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的用量、副作用及处理原则。方法 分析65例被迫中断霉酚酸酯治疗的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使用霉酚酸酯时,白细胞下降,1例继发严重感染而死亡;19例出现胃肠道症状,1例较严重;6例使用普乐可复和霉酚酸酯后,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尝试中断使用霉酚酸酯。本组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8.5%(12/65),1年肾存活率92.3%(60/65),1年人存活率96.9%(63/65)。结论 使用霉酚酸酯的初剂量每12h750mg,多数患者可耐受,免疫抑制效果好,但也要个体化。对于使用霉酚酸酯后白细胞下降速度快、程度严重的患者最好停用霉酚酸酯;胃肠道反应严重的患者,可改进霉酚酸酯的服法;当出现免疫抑制剂肝损害时,首先要把环孢素或普乐可复的用量减至最低维持量,如肝功能不恢复,再减少霉酚酸酯的用量。 相似文献
32.
回顾性分析 5 1例年龄大于 60岁的高龄患者 (其中最大者 79岁 )的肾移植资料 ,以研究高龄尿毒症患者肾脏移植的特点。结果 :5 1例患者中 4 7例存活 ,4例死亡 ,1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 88.2 %和 86.2 %。 2例死于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合并心衰和肺部感染 ,1例于术后 5月死于重症肺炎 ,1例于术后 1年死于车祸脑出血。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 1例而切肾 ,急性排斥 4例 ,慢性排斥 2例 ,肾小管坏死 4例 ,CsA肝肾中毒 1 3例 ,粒细胞减少症 6例 ,移植后继发糖尿病 2例 ,肺部感染 9例 ,心功能不全 8例 ,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瘘 1例。提示 :高龄患者同样适合行肾移植手术 ,强调术前应充分准备 ,控制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 ,术后护理、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监测的及时合理 ,对肾移植成功至关重要 ;并提出对老年患者CsA的用量应偏低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高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采用分区法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切除治疗的效果及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处理。方法 2006年6月至2013年1月应用分区法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切除治疗80岁以上前列腺增生患者81例,患者平均年龄85.1岁,>85岁36例;合并高血压病65例,冠心病5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7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2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49例,糖尿病35例。并收集患者术前、术后资料和症状评分进行对照。结果本组81例患者,其中72例均安全实施手术,手术时间1794 min,失血量5094 min,失血量50250 ml。术后随访12个月,没有出现尿失禁,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4.3±3.1)ml/s上升至(14.4±3.2)ml/s,残余尿量(RUV)由术前(114.4±21.2)ml降至术后(26.7±9.2)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7.8±4.7)分降至术后(9.1±2.3)分,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的(5.6±1.1)分降至术后的(2.9±0.6)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高龄不是前列腺的手术禁忌,分区法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肾动脉狭窄可以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观察自体肾移植术在肾动脉狭窄及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3-12/2006-1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泌尿科收治的自体肾移植治疗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失败或再次出现狭窄的年轻患者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4岁,患者及其监护人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两例年龄较大的患者采用腹膜外入路,另1例经腹腔切取肾脏。肾脏均植于同侧髂窝,两例采用肾动脉与髂内动脉端端吻合,1例切取髂内动脉与左肾动脉吻合,将延长的左肾动脉与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3例均行肾静脉与髂外静脉端侧吻合,输尿管与膀胱隧道式吻合。采用门诊方式随访,观察手术对患者血压、肾功能的影响。结果:3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2周内血压均恢复正常,随访9 ̄36个月移植肾功能良好。结论:自体肾移植治疗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失败或再次出现狭窄手术成功率高,无并发症发生。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及患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年轻患者可选择自体肾移植术。 相似文献
35.
CYP3A5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他克莫司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活性。对预防。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逆转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等具有良好的疗效。但他克莫司治疗窗窄,不同的患者对他克莫司的代谢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3A5(CYP3A5)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以期发现他克莫司在不同个体间吸收、代谢差异的基因背景,建立个体化用药的药物代谢遗传学监控体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照观察,于2006—09/2008-03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肾移植中心和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完成。
对象:选择北京东直门医院和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正在随访的肾移植术后6个月以上稳定期患者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25~68岁,体质量45~86妇。同期汉族健康献血者92名为正常对照组,年龄1847岁,男49名,女43名。
方法:患者均使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强的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调整剂量使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在5-81μg/L左右,2次/d。除1例患者由服用环孢素A切换为他克莫司1年外,其他患者均肾移植后即服用他克莫司,持续半年以上。
主要观察指标:①用偏振荧光免疫法测定无影响条件下3次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指标。②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等生化指标。③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CYP3A5^*3目的基因片段,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CYP3A5^*3的多态性。④比较不同基因型之间他克莫司的浓度/剂量比的差异。
结果:CYP3A5^*3基因6986A→G中,^*1/^*1型为6例(9.7%),^*1/^*3型为26例(41.9%),^*3/^*3型为30例(48.4%)。^*1/^*1型和^*1/^*3型患者的他克莫司浓度/剂量比明显低于^*3/^*3型的患者(P均〈0.01),^*1/^*1型纯合子的血药浓度略低于^*1/^*3型杂合子,但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肝。肾功能、血糖、血红蛋白等指标在3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CYP3A5^*3基因多态性与他克莫司的服用剂量密切相关。对含CYP3A5^*3等位基因的患者在应用他克莫司时应较常规减少用药剂量并注意副作用的发生。而对CYP3A5野生型的。肾移植患者应适当增加服药次数以降低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36.
多囊肾患者肾移植术前是否需切除病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在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1192例 ,其中 18例 (1 5 % )为终末期多囊肾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8例多囊肾肾移植患者 ,男性 12例 ,女性 6例 ,年龄 38~ 6 7(平均 4 8)岁。均经B超、CT等检查确诊为多囊肾。合并多囊肝 7例。二次肾移植 2例。术前血肌酐 (SCr)平均 794 6 μmol/L ,均行血液透析 ,透析时间 1~ 4 8(平均 17 6 )个月。均伴有不同程度高血压 ,8例腰部疼痛且肾脏增大明显达髂窝 ,其中 6例有反复尿路感染史 ,5例有反复肉眼血尿。此 8例肾移植术前双侧多囊肾切除… 相似文献
37.
自 1996年 7月~ 2 0 0 0年 1月本院共收治肾移植术后合并尖锐湿疣患者 8例 ,门诊治疗 6例 ,住院治疗 2例。此 8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2 6~ 4 5岁 ,平均3 4岁 ,均已婚。发病时间为肾移植术后3个月至 6年。其中 2例承认有不洁性交史 ,6例否认有不洁性交史。临床检查见 :阴茎包皮、龟头、尿道外口多发乳头状或菜花样赘生物 2例 ,较大者约 1.0cm× 1.5cm ;尿道单发或多发乳头状赘生物 4例 ;肛门及肛管多发菜花状、乳头瘤样赘生物 1例 ;肛门、直肠及尿道同时有多发乳头样赘生物 1例 ,该患者肛周赘生物小的约米粒大小 ,大的有 4~ 6个 ,互相… 相似文献
38.
不同免疫抑制方案对肾移植术后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免疫抑制方案对肾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发病率的影响,根据不同免疫抑制方案把429例肾移植患者分为三组,定期监测患者用药情况、生化指标、环孢素A(CsA)浓度、FK506浓度,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结果:PTDM发病率为强的松 CsA 硫唑嘌呤(1组)11.8%,强的松 霉酚酸酯(MMF) CsA(2组)6.4%,强的松 MMF FK506(3组)4.2%,三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组排斥反应率和平均激素用量明显低于1组。认为肾移植术后不同免疫抑制方案下PTDM的发病率不同,小剂量CsA或FK506联合MMF的免疫抑制方案可以降低PT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40.