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韩惠云  闫晓鹏  王林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14-115,117
目的探讨B(A)基因携带者血型物质的产生情况,为B(A)表型的血清学鉴定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方法为两个B(A)表型献血者进行家系调查,对其中13例B(A)基因携带者的唾液及血浆进行血型物质检测。结果B(A)02基因携带者的唾液中均检测到ABH物质;B(A)04基因携带者的唾液中均检测到BH物质,未检测到A物质;同一家庭成员,在唾液中检出的弱血型物质,在其血浆中不易检出。结论B(A)02和B(A)04基因携带者的血型物质产生有一定规律,但还需要进一步积累和验证;唾液血型物质检测和血浆相比,具有简单、灵敏、结果易于观察等优点.是进行血型物质检测的理想标本。  相似文献   
22.
批量筛检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输血技术的核心理念是安全和有效输血。近年来,由于血液传染性指标的检测技术不断进步,经输血传染病毒的危险性已大幅度降低。但是,由于人类血型抗原系统的复杂性,由输血引起的输血免疫反应时有发生。保证患者输注免疫学"相容"的血液,预防输血不良反应,已成为广大输血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抗HCV初筛实验“灰区结果”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初筛实验采用ELISA法,发现的灰区标本重新离心处理后,进行双孔复试。结果仍为灰区的标本,采用荧光PCR技术检测。结果初筛ELISA实验共发现灰区结果59份;标本重新离心处理后,双孔复试仍为灰区的标本38份;38份灰区标本经PCR检测有1份阳性。结论①标本质量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应重视标本的采集及处理过程;②对灰区标本应进行双孔复试,最好是进行确证试验;不具备确证试验条件的实验室,可对双孔复试后仍为灰区的血液作报废处理,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4.
两种方法检测ABO血型结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平  韩惠云  王林 《山东医药》2004,44(29):23-23
近年来,我们采用微板法做ABO血型正、反定型,并与传统的玻片法进行了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优化选择冰冻亚型红细胞融化洗涤后的保存条件及使用效期,保证其在血型血清学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冰冻保存的亚型红细胞中,选择10份储存量较大、弱抗原与抗血清的反应强度为2﹢~3﹢的标本,融化洗涤后将压积红细胞各一分为二,分别以AB型血浆和MAP红细胞保存液按1.5倍的比例悬浮,加入终浓度为0.05mg/mL的硫酸庆大霉素混匀后,再各等分为1、2、3、4四组,第1组始终放置2~6℃冰箱保存,第2、3、4组每天在室温分别放置0.5、1和2h后,再放入2~6℃冰箱保存,于保存0、10、20、30、40、50、60d时,分别检测四组红细胞上清中的FHb含量及红细胞A、B抗原的反应强度。以红细胞每天置室温1h再恢复2~6℃储存的模式下,FHb浓度达1.0g/L,同时红细胞血型抗原减弱达1﹢的最小储存天数再减10d作为其使用效期。结果(1)四组红细胞随着保存时间延长,上清FHb均逐渐升高;室温放置时间越长,上升幅度越大;以MAP作为保存介质,每天室温分别放置0、0.5、1、2h,FHb达到1.0g/L的时间分别为>60d、60d、50d、30d;以AB型血浆作为保存介质,则分别为50、40、30、10d。(2)四组红细胞随着保存时间延长,红细胞血型抗原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室温放置时间越长,抗原出现减弱的时间越早;以MAP作为保存介质,每天室温分别放置0、0.5、1、2h,血型抗原减弱达到1﹢的时间分别为>60、>60、60、40d;以AB型血浆作为保存介质,则分别为>60、60、50、20d。结论冰冻亚型红细胞融化洗涤后的保存质量与保存介质、温度、时间密切相关。以MAP红细胞保存液作为保存介质,置2~6℃冰箱储存,室温下使用时间每天控制在1h以内为其最佳保存条件;以MAP红细胞保存液作为保存介质的使用效期确定为40d;以血浆作为保存介质的使用效期则确定为20d。  相似文献   
26.
目的 :了解焦作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梅毒阳性率分布情况。方法 :梅毒检测采用ELISA方法 ,利用Excel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从 5 43 0 0名无偿献血者中检出梅毒阳性 5 8人 ,梅毒平均阳性率为 0 10 7%;男女梅毒阳性率存在明显的差异 ( χ2 =4 3 ,P <0 .0 5 )。结论 :焦作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率属于低发病区 ,本地区梅毒高发人群是文化程度低的无偿献血者 ,高发年龄 2 0~ 40岁 ,女性比男性更易感染梅毒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全自动加样系统出现强阳性标本拖带现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AT全自动加样系统加注稀释液及血清,当发现ELISA微板上从A排至H排连续出现2孔或2孔以上阳性结果时,分别用2种试剂进行复试。结果在4839份血液标本的检测过程中,由AT全自动加样系统引起的强阳性标本拖带现象共8份次。结论通过设置合适的加样参数、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标本处理工作,可避免强阳性标本拖带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开展,实现了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过渡。街头自愿无偿献血、流动采血车采血成为主要的献血方式。工作流程相应转变为现场体检、检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血红蛋白(Hb)]合格后采血的模式。由于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自动化微板法筛查献血者不规则抗体临界值的选择。方法通过已知不规则抗体阳性及阴性标本试验结果的OD值,选择判读是否凝集的临界值,并观察所选临界值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所选临界值判读准确率达99.89%,实现了不规则抗体检测的自动化、标准化、结果的数据化。结论自动化微板法筛查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适用于血站系统献血者的大批量筛选和管理。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ABO亚型的检测情况,分析亚型漏检的原因,探讨提高亚型检出率的方法,进一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对141036例无偿献血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并对相关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2006年1月-2009年12月相关数据设为A组(采取措施前),2010年1月-2011年12月相关数据设为B组(采取措施后),分析并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①检验科"异常"标本送检率,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②血型室正常血型确认率,AB两组具显著性差异;③血型室亚型确认率,AB两组具显著性差异.结论 无偿献血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ABO亚型,但在检测时却极易漏检,而检验科是避免亚型漏检的关键环节.加强血清学培训,初、复检使用不同厂家的高质量抗血清,改进红细胞稀释液,增设弱阳性质控品,自动化判读前增加肉眼判读程序以及强化工作责任心等措施,可进一步提高无偿献血者的ABO亚型检出率,使临床输血更加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