25mm)明显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6,P=0.001);术前、术后前房角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32,P=0.000;Z=-2.432,P=0.016;Z=-4.379,P=0.000;Z=-4.538, P=0.000)。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够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心肌节段应变值评价冠心病(CHD)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79例临床疑诊CHD但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室壁运动无异常的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任意一支冠状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狭窄≥50%作为CHD诊断标准,分为两组,其中CHD组40例,对照组39名。回顾性分析两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包括体质量指数(BMI),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 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指标 。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应变值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左前降支供血区缺血心肌节段共252段,左回旋支供血区缺血心肌节段共95段,右冠状动脉供血区缺血心肌节段共110段。两组间BMI及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牛眼图颜色均一,各节段曲线分布规律,形态一致;CHD组牛眼图可见缺血节段颜色变浅,应变曲线紊乱、变形、峰值前移、后移或倒置。CHD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供血区AS、CS、LS及RS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均<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S诊断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心肌缺血的敏感度最高,分别为90.1%、89.5%、89.1%,而AS的诊断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0.8%,83.1%、89.2%。结论 CHD患者各缺血节段应变值均减低。采用3D-STI可定量评价左心室节段运动异常,在诊断心肌缺血的应变指标中,LS敏感度最高,AS特异度最高。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滤波技术,排除震荡电位干扰,准确测量闪光视网膜电图a波、b波的隐含期及振幅。
  方法:对15例30眼门诊健康体检者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通频带为0.6~300 Hz和0.6~70 Hz时,分别测量a波、b波的隐含期及振幅,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将通频带设置为0.6~70Hz时,a波、b波表现为单峰,对比通频带为0.6~300 Hz时, a波、b波的隐含期延长,振幅下降(P<0.01)。
  结论:将通频带设置为0.6~70 Hz时能获得光滑的a波、b波波形,能准确测量a波、b波的隐含期及振幅。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医院导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针对问题对导医人员进行服务礼仪的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优化就诊流程。结果导医工作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主动耐心的指导,加强导医人员服务的连续性是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IGRA,T-SPOT.TB)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活动性肺结核组(观察组)120例和非结核病组(对照组)84例共计204例,两组患者均行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血清结核抗体检测(TB-Ab),T-SPOT.TB检测,比较三种方法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外周血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度为90.0%,明显高于TST(50.0%)和TB-Ab(55.8%)(P<0.05);外周血T-SPOT.TB、TST、TB-A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特异度分别为70.2%,65.5%,66.7%,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TST(81.2%vs 67.4%,P<0.05),但与TB-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vs 70.5%,P>0.05);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阴性预测值为83.0%,明显高于TST(47.8%)和TB-Ab(51.4%)(P<0.05)。结论 T-SPOT.TB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较好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TST检测及结核抗体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我国耳鼻喉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并对其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前来进行手术的520名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260人,对研究1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2组的患者在研究1组的基础上对相关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利用心理疏导、规范制度、病情实时检测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等措施进行防范.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手段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研究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研究1组,且研究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科学规范化的护理手段对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意义重大,因此在对耳鼻喉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预防可为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构建文明和谐的医疗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Bcl-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给予黄芪多糖(APS)的麻黄素损伤小鼠肾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讨黄芪多糖对麻黄素致损伤小鼠肾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麻黄素溶液后,低、高剂量APS溶液灌胃。采用比色法测定肾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检测肾组织Bcl-2及TGF-β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对照组小鼠肾组织CAT活性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低、高剂量APS组肾组织CAT活性显著高于实验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小鼠肾组织Bcl-2、TGF-β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低、高剂量APS组肾组织Bcl-2、TGF-β1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结论:APS能提高麻黄素损伤小鼠肾组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肾组织Bcl-2、TGF-β1蛋白的表达,对麻黄素致损伤小鼠肾组织有明显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多巴胺D2受体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关联分析,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了123例PD患者(PD组)与124名健康成人(对照组)多巴胺D2受体基因启动子多态性。结果 PD组-141△C等位基因频率为8.5%,对照组为11.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国汉族人PD组组和对照组-141△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意大利南部人群,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多巴胺D2受体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PD的遗传易感性无关,该多态性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29.
腺相关病毒(AAV)是一种有复制缺陷的非致病人类细小病毒.AAV载体利用病毒对细胞的感染能力,将携带的外源基因转移到细胞中,对长期基因矫正和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此成为传导目的基因的理想载体.因其宿主广泛、安全性强、介导外源基因持续表达等优点,现已用于多种肿瘤性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中.  相似文献   
30.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因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我科从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82例,多采用经额单处钻孔引流术,术后死亡1例,血肿复发2例,本文就CSDH术后复发原因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