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3篇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地区临床分离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 对中国西部地区10所医 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照2017年CLSI文件标准判读结果。结果 共收集2016年、2017年上述医院临床分离革兰阳性菌16558株和19263株,阳性菌中分离前3位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 球菌和肺炎链球菌。MRSA 2016年和2017年的分离率分别为34.9%和32.8%。MRSA对绝大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 MSSA。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菌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 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A组、B组除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外,B组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也有较 高的耐药率,对其它测试抗菌药物有较好的敏感性。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较高。 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结论 MRSA检出率有下降的趋势;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分离率处于较低水平;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对革兰阳性球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不同地区革兰阳性菌耐药性有所差异,应重视耐药性监测并加强抗菌 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尿液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在2015年全年门诊和住院患者送检的4 034例尿液标本中,培养阳性1 423例,阳性率35.28%。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9.09%,革兰阳性球菌占20.91%。分离的前5位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屎肠球菌,构成比依次为45.38%、9.11%、5.74%、5.56%和5.37%;产超大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6.0%和12.3%,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菌株。结论应加强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测,指导临床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中医主导的疼痛护理模式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共纳入2020年8月—2022年3月于连云港中医院针推科病区就诊的CNLBP患者72例,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2组患者均接受3周的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中文版恐惧-逃避信念问卷(FABQ-CHI)、疼痛发展过程变化问卷(PSOCQ)的评估。结果 干预3周后,2组患者FPS-R评分、ODI评分、FABQ-CH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试验组PSOCQ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主导的疼痛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CNLBP,改善腰椎功能,调节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RLS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8例常规应用银杏制剂及B族维生素,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0.7%,治疗组总有效率90.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普拉克索能有效控制RLS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脑血管病的发病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脑血管病患者血浆CGRP含量。结果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浆CGRP含量低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P〈0.01),重型患者低于轻型及中型(P〈0.01),伴原发性高血压病史的急性期患者血浆CGRP含量低于不伴原发性高血压病史者(P〈0.01);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CGRP含量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P〈0.01),重型高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不同基因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体外侵袭能力的差异,为进一步阐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机制及防控医院感染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 )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法( MLST)对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采用抗菌药物保护试验和流式细胞内化试验检测不同基因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侵袭能力。结果按照80%相似度为计算依据,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分12个PFGE基因型,2个优势型(Ⅰ和Ⅱ型)分别占25.6%(11/43)和34.9%(15/43),其它型别为少见型,占39.5%(17/43)。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Ⅰ型和少见型主要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 )(85.7%,24/28),而Ⅱ型均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100.0%,15/15)。 MLST结果显示,Ⅱ型菌株为ST-239型,Ⅰ型及其它型菌株ST型不定。抗菌药物保护试验结果显示,侵袭能力最强的3株菌的侵入率分别为3.27%、3.15%和3.09%,侵袭力最弱的3株菌的侵入率分别为0.22%、0.24%和1.16%。Ⅰ型菌株和Ⅱ型菌株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Ⅰ型和Ⅱ型菌株体外侵袭力均显著高于少见型(P均<0.01)。结论不同基因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侵袭力差异显著,优势克隆株特别是ST-239型MRSA菌株显示出较强的体外侵袭能力。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较高的科室应对该克隆株给予更多关注,加强感染防控措施,降低其医院内传播及感染率。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用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检测26 707例血清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以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作为检查抗梅毒螺旋体特异度抗体标准参考方法,分析判定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检测的假阳性率。方法 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9月1日~2014年3月5日的住院和门诊患者26 707人份血清,要求受检者空腹条件下采取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上机检测。使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对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Anti-TP)进行检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检测的26 707例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S/CO值在1~的标本数52例,经TPPA验证阳性数9例,阳性率17.31%; S/CO值在2~的标本数26例,阳性数9例,阳性率34.62%; S/CO值在3~的标本数26例,阳性数9例,阳性率34.62%; S/CO值在5~的标本数25例,阳性数11例,阳性率44%; S/CO值在7~的标本数25例,阳性数17例,阳性率68%; S/CO值在10~的标本数28例,阳性数24例,阳性率85.71%; S/CO值在13~的标本数23例,阳性数20例,阳性率86.96%; S/CO值在17~的标本数24例,阳性数22例,阳性率91.67%; S/CO值在21~的标本数29例,阳性数28例,阳性率96.55%; S/CO值在26的标本数104例,阳性数104例,阳性率100%; 总初筛阳性例数364例,总真阳性例数254例,阳性率69.78%; 假阳性率0.42%,阳性预测值69.78%。结论 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采用自动化检测、全封闭试剂,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结果更准确等特点。虽然其灵敏度高,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不可以仅凭其结果进行诊断,还需要TPPA方法进行补充检测确证。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大鼠反复前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脑白质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变化,探讨其规律,为对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反复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备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1周、2周、4周胼胝体、内囊和脑室周围GFAP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不同部位各时间点GFAP的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水平;在胼胝体、内囊GFAP的表达在1周时增加,2周时持续上升,4周时更明显;而脑室周围则在1周时上升,2周时达高峰,4周时回落但仍高于1周时的水平。结论反复前脑缺血后白质区GFAP表达明显升高,但不同脑区变化的规律和幅度略有差异,说明不同脑区对缺血的敏感性不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估中药五味子抗癌有效成分木酚素及其代谢产物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以及阴性的乳腺癌细胞株的体外作用,并评价五味子对于乳腺癌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利用ATP 生物荧光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ATP-TCA),检测五味子木酚素对50例乳腺癌的体外杀伤作用,并检测不同浓度五味子木酚素及其代谢物(END、ENL)对于ER(+)的MCF-7、T47D和ER(-)的MDA-MB-231、MDA-MB-435细胞株的杀伤作用。评价五味子的体外作用有效率及其与雌激素受体表型是否相关。结果:五味子对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体外杀伤作用,体外有效率为34.0%(17/50);五味子木酚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降低乳腺癌细胞株MCF-7、T47D、MDA-MB-435、MDA-MB-231的存活率,且该抑制作用和细胞雌激素受体的关系并不明显(P>0.05),五味子木酚素在较低浓度(0.1-30μmol/L)下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株MCF-7、T47D表现出促进增殖的作用,当浓度提高至100μmol/L后,五味子木酚素对MCF-7、T47D增殖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木酚素的低浓度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在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MDA-MB-231中并不明显,当浓度提高至100μmol/L后,五味子木酚素对MDA-MB-435、MDA-MB-231增殖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效应关系。ENL、END(3-1000μmol/L)在体外对乳腺癌细胞株存在显著抑制作用(P<0.05),并有剂量依赖效应,未发现其与细胞雌激素受体表型有关联(P>0.05)。木酚素在较低浓度区间(0.1-30μmol/L)促进ER(+)细胞株的增殖,但对ER(-)细胞株作用不显著。结论:五味子对乳腺癌细胞系以及乳腺癌患者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估中国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向成年MPN患者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采用骨髓增殖性肿瘤总症状评估量表(MPN-10)评估症状负荷,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30问卷(EORTC QLQ-C30)量表评估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