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5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202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74篇
  1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ASA)联用PT方案[奥沙利铂(OXA)+多西紫杉醇(DOC)]抑制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增殖的作用。方法: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并计算各组药物的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率。结果:ASA可抑制HeLa细胞生长,作用24h时将肿瘤细胞聚集在G0/G1期并可诱导细胞凋亡。ASA与PT联用可显著抑制HeLa细胞增殖(P<0.05),不同时间PT增敏比依次为1.33、1.32、1.56,且联合用药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显著增强。结论:ASA与PT方案协同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增殖,ASA有望用于宫颈癌的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IUPU法(用镜体直接分离建立后腹膜腔的方法)建立腹膜后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IUPU法用镜体直接推赶腹膜后脂肪和腰部肌肉之间的疏松组织建立腹膜后腔72饲.结果 72例腹膜后腔顺利建立,其中71例完成手术,1例因输尿管结石下移改开放手术.用时3~8min,平均5min;无漏气;出血2~4ml;无胸、腹膜及脏器损伤.结论 该方法在直视下进行操作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有效、视野清晰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妊高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血清瘦素 (lep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 36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和 30例正常孕妇 (正常妊娠组 )产前及产后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中、重度妊高征患者产前瘦素水平为 15 .19± 6 .74 ng/ 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的 10 .11± 2 .80 ng/ m l(P<0 .0 5 ) ;轻度妊高征组患者产前瘦素水平 12 .77± 4 .6 8ng/ ml与正常妊娠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妊高征患者产后瘦素水平为 5 .91± 2 .6 8ng/ ml,与产前 14 .5 6± 6 .30 ng/ ml相比 ,差异显著 (P<0 .0 5 )。妊高征组产后瘦素水平与正常妊娠组 5 .74± 2 .38ng/ ml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妊高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 ,与妊高征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应用Philips HDI-4000超声诊断仪,对5882例胎儿中经二维超声检查发现可疑畸形的34例进行检查,显示立体图像。结果实时三维成像检查32例,失访2例,其余均经随访证实。胎儿畸形包括脊柱裂(均伴脊膜膨出)12例(占37.50%),脑积水6例(占18.75%),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3例(占9.38%),骶尾部畸胎瘤、心脏异常、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婴儿型多囊肾各2例(分别占6.25%),肛门闭锁、内脏膨出、短肢畸形各1例(分别占3.13%)。结论实时三维超声的成像技术可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可提高胎儿畸形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IBM-PC及其兼容机之间的点点通讯,加装调制解调器通讯距离可达数公里。采用该技术可完成厂部与车间两级计算机系统的分级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目前适合我国卫生经济条件的妊娠期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的筛查界值.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6年4月1日至2006年9月30日在全国18个城市25家医院保健并进行首次50 g GCT的16 286例孕妇,对其GCT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以NDDG标准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50 g GCT的界值选取7.2 mmol/L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2%和59.0%,选取7.8 mmol/L时分别为96.0%和73.0%,选取8.3 mmol/L时分别为90.2%和81.5%;以ADA标准诊断GDM,选取GCT界值为7.2 mmol/L时敏感度为97.9%,特异度为60.4%;选取7.8 mmol/L时分别为96.2%和74.7%;而选取8.3 mmol/L则分别为87.0%和83.1%.以NDDG标准诊断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包括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选取7.2 mmol/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7%和61.4%,选取7.8 mmol/L时分别为95.4%和75.8%,选取8.3 mmol/L时分别为84.9%和84.1%.结论 据我国目前的卫生经济情况,以7.8 mmol/L作为50 g GCT的界值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1月~2003年10月我们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失血大鼠心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ɑ,HIF-1α)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用清洁级SD大鼠,建立不同程度的失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ON)、失血10%(10-BL)组、失血20%(20-BL)组和失血30%(30-BL)组,利用Powerlab八道生理记录仪监测心功能指标,采用RT-PCR检测HIF-1α mRNA在失血后30 min、1 h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IF-1α在心肌细胞中的分布.结果 不同程度失血后,心功能均降低,1 h比30 min降低明显(P<0.05);RT-PCR半定量结果 显示,与CON组相比,10-BL、20-BL、30-BL组HIF-1α mRNA表达逐渐增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 表明,HIF-1α主要分布在心肌细胞细胞质中,在细胞核内也有分布.结论 随失血程度增加,时间延长,HIF-1α表达增加,HIF-1α可能参与失血导致的低氧状态下心肌代谢的适应性调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IGRA,T-SPOT.TB)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活动性肺结核组(观察组)120例和非结核病组(对照组)84例共计204例,两组患者均行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血清结核抗体检测(TB-Ab),T-SPOT.TB检测,比较三种方法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外周血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度为90.0%,明显高于TST(50.0%)和TB-Ab(55.8%)(P<0.05);外周血T-SPOT.TB、TST、TB-A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特异度分别为70.2%,65.5%,66.7%,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TST(81.2%vs 67.4%,P<0.05),但与TB-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vs 70.5%,P>0.05);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阴性预测值为83.0%,明显高于TST(47.8%)和TB-Ab(51.4%)(P<0.05)。结论 T-SPOT.TB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较好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TST检测及结核抗体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背景:高强度、良好的适合性、可以接受的美学效果等都是牙科固定修复体所必须的。在材料的具体选择上应根据牙齿缺损的部位、范围以及有无龋坏组织等具体情况去选择。那么,哪一种材料更具有良好的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呢? 目的:从材料学及临床应用方面总结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并评价了玻璃离子水门汀、银汞合金、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恒磨牙邻面龋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口腔修复;材料;陶瓷;合金;相容性”为中文关键词;以“interproximal caries; permanent molar; filling” 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0相关文章。纳入与不同材料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及相容性分析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25篇文献为主重点分析对象讨论了口腔不同修复材料性能的重要性。 结果与结论:传统的合金类修复材料普遍存在硬度高、耐磨损等缺点,但因依靠机械固位,且修复洞缘微漏现象明显,必须严格制备洞型;而陶瓷类或粉剂类有黏着性,但硬度低,边缘密台性差。而随着纳米材料与技术的兴起和迅速发展,将口腔材料与纳米材料技术相结合,在引进改性和创新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理念、新的材料技术模式,必将在口腔医学领域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